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常常來自於未知,更來自於自己認定的事實。
姬信隱隱感覺,漢王所為將失去一個絕佳機會。他亦同意蕭何的收用巴蜀,還定三秦,然戰機不可失,兵鋒不可搓。
姬信深知不僅戰機,進諫亦如此,在趙衍前腳離開,他後腳便求見劉邦。
微微不喜,任何人被打擾皆不會開心,劉邦接見趙衍暢聊之後極需休息。
然求見之人才姬信,是位頗具才能的將領,東出爭天下,需要他獨當一麵。
故而劉邦還是打起精神接見姬信即韓國後裔韓王信)。
劉邦很喜歡,因為姬信開門見山,很懂得拿捏分寸。
姬信進言道,“霸王王諸將近富之地,而獨漢王遠居於此,此左遷也。士卒皆山東之人,跂而望歸,借助其思念之鋒而東出,可以爭天下,及人心思安,不可用。”
人心思歸,其鋒可用,道理誰皆懂,劉邦自然亦懂,然需充分的準備。
首先是兵力問題,要征壯丁,要訓練,其次是裝備,再者便是糧草。
還定三秦進行遠征,糧草跟不上危險。
最後便是將,亦乃最為要緊一點,若無良將戰局瞬息萬變。
然將心不可負,劉邦便對姬信道,“善,若下韓地,封汝為韓王,先拜汝為韓太尉,吾北還三秦,汝將兵略韓地。”
在劉邦與姬信議項羽分封不公時,項羽的軍隊在慢慢靠近彭城。
大軍行至蕭縣時,項羽得知懷王熊心仍舊尚未動身,勃然大怒,立刻派遣恒楚率一萬楚軍兵臨城下,催促其起身。
彭城比起初建時相差很多,自然是比之前更加的恢弘,在楚國成為諸侯反秦領袖之後,為彰顯楚國威嚴,群臣開始紛紛上奏,建議懷王熊心擴建王宮,在熊心逐漸掌握兵權,以及權衡項氏勢力後,熊心亦覺得是時候彰顯一下自己的權威,彰顯一下王威。
寬大的青石街道上一個小宦者急匆匆的奔跑著,幾次摔倒後爬起來接著跑,恨不能一下子跑進宮殿。
輝煌宏大的宮殿此刻卻有點冷冷清清,昔日熱鬨非凡的君臣同殿,今日卻無法見到,唯有稀稀拉拉的幾人。
楚懷王熊心的臉色有些蒼白,心中有點彷徨不安,腦海裡不斷閃現一個人的名字。
當一個人的名字盤旋在腦海裡,不是愛之切,就是恨之極。
熊心此刻恨極項羽,但他並不驚訝,在項羽火燒鹹陽的時候,他便隱隱有預感。
項羽不會放過他,世界上蠢笨之人很多,但聰明人亦不少,熊心一係列的操作,削弱項氏勢力,甚至要將項氏剔除楚國權利中心,此本乃結仇之事,名為君臣,己為水火。
收其兵權,項氏有怨,拜呂臣為司徒,呂青為令尹,劉邦為碭郡長,項羽則僅僅一個空頭銜,長安侯。
劉邦當時雖為侯,卻有兵權,將碭郡兵。
明顯的在培植自己的重臣,項氏心中便是怒,等到拜宋義為上將軍,完全讓心腹掌兵權,將項氏踢在外麵,項氏不再怒,不再怨,而是另一種心境,徹底廢之,甚至誅之。
熊心亦在想,如果當初不這麼做,而是專心做一個傀儡,任由項氏操控,他的結局又是如何?
喜歡漢室風雲錄請大家收藏:()漢室風雲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