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一個名正言順的時機。
三年孝期一過,新年的第一道聖旨,便是冊封何珠為皇後。
“朕惟德協坤儀,必先正位。貴妃何氏,性秉柔嘉,行符律度,可立為皇後。“
何珠接過鳳印時,笑得從容又明媚。
成為皇後的何珠,並未如眾人預料的那般安居後宮。
畢竟偌大的後宮,隻有一個主子,實在無處可施展才能。
她開始頻繁出現在禦書房,就像在秦王府時她也頻繁進出書房一般,起初隻是替李明楨研墨添茶,後來漸漸會在他批閱奏折時,輕聲提出建議。
“江南水患,工部提議加築堤壩,可年年花了大筆銀兩加築堤壩年年洪水肆虐,這足以說明,一味的加築堤壩並不能從根源上治水,臣妾以為,疏通河道才是根本。”
李明楨抬眸看她,眼含期待,唇角微揚:“皇後有何高見?”
何珠纖手指著地圖輕輕一點:“若在此處開鑿支流,進行分流洪水,可保下遊田地無恙。”
李明楨沉思片刻,重重點頭,朱筆一揮,準了她的提議。
漸漸地,朝臣們發現,陛下批閱的奏折上,偶爾會出現兩種筆跡,一種剛勁有力,一種清秀雋永。
直到某一日早朝,何珠直接坐在了李明楨身側的鳳座上,眾人才驚覺!
這天下,早已是二聖共治。
……
史載,景帝李明楨在位三十載,後宮唯皇後何氏一人。
帝後情深,常同乘一輦出入宮廷。
每逢重大朝政,帝必詢後意,時人謂之“二聖臨朝”。
昭昭公主長大後,招了她中意的駙馬,時常入宮陪伴帝後,
而當年那個在莊子上尋死被重傷的秦王發現的少女,最終與她的君王攜手,走到了最高的位置,也陪著他走到了生命的儘頭。
臨終前,李明禎不甘心的握著何珠的手,輕聲道:“珠兒,下一世,我還會找到你。”
說完,他微微一笑,閉上了眼睛。
何珠沒有生育其他的子嗣,在五十歲時,登上了皇位,後世稱文皇帝。
她銳意改革,大膽選拔人才,大量啟用寒門子弟,大力發展商業,開海,將國朝的經濟文化和武力都發展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當然,麵對政治攻擊,她也擁有極強的鐵腕,無法為我所用的一切勢力,統統殺光。
景皇帝的兢兢業業努力守成和文皇帝的開拓進取去除頑疾,都成就了這個時代,將國朝推往後世眼中最具風華燦爛的時代。
文皇帝何珠同樣執掌朝政三十年,在八十歲時溘然長逝。
至於她的後人,昭昭公主並沒有那樣大的野心和手腕,她被推舉為護國長公主,朝臣從她的侄子中選了一個還算聰明的推上皇位。
朝代的更迭,難免帶來動蕩,可何珠做的努力並沒有白費,她給這個時代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讓天下的黎民百姓都接受到了超前的理念,這也導致無論之後這個國家經受再大的磨難,那些埋藏的火種,也能讓它煥發生機,重新屹立!
??第一顆露珠故事終結,真的很抱歉,這個故事開始的倉促,後來也並沒能好好的展開,我對自己也很失望。感謝看到這裡的讀者,第二顆露珠,下一個故事我會調整狀態,好好加油。
喜歡何珠請大家收藏:()何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