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十衛,每衛編製5600人,分前、後、左、右、中5個1120的千戶所,每個千戶所設10個百戶所,百戶所設總旗2個,但不再設置小旗。
因為,蠻荒區域,10人小旗危險係數太大,但到了50人的總旗,憑借犀利的兵器,一般土著很難吃得下。
至於軍官,衛指揮使由朱祁鎮直接任命,均為其三千營老部下。千戶一級由指揮使任命,同樣均出自三千營。
百戶一級,則由千戶從蘭芳第一鎮擇優選拔,大多為連家船民,也有部分福建士兵。
總旗小旗,則由屯田軍的士兵中選拔而出。
這些人裝備這個時代的武器,板甲覆蓋率10,鎖子甲與皮甲覆蓋率均為15。每人鋼刀一具,弓箭一副。長槍、盾牌、小地圖按總旗分配,抬槍、佛朗機炮、虎蹲炮、火藥、大地圖則按衛來分配。
衛所兵會被發放種子、農具和一個月的口糧,種田不收稅,種多種少無所謂,隻要你餓不死就行。
啃香蕉也行,搶野人也好,全憑你本事。
餉銀則是每月1兩,蘭芳軍最低標準。
不過縱是這樣,大部分人還是比較滿意。
這些日子,衛所兵們在受訓的夜晚,等待的時間,以及在船上的時間,都獲得了豐富的精神文化滋養。
他們這些日子,除了《水滸》《西遊》《三國》《說嶽全傳》《楊家將》等傳統娛樂,還有《射雕》《倚天》《天龍八部》等新鮮話本。
考慮到這些人識字率很低,朱祁鎮特地在軍隊編製說書先生。不知不覺間,這些昔日的混混,忠君報國的豪情壯誌獲得飛躍式提升。
招募、練兵、生產、貿易。
自從安南平定後,朱祁鎮基本就做這一件事。
來自華南的青年絡繹不絕,越來越多。
情報人員的工作是一方麵。
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朱祁鎮會在下船的時候,隨機挑選極少數幸運兒。
然後好吃好喝好招待,一條龍接待之後,便送他們銀子,簽訂協議,讓其回去自覺充當宣傳人員。
這一招,很有效。
而且朱祁鎮看似是付出了,實際上則是大賺特賺。
因為那些人一旦回去,會大肆宣傳,以待向朱祁鎮拿拉人頭的提成。
一船一船的屯田軍,隨海船,被運往婆羅洲西部。
蘭芳,從此正式擁有了實體。
喜歡天可汗,從留學瓦剌開始請大家收藏:()天可汗,從留學瓦剌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