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他身後的人解開背後的油紙包,遞上一疊厚厚的文書。
陳延接過,仔細翻看,心中駭然。文書紙張、印泥、格式無一不真。
這絕非臨時仿造,而是早有準備!
是誰?誰有如此大的能量,又能如此精準地掌握他們的行蹤?
而且不止路引,還有一張張戶籍證明。全部蓋好了官印。
“過了前方十多裡,便有臨安府的巡檢司水寨。憑此路引,可保無虞。”
“到了臨安也不必驚慌,知府是自家人。”
“對了,不遠處的安南水寨已經被夷平,大家不必驚慌。”
黑衣人首領說完,微微一頷首,不再多言。
如同來時一樣,這些黑衣人又如鬼魅般迅速散入兩岸山林,消失得無影無蹤,隻留下滿船驚魂未定、麵麵相覷的眾人。
船隊繼續前行。
果然,兩個時辰後,便望見一座飄揚著大明旗幟的水寨。
隻是,巡檢並未做任何檢查。
順利進入大明後,他們在臨安府治所——建水靠岸。
“好一座雄城!”
眾人下船,便將船隻停靠碼頭,轉向陸路。
當他們走進建水古城東門時,饒是見識過安南國都,卻也不由得被這雄偉的城池鎮住!
東門之上為朝陽樓,五開間,三進間,三重簷歌山頂。朝陽樓城牆長77米,寬26米;樓高24.5米,進深12.31米,麵闊26.8米,以48根巨大的木柱支撐。
朝陽樓上,碩大鬥拱外,“雄鎮東南”四個大字氣勢磅礴,攝人心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東南,自然是安南。
一行人從安南而來,在故??土親眼目睹漢家威儀,不由得五味雜陳。
穿過深邃的門洞,許多人忍不住流下淚來。
這種熟悉又陌生的文明氣息,讓他們漂泊無依的心,終於找到了落腳點……
安穩下來後,便是抉擇的時刻。
一部分家族歸心似箭,在休整數十日後,選持路引戶籍,繼續出發,前往湖廣、福建、浙江等地的祖籍所在。
而另一部分人,包括陳延、李琨等,在經過深思熟慮後,卻決定留在建水。
“我陳家祖籍福州,但已五代未曾歸鄉,族中還有幾人相識?這份路引雖真,但終究難以解決根本。”
陳延對留下的幾人分析道。
“建水乃滇南重鎮,商貿繁盛,雲南光複數十載,前些年又剛攻滅麓川,有無數機遇。”
“而且,雲南距安南不遠,元江直通海防,將來即便蘭芳做大,也需要與懂大明、懂安南的商人打交道。”
“我們在此,既能求個安穩,又能發揮所長,豈不比回到陌生祖地重新掙紮要強?”
……
當然,回家也未必不好,國人向來有落葉歸根的習慣,說不定回家之後,還有更大的機遇。
告彆時,眾人相擁而泣,互道珍重,相約他日書信往來。
臨安府的確很適合這些華商紮根。
且不說臨安府學,建水州學,為家族下一代保障了教育。
就說本地的錫礦、藥材、茶葉,也有著廣闊的發展機遇。
於是,陳延等人憑借多年積累的經驗和手腕,快與本地馬幫和官府搭上線,做起了滇南與安南邊境的生意。
甚至開始拓展茶馬古道。
望著古城街道上往來的馬幫,明遠神采奕奕:
“陳叔,這裡將是新的起點。”
喜歡天可汗,從留學瓦剌開始請大家收藏:()天可汗,從留學瓦剌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