吳藏海這一番話,既表達了對此事的不滿,又給出了建設性意見,最後還關心了姑姑的未來。
顯得既有高度又重親情。
聽得吳多福連連點頭,心裡那點疙瘩也順了不少:“說的是,說的是啊!”
坐在角落的黎巧巧和默默扒飯的吳涯交換了一個眼神,都在彼此眼中看到了震驚。
這吳藏海,說話做事的老練程度,簡直甩出吳家其他人十八條街!
情商智商完全不在一個層麵!
原書男主,果然不是蓋的。
飯桌上的氣氛,因吳藏海的存在,竟顯出幾分罕見的和諧。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吳藏海似乎不經意地提起:“此次回來,聽聞縣城裡近來了一位神醫,姓龔,據傳醫術通神,能治百病,甚是了得。許多疑難雜症,經他手都能妙手回春。都說他鶴發童顏,頗有仙風道骨之姿。”
“神醫?”奶奶張金花的耳朵瞬間就豎了起來,眼睛發亮,“真能治百病?”
吳藏海微微一笑,語氣平和:“傳聞如此,想必是有些真本事的。孫兒也隻是聽聞,未曾親見。據說他雲遊四方,並不會在縣城久留。”
張金花一聽,臉上頓時露出急切又惋惜的神情。
吳藏海話鋒輕輕一轉,目光似有若無地掃過正在努力扮演癡傻兒的吳涯,語氣帶著幾分關切:“若是機緣巧合,這位龔神醫遊曆到我們樂川鎮來,或許可以請他來為四叔診治一番?四叔這病症多年,若真有神醫聖手,說不定能有一線希望。”
“啪嗒!”一聲,張金花的筷子掉在了桌上。
她猛地一拍大腿,聲音都激動得變了調:“對啊!咋把這茬忘了!鐵牛,我的兒啊!海哥兒,你說得對!說得太對了!要是那神醫能來,說啥也得請他給你四叔瞧瞧!”
然而,坐在下首的黎巧巧,在聽到“龔神醫”三個字時,心裡就是咯噔一下!
再聽到吳藏海後麵的話,她後脊梁瞬間竄起一股寒意!
沒記錯的話,原書裡,就是這個所謂的龔神醫,根本就是個徹頭徹尾的騙子!
招搖撞騙,用的虎狼之藥差點沒直接把原本就體弱的真吳鐵牛給送走!
吳藏海早不提晚不提,偏偏在這個時候,用這種看似無意的方式提起這件事?
黎巧巧的手在桌下悄然握緊,指甲掐進了掌心。
她徹底明白了。
這不是關心。
這是吳藏海對四房出手的信號!
他利用了奶奶張金花對四兒子的溺愛心理,精準地拋出了一個誘餌。一旦張金花咬鉤,拚命去尋所謂的“神醫”,等待著四房的,將是一個致命的陷阱!
黎巧巧抬起頭,恰好對上吳藏海不經意間瞥過來的目光。
那目光十分平靜,甚至帶著一絲溫和的笑意,卻讓黎巧巧感到心頭一凜。
她立刻低頭,同時在桌子底下,飛快地輕輕踢了旁邊埋頭扒飯的傻丈夫吳涯一腳。
吳涯正努力扮演癡傻兒,吃得糊了一臉粥。
被踢了一下,他動作頓住,傻乎乎地抬頭看向黎巧巧,嘴裡還含著東西含糊道:“媳婦……踢……踢牛牛做啥?”
但桌子底下,他的腳也默默回碰了一下黎巧巧,表示收到信號。
黎巧巧沒理他,隻顧著滿臉驚喜地看向吳藏海:“海哥兒,你說的是真的嗎?真有這麼厲害的神醫?能治百病?”
吳藏海瞥了她一眼,臉上沒什麼表情,點點頭,又搖搖頭:“也隻是聽說,傳得神乎其神罷了。究竟如何,還得兩說。而且,就算真有其人,也未必就擅長治所有的病症。”
他話說得含蓄,但意思明白,得打聽清楚人家會不會治傻病。
一家之主吳多福,一直沉著臉聽,這會兒把筷子往碗邊一磕,發出清脆的響聲。
甕聲甕氣地開口:“哼,什麼神醫鬼醫的!傻病那是胎裡帶的,或是燒壞了腦子,那是大羅金仙來了也沒轍!淨是些騙錢的把戲,有那閒錢瞎折騰,不如緊著點,供藏海好好讀書上進才是正理!咱們家底子薄,經不起瞎禍害!”
老爺子這話說得直白,意思再清楚不過:不想給傻兒子治病浪費錢,錢得留著供他寶貝大孫子考功名。
老太太張金花可不樂意了。
她最疼的就是這個兒子,雖然傻,但也是她身上掉下來的肉。近來她覺得鐵牛好像比以前靈光了一點點,至少身子骨更壯實了,不像以前那樣整天癡癡呆呆流口水。
這會兒一聽有神醫,心思立刻活絡了。
她把碗一推,聲音拔高了八度:“老頭子你說的什麼話!咋就叫瞎禍害了?咱鐵牛咋了?他年紀輕輕,就是腦子一時不清醒,身子骨可壯實著呢!萬一能治好呢?難道你就眼睜睜看著他一輩子這樣?藏海讀書要緊,他四叔的病就不管了?哪有這個道理!”
她越說越激動,手指頭差點戳到老爺子臉上去。
吳藏海見狀,連忙出來打圓場,一副明事理的樣子:“爺,您先彆急。奶說的也有道理,四叔還年輕,若真有法子,試試總是好的。孫兒讀書固然要緊,但四叔若能康複,也是我們吳家的大喜事。隻是這神醫虛實不知,還需仔細打聽清楚才好,免得白白花了銀錢,還空歡喜一場。”
他這話說得漂亮,既勸了爺爺,又順了奶奶的意,顯得自己顧全大局,一心為家。
張金花聽了,果然覺得這個大孫子懂事,會說話,看他的眼神都慈愛了不少。
但大房媳婦韋氏,也就是吳藏海的娘,心裡頭可就堵上氣了。
她低著頭,使勁嚼著嘴裡的窩頭,心裡把兒子罵了千百遍:這個傻兒子!瞎充什麼好人!給那傻子治病不得花錢?那錢從哪兒來?還不是從公中出!
公中的錢以後都是要緊著她兒子讀書考官的啊!這下好了,被這傻小子一句話,可能就要白白流出去不少!
真是胳膊肘往外拐!
她氣得肝疼,又不敢當麵駁婆婆和兒子的話,隻能暗自憋屈。
張金花被大孫子一番話順了氣,直接拍板:“藏海說得在理!打聽,必須派人好好打聽!”她眼睛在飯桌上一掃,最後落在三兒子吳鐵根身上,“老三,你常在外頭跑,認識的人多,門路比我們這些窩在村裡的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