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衍道,“少食即出,無需多備。”
酒窩依舊還在,眉梢已有絲絲愁容纏繞,“始歸便走乎?”
趙衍臉上依舊春風撫柳,沒有注意到女人的愁絲,“漢王發出招賢令,仁義之王若有大誌,吾必有作為,與若即將苦儘甘來矣。”
聽聞此言,那淡淡愁絲消失,因為開心所以開心,女人總喜歡這樣。
女人道,“衍稍等,為取新衣。”
一身藍衣,乾淨平整,嶄新如初,趙衍走進簡易的招賢館。
數日後的劉邦正在蕭何、劉交、酈食其、樊噲等人陪同下在與漢中人傑交流。
離開,劉邦欲離開,因為在此待的愈久,信心愈受打擊,逃散的諸將吏若不能得到補充,且為優質補充。
那麼還定三秦便是空想。
養巴蜀之民,征收糧草、雜稅,自有蕭何來做,他目前最關心的乃將帥之才,劉邦需要很多將帥之才,為其徇定三秦,乃至東爭天下。
想的再好,無人做,突增煩惱而已,劉邦揮揮手,示意蕭何等人跟上。
鬱悶之時最適合飲酒消愁,正欲出門,迎麵而來一襲藍衣之人。
明明一身儒雅,卻筋骨如鬆,觀其走路,奚涓在劉邦身邊悄悄道,“此人乃練家子。”
其實不用奚涓提醒,劉邦已經注意到此人,眼前這位應招賢令而來的定是位文武雙全之人。
酒乃媒介,趙衍沒有拒絕飲酒,在酒中開始與劉邦的交談。
感動,趙衍沒曾想可以和劉邦單獨展現才能的機會,劉邦單獨禮遇之。
劉邦沒有直接向其詢問還定三秦之計,畢竟這樣顯得倉促,才初入漢中,宮殿尚在修繕便開始詢間離開之計,劉邦覺得不妥。
問其漢中郡的趣聞軼事,尤其劉邦初入漢中時的疑惑。
趙衍道,“漢中郡水路便利,自漢水由西向東,接沔水,由沔水連接旬關與新鄭,自新鄭向東北流入褒水。”
可謂整個漢中郡由江河貫穿,商賈多在水上交換貨物,水上來,水上去,故而不見商賈,而見奇貨…”
劉邦由此慢慢了解到漢中風土人情,進而了解民風,尤其漢民是否有好戰之風。
劉邦與趙衍的會談進行數天,每日自朝霞點綴花朵時開始至滿天繁星。
所有人皆產生即將重用趙衍的感覺,此情景和當初遇見張良很相似,還有酈食其。
不知是才華之人吸引劉邦,還是劉邦能吸引德才之人,好像每個人都喜歡和劉邦聊天。
上至經韜偉略之張良,下至販夫走卒,似乎每個人都很願意和劉邦聊,而且聊後便願意為之奉獻終身。
這一番暢聊樂壞劉邦,卻急壞一人,此人便是韓國大將姬信,蕭何的養其民而收用巴蜀的政策,陽成延的修築宮殿。
如今又準備啟用漢中人才,這一項項在姬信心裡皆表明劉邦欲大力發展漢國,欲常住漢中郡。
這個訊息讓姬信不安,他不願老死漢中,雖然對故韓沒有多大的感情,隻為一個小小偏支,可姬信胸有大誌,不願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