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居然還不認錯!”元昌帝真的動了怒,啪嗒,蓋碗重重磕在桌案上。眉間的川字紋更加深刻,顯出開國帝王冷冽的戾氣。
趙樸好似沒看到元昌帝瞳仁裡翻滾的墨浪,一字一頓道:“西京銀礦的匠人,孫兒全部認真審過,絕無可能有漏網之魚,請皇爺爺明鑒!”
“巢縣鐵礦人數眾多,刑部人手不足,或許出現紕漏也說不定。”
趙樸話還沒說完,林平安已經替他捏著一把汗,這時候最不該的就是把責任推到刑部身上,老老實實認錯表態,興許皇上還能讓他去西京抓人,戴罪立功,現在這樣硬碰硬可就是小事化大,頂風作案了。
“好,好。”元昌帝冷笑一聲,“還怪上刑部了,你想當堂對峙?”
“是。孫兒對自己的庭審結果有信心。”
林平安眼前一黑,怎麼還哪壺不開提哪壺?
果然,這句話好似觸到了元昌帝的逆鱗,他猛地從椅子上起身,指著趙樸的鼻子罵道:“明明是你假公濟私,怕耽擱采礦的進度,還敢攀咬刑部?”
林平安一溜煙來到元昌帝身側,替他順氣,“陛下息怒,小郡王年紀還小,慢慢教便是。”
元昌帝順手操起一個折子,朝著趙樸頭上丟出去,元昌帝馬上得天下,當皇帝二十多年,仍然寶刀不老,折子不偏不倚,正中趙樸腦門。
“滾回府裡呆著,明日西京府把犯人押送至刑部,你不是要對峙嗎?朕準了,朕看你如何收場!”
趙樸躬身退出,臨行前不忘說一句,“請皇爺爺息怒。”
聽在元昌帝耳裡,更生氣了。
林平安重新給元昌帝換了一杯碧螺春,平心靜氣。
“陛下,龍體要緊,小郡王也是為了郡主,血濃於水,他和韓王殿下一樣,重情義。”
元昌帝瞟了一眼碧螺春,半點沒有喝的興致,讓他動怒的不是趙樸審錯了案子,而是他明明在南巡的時候展露出了可為儲君的資質,部分朝臣開始把目光放到他身上,可現在卻為了幫助沈寄風,明珠蒙塵,落人口實。
這些年,他們姐弟相依為命,元昌帝看在眼裡,皇家的感情分外難得,他原本還老懷安慰,如今卻仿佛吃了蒼蠅一樣難受,為君者不該有軟肋,沈寄風對趙樸影響太大,他該想個法子阻止一二。
一口碧螺春下肚,元昌帝計上心來,青春少艾,還有什麼比給趙樸找個媳婦更能吸引他的注意力,況且,他也的確到了該議親的年紀。
西京銀礦外,孫經曆捧著元昌帝的敕令,滿麵堆笑,“郡主,下官也是奉皇命拿人,請您勿怪。”
沈寄風小小的腦袋裡全是困惑,她是不是剛從井下上來耳朵不好使了。
“孫經曆,你剛剛說要押誰?”
“正是咱們銀礦上的冶礦師,吳守成?”
“你確定是他?”沈寄風還是不敢相信,再三確認。
孫經曆做官做得不大精明,但卻有一副好記性,銀礦上的匠人上次就是由他押回府衙,送進大牢,點名表此刻還躺在他的桌案上,這位吳守義他很有印象。
“郡主,就是那位個子最高,年齡最小的匠人,臉特彆黑,一看就是在礦場上常年乾活的人。”
礦場上的冬陽,狠狠打了個噴嚏。
沈寄風把孫經曆引到值房去喝茶,心中泛起嘀咕,真正的吳守義早在銀礦暴亂的時候就被礦工打死了。牢裡的吳守義是她為了方便保護匠人,讓冬陽假扮的。
為什麼偏偏是吳守義?刑部是個狼窩,進去了不扒成皮,根本出不來。
元昌帝的敕令上隻說讓吳守義協助調查,沒有波及其他人,說明問題隻在他身上,難道真正的吳守義和販賣鐵料有關?
沈寄風找出匠人資料,吳守義,二十三歲,巢縣人。看到巢縣兩個字,沈寄風瞳孔微縮,他是當地人,弄不好真的利用人脈做出了和青龍勾結的事。
怎麼辦?讓冬陽去,他根本不是吳守義。不讓他去,皇爺爺的敕令,她不敢不從。
要去,至少不能公然抗旨。讓孫經曆把冬陽當成吳守義帶走,自己騎上快馬,趕到他們之前回京,大不了主動向皇爺爺請罪。
沈寄風快馬加鞭,一騎絕塵,遠遠把押送的官兵甩在身後。
冬陽重新換上匠人的衣服,金釵假模假式給他蹭了點鍋底灰,讓他看起來更像煙熏火燎的冶礦師。
為了節省時間,冬陽這個嫌犯沒有靠著兩條腿走到西京,而是坐上了囚車。
生平頭一次,冬陽頗感覺到新鮮,走出幾十裡地後他再也沒力氣新奇了,馬車顛得他好想吐,囚車隻有三尺寬,根本放不下他的一雙長腿,一定要讓郡主給他長工錢,冬陽如是想著。
天剛擦黑,齊王府裡,貼身小廝知白一臉為難地聽著自家郡王的要求。
“力道要重,但不能出血,要腫起來,最好是擦破點皮。”
知白舉著手裡厚厚的硬裝版資治通鑒,比畫了好幾下,愣是沒敢下手。
“小郡王,要不您換彆人吧,我不敢。”
“府裡就剩姑娘了,她們的力氣哪裡比得上你,你是不二人選。”
“真的?”被肯定的知白眼睛裡蹦出一束光,“那小的可動手了,小郡王你千萬忍住,也千萬彆罰我。”
趙樸輕輕敲了下資治通鑒的書脊,“用這裡,一準能磕破,你要是再不動手,看我罰不罰你?”
知白深吸一口氣,舉起資治通鑒,比量好距離,兩眼一閉,手上的力道往下一貫。
隻聽趙樸一聲悶哼,知白連忙睜開眼睛,原本有些紅的地方,蹭掉了一塊指甲大小的皮,正冒出點點血絲,周圍雞蛋大小的地方,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腫起來。
“小的是不是手太重了?”知白帶著哭音,手忙腳亂想上藥。
趙樸捉住他的手,“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乾得好,明天給你加餐。”
沈寄風頂著月色跨入家門,一抬眼看見額頭頂著大包的趙樸,
“誰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