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新兵,按成績被分為四等。
第一等,加入新成軍的蘭芳第四鎮,作為炮兵,共計500名。
第二等,加入新成軍的蘭芳第四鎮,作為線列步兵,共計1500名。
第三等,加入新成軍的蘭芳第四鎮,作為普通步兵,共計3000名。
第四等,加入新成軍的南洋屯田軍,作為屯田兵,共計3300名。
還有極少數存在性格缺陷,不服管教,不宜從軍的,則被遣送煤礦礦井,與安南苦力一同勞動。
而一二三等,表現佼佼者,就是訓練時能開小灶吃肉的那些,則被選拔為基層軍官。
船隊依次到達,培訓輪番開展。很快,蘭芳第四鎮、第五鎮,陸續成軍。
第一、二、三鎮的優秀士兵也在陸續換裝武器。
目前每一個鎮,擁有一個炮兵團,由兩個炮兵營和一個輜重營組成,裝備12磅拿破侖炮18門,6磅拿破侖炮36門。暫編500名炮兵,250名輜重兵。
除了炮兵團,還有一個線列步兵團,由三個線列步兵營組成,裝備1550支“天雷1型”火槍。暫編線列步兵1500名。
至於其他的,則是3個步兵團和1個輜重團,以冷兵器為主,鋼甲披甲率50,皮甲披甲率50,每個步兵團擁有一個抬槍連和一個臼炮連,裝備若乾抬槍與臼炮。
至於整個鎮,則擁有一個直轄重炮營,裝備12門18磅長管加農炮,6門24磅攻城炮。
而且,隨著火槍生產的推進,今後,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換裝火槍。
至於南洋屯田軍,朱祁鎮從疍民以及第三等新兵中陸續選出近六萬人,按大明衛所製度,選拔出了南洋十衛。
南洋第一衛,駐屯納土納群島。
南洋第二衛,駐屯婆羅洲古晉區域。
南洋第三衛,駐屯婆羅洲三發區域。
南洋第四衛,駐屯婆羅洲山口洋區域。
南洋第五衛,駐屯婆羅洲坤甸區域。
南洋第六衛,駐屯婆羅洲戴燕區域。
南洋第七衛,駐屯婆羅洲上候區域。
南洋第八衛,駐屯婆羅洲東萬律區域。
南洋第九衛,駐屯婆羅洲高坪區域。
南洋第十衛,駐屯婆羅洲蘇家丹那區域。
除了南洋第一衛駐屯納土納群島,其餘九衛,均被布置在婆羅洲西部,那個後世的蘭芳共和國誕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