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東新開的李記分店門口,鞭炮聲劈啪作響,紅綢落下,露出與老店一模一樣的招牌。
李明亮穿著何珠新給他買的藏藍色poo衫,站在簇新的店門前,招呼著絡繹不絕的客人。
這家分店,麵積比老店大了不少,裝修也更顯亮堂,但不變的,是那口從老店移過來的湯色醇厚的鹵煮老鍋,以及李明亮堅持親自把關的味道。
石墩如今已是老店的頂梁柱,獨當一麵。
新店則由踏實肯乾的小馬主要負責,李明亮高薪請來的一位老師傅坐鎮後廚,確保品質如一。
“老板,恭喜發財!以後咱們東邊兒的街坊有口福了!”
熟客們笑著道賀。
李明亮臉上洋溢著樸實的笑容,穿梭在桌椅間,時不時看看後廚的火候,檢查一下外賣打包的情況。
他看著這間同樣被煙火氣充盈的新店,心裡踏實又自豪。
從一輛三輪車起家,到如今擁有兩家店鋪,他腳下的路,是用一碗碗鹵煮一鍋鍋炒粉實實在在鋪出來的。
他沒有忘記根本,新店的後門角落,依舊停著那輛略顯破舊卻承載了所有起家記憶的三輪車。
與此同時,在城市另一端的藝術中心,翎的首次品牌發布會暨精品店開幕酒會正在舉行。
沒有過於喧鬨的音樂,燈光柔和地聚焦在簡約的t台上。
模特們身著翎的首個係列“竹韻”魚貫而出。
埃琳娜的設計理念與何珠林薇的市場洞察完美融合。
——利落的西裝廓形上,以刺繡演繹著竹節的紋路,真絲襯衫的領口,巧妙地化用了中式立領的弧度。
羊絨大衣的腰帶,係出了如書法般流暢的結扣。
台下坐著時尚編輯、買手、以及許多被她們品牌服務過的精英客戶。
她們低聲交談,眼中流露出欣賞與認同。
林薇穿梭在賓客間,言笑晏晏,從容得體。
何珠則站在稍遠處的角落,身著自家品牌一套月白色的套裝,沉靜地觀察著現場的反應,與到場的幾位重要渠道商低聲交換著意見。
當發布會結束,模特集體謝幕,掌聲熱烈響起時,林薇走到何珠身邊,緊緊握住了她的手。
兩人相視一笑,一切儘在不言中。
她們知道,這艘承載著夢想與野心的船,已經成功地揚起了風帆。
……
深夜,李明亮關了兩家店,拖著些許疲憊卻滿足的身軀回到家。
何珠也剛結束酒會應酬回來,臉上帶著淺淺的妝。
桌上,放著何珠帶回來發布會的一本精美畫冊。
李明亮拿起來,一頁頁仔細翻看,雖然不懂那些設計術語,但他看得懂那份精致與高級。
“真好看。”
他憨憨地笑著。
“我媳婦兒真厲害。”
何珠給他倒了杯溫水,看著他被煙火熏得微紅卻寫滿踏實的麵龐,輕聲說。
“你也是,明亮。分店開業,辛苦了。”
“我這都是些糙活兒,跟你這不能比。”
李明亮搖搖頭,語氣裡沒有自卑,隻有驕傲。
“沒有你的糙活兒,哪有我安心去做這些細活兒的底氣?”
何珠微笑著,語氣真誠。
窗外,月色如水,溫柔地籠罩著這座城市。
一邊是升騰不熄的市井煙火,一邊是冉冉升起的時尚新星。
它們看似身處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卻在這個小小的家裡,溫暖地交彙,彼此支撐,相互映照。
冬已去,春正來。
他們的故事,如同這蓬勃的季節,正在更廣闊的天地裡,續寫著新的篇章。
這個春天,李明亮做了個讓何珠都略感意外的決定。
——他報了一個成人夜校的商業管理班,教材和筆記本鄭重地放在鹵煮攤收銀台的抽屜裡,得空就拿出來翻看。
晚上九點後,店裡客流漸稀,他不再像以前那樣隻顧著埋頭刷鍋,而是就著操作間不甚明亮的燈光,攤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或《連鎖經營實務》,眉頭微蹙,粗糲的手指一個字一個字劃過書頁。
有些名詞看不懂,他就用紅筆圈出來,下次上課追著老師問。
講到成本核算,他立刻拿來店裡的賬本對照。
學到標準化流程,他拉著石墩和小馬一遍遍演練,把鹵汁的配比炒粉的火候切菜的規格都定了量。
“老板,咱這味兒祖傳的,還學那些洋玩意兒乾啥?”
有老夥計打趣他。
李明亮頭也不抬,筆尖在筆記本上沙沙地走。
“祖傳的味兒不能變,但做買賣的腦子得跟上。”
他心裡跟明鏡似的,何珠的世界越來越大,他不能隻滿足於守著一個灶台。
她飛得高,他得把地上的窩壘得更結實,讓她累了有地方歇腳,更要讓她知道,她的男人,不止有膀子力氣。
他本就天生透亮,常年在小生意裡打滾,對人情世故、成本利潤有著本能的敏銳。
如今係統知識一注入,如同打通了任督二脈。
他學會了用數據分析客流量,優化了外賣路線和打包流程,甚至開始琢磨著建立中央廚房,統一給兩家店配送核心配料,保證味道穩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明亮,你這李記,越來越有範兒了。”
連來收租的市場管理員都忍不住誇讚。
李明亮隻是憨厚一笑,轉頭又去研究如何申請“老字號”品牌保護。
他心裡揣著一團火,那火不光是為了把生意做大,更是為了能理直氣壯地站在何珠身邊,與她並肩看同樣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