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上午10點。
金山縣政府大院門口。
依舊圍滿了金蛇村的村民,棺材依舊橫在大門口。
陳橋帶隊對峙著。
雙方劍拔弩張,但也克製在合理的範圍內。
這些村民一看就是有組織的,而他們的訴求也很簡單。
就是賠錢,以及答應他們不再逼他們出錢修路。
說白了,就是想得利。
還有就是交出李達康,一命抵一命。
縣委之所以不答應,就是因為,一旦這麼鬆口了。
金山縣其他90多個自然村,都會來鬨!
因為,沒有村民願意出錢,一塊錢,他們也不願意掏。
路,你政府修了就修了,但是,叫我掏錢修,就是不願意。
今天,對金蛇村鬆口了,明天就會有銀蛇村,蟒蛇村、莽村……
甚至那些已經被迫掏錢修路的村民會來鬨事,把錢要回去。
以後,這金山縣根本就不用辦事了。
而核心人物李達康,他已經求救省委書記趙立春了。
你免了他也不是,把他交出去,以暴製暴,更是不可能。
他自己不出來麵對,你不能把他推出來,否則,要是真被亂棍打死,你就是幫凶害命了。
……
祁同偉望著窗外的情景,麵對亂局,他早已腹有良策。
他不主動做局去害人,但是,事出了,他就不會躲。
出了事,不管是不是自己頭上,都要先觀察,再權衡利弊,運籌帷幄,最後決定出不出手。
事其實是機遇,遇事一味躲的人,難成大器。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以為自己撿漏就行,殊不知,這並不是真聰明。
麵對金蛇村這件事,在回來的路上,祁同偉就在思考和運作了。
如今的局麵。
下策,是表態獻祭李達康,中策是隨波逐流,事不關己,犧牲王大路。
不管如何,都會有個位置出來。
但是,這兩個都不是上策。
看似是聰明,等彆人摔跟頭了,自己補上去,但還不夠高明?
因為,人們隻會認為你運氣好,撿的漏。
因為祁同偉著眼的,不是眼前的一個常務副縣長,或者是縣長,而是更為長遠的未來。
一個縣長,對祁同偉來說,算什麼?
但是,你表現得落井下石,趁人之危,就會有失風度和德行,而撿漏的機遇會被無限放大。
人都是自私的,總會挑彆人的軟肋去埋汰。
未來打巔峰賽的哪個不是六邊形戰士。
他可不想,將來有人反對,理由是當年,他的縣長是撿漏撿來的。
而且,任用乾部有一條很隱性基準條件:
——乾部任用,德行為先。
所以,他既不踩李達康,又伸手搭救王大路。
人設就立起來了。
而他能答應王大路,原因是早有了對策,不需要踩任何人,就能走上去。
他要幫的不是王大路,更不是李達康,而是自己。
如果要選,常務副縣長和縣長放在麵前,他自然是要縣長。
而這縣長,他不要踩著彆人上去,而是要人心甘情願送到眼前。
當然,祁同偉還是有熱血的,做人做事,基本的是非公道,還是分的。
算計與謀略,都基於他的本心。
他本意沒有要去做局害人,而是借勢而為。
如果出於卑劣的私心,一時得失而已,也長久不了。
其實這事,祁同偉早就能解決了,之所以磨磨唧唧不出手,是在等李達康。
這事,因李達康而起,就應該由他那裡完結。
這其實是機會。
但是,這李達康吃了一棍之後,給打蒙了,就成了驚弓之鳥,躲在辦公室不出來了。
他越躲,祁同偉就越有利。
而易學習沒有這樣的智慧,去處理這麼複雜的人際關係。
王大路已經白旗掛機,人在懸崖邊了,自身難保。
那麼,當王大路走投無路來求的時候,祁同偉隻好笑納這份功勞了。
……
沒一會!
縣委大院來人了。
李達康的夫人,歐陽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