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不夠,便命軍匠立刻打造,此舉立刻遭到其餘將領的不滿,甚至是那些漁民的不滿。
此時範目僅僅作為部族長的身份前來,並非將軍,此時來到朐忍城外的大營寨內的人,並非隻是範目所在部族。
整個巴郡有無數個部族,大的部族就有七八個,範目隻是其中之一,更何況還有漢中、蜀郡中來的壯士,甚至亦為部族長。
豈會全部聽範目的,他們費力弄來的船隻豈容他人七手八腳的瞎比劃。
隨從不解道,“範侯,明明乃一悠閒侯爺,何苦再添軍旅之苦?”
範目在漢王劉邦還定三秦時急流勇退,為此劉邦封侯挽留依舊離開還鄉,如今數月過去,為何又要披堅執銳。
這點隨從並不理解,故而有些替範目感到不值得,看著那些部族長對範目的竊竊私語,他有些來氣,甚至在範目巡視船隻時,跑去和他人辯論,最後居然動其手來。
將自己隨從從其他部族的威脅中救出後,範目沒有給予安慰,而是劈頭蓋臉的一陣怒罵。
範目道,“吾為何不願從漢王繼續征伐,而返鄉乎?”
隨從低著頭不敢說話,範目又重複一句,“可知否?”
此命隨從家臣有些委屈道,“範侯乃為巴人部族而戰,既出征之意已達成,不願再為個人名利而屈心。”
範目曾為部族人講述過他為何為漢王阻勁旅,何以又急流勇退,一切在心,並非漢王不好,漢王的確乃英主,可範目此生所求非個人頂尖榮耀,乃為巴人千萬男兒開路,僅此而已。
範目本人更喜歡遊曆於巴蜀秀麗山川之中,酷暑樹下乘涼,嚴寒之下燎爐旁,一樽酒,一碗燉野肉,三五之士辭賦狂。
如此才是範目所求。
“可為何今日?”
範目道,“昔日還鄉之因,即乃複出之果,巴蜀之十萬子弟性命,目豈能無動於衷。”
每個人心中總難免會做些不太願意的事,範目返鄉,自然是不願繼續在功業中滾爬,清靜自然才是他的追求。
隨從的家臣還是不解,“如此,違背初願,豈不委屈範侯爺之心,實在不值。”
範目道,“並非一無所取,吾範目為將,漢王已許諾條件,不必登陸征伐楚地,隻需於江上威懾三王即可,如能不戰而還鄉,範目委屈吾心又如何?”
十萬大軍如願分兵,如有千萬男兒免於戰火,範目此行無憾。
範目道,“吾有心賞景,如景有焚於戰火之危,目當仁不讓。”
言畢,隨從這才無奈歎息道,“範侯高節,吾遠遠不如。”
範目道,“漢王明號,欲伐天下之賊,檄文已傳遍天下,各路使者或將至諸侯,巴蜀之族如不儘力,有通賊之嫌。”
縱有千山萬水,春風總能輕易十裡飄行。
春日裡翠山清水的畫卷,少有船隻往來,隨著漢王於洛陽袒苦義帝,為其發喪,傳檄天下,共伐楚賊後,江麵上突然冒出許多輕舟。
一人一騎,或二人一舟,漢使如春風一樣在江河縱橫的大地上彌散開來。
西魏之地,都城平陽之北一片山林裡,魏豹縱馬狩獵中。
一名中涓興高采烈的拿著獵物穿梭在林間,其身後還有兩名甲士在抬著一頭碩大的野鹿向下馬休息的魏豹奔來。
“大王,收獲頗豐。”
喜歡漢室風雲錄請大家收藏:()漢室風雲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