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暮升了官,從千石北軍司馬,變成了六百石議郎。
看上去好像降職了,實際上是升職。
因為北軍司馬是軍職,按道理來說,等北軍回歸洛陽後,就得回北軍五校擔任中層將領。
但現在成為了議郎,相當於天子顧問,隨時能夠和天子交流。
如果這個顧問職務乾得不錯,提了什麼好建議給天子,隨隨便便一升官,馬上就是刺史太守,然後轉到中央最九卿。
以漢靈帝對陳暮的讚賞來看,三十歲之前做九卿,四十歲之前做三公都有可能。
隻是陳暮心裡清楚,漢靈帝並不是一個長壽皇帝,五年後天子駕崩,那個時候就是權力真空期,一旦新的掌權者操縱了少帝的權力,那麼自己的命運就是交到了彆人手裡。
所以陳暮是不可能真的為漢靈帝效力,要不是忽然看到漢靈帝的真性情,又想起了老大哥劉備的囑托,他還差點把漢靈帝的江山往死裡禍害。
終究是沒下這狠手。
陳暮搖搖頭,看著天子高興的神色,也想起了這天下萬民,他知道,自己如果不說後麵那句話,那麼無數人就會因為他的一句言語而家破人亡,無數人會因為他而死,那就是不知道多少筆血債了。
良心過得去不去陳暮不知道,但他知道,如果自己的老大哥劉備知道的話,說不準就得和他恩斷義絕,相處那麼久,總歸是有感情,還是少乾點缺德的事情吧。
更何況黎民百姓何其無辜,與自己沒仇沒怨的,何必呢?算了,好人做到底,這天下既然不禍害了,洛陽的災民也順便一起救了。
陳暮想到這裡,又對漢靈帝說道:“陛下,除了收稅以外,暮還有一策,拯救洛陽災民。”
漢靈帝聞言,睜大了眼睛,催促道:“子歸還有什麼好計策?”
陳暮想到的是產業複興和國家宏觀調控。
這一點再過700多年有一個叫範仲淹的猛男做過。
其實也算是跟羅斯福新政有關係,就是以工代賑,恢複產業結構。
陳暮對漢靈帝說道:“啟奏陛下,暮平日好製作新奇事物,最近天冷,臣想到了一種讓室內溫暖如春的辦法,暮稱之為地暖。”
“地暖?”
漢靈帝不解道:“這是何物?”
陳暮就將地暖的構造向漢靈帝解釋了一遍。
北方人應該都知道,水地暖嘛。隻是漢朝的工藝不像現代這麼方便,地暖也隻能做個閹割版。
房子的兩邊需要一個鍋爐燒水,另外一邊則放一個冷凝缸。金屬管道埋在房子的地板下,熱水通過地板給地麵升溫,再回到冷凝缸,由於熱水和冷水的密度不同,形成虹吸效應循環流動。
這套設施的優點是可以讓房屋保持溫度,冬天不會感覺到寒冷。到夏天的時候,鍋爐不再燒水,虹吸效應失效,水繼續保存在地板下的管道,就能冬暖夏涼。
缺點是要製作這個地暖幾乎是需要把整個房子翻新一遍,而且鍋爐還得二十四小時燒水,保證虹吸效應持續存在。
當然。
這個缺點在現代是費時費力的事情,但在古代肯定是件好事。
之前也說了,以工代賑。
範仲淹是利用佛寺官署倉庫等房屋修繕,大興土木來刺激經濟,達到恢複經濟流通的目的。
而陳暮則是利用地暖來做同樣的效果,隻要漢靈帝下令皇宮中裝上地暖,那麼全洛陽的官員都會看到,如此無數人效仿,很多房子都會重新翻整。
如此大興土木之下,買材料要不要錢?請人工要不要錢?二十四小時燒熱水三班倒要不要花錢請人燒?
這些都是要花錢的去處,如此一來,那些買在地裡發黴的銅錢金銀就會被有錢的官僚們挖出來,重新流入市場,刺激市場經濟。民眾有錢就可以買糧食,可以養家糊口,可以生存下去。
可以說,一旦這個地暖經濟效應在洛陽傳開,那麼有錢人家家家戶戶都得翻修房屋,洛陽城外數十萬青壯勞動力就有工作,就有錢賺,就不需要朝廷救濟。
對於學經濟出身的陳暮來說,這都是必學功課,即便與經濟學無關,羅斯福新政也是高中曆史必修,刺激經濟的道理應該都懂。
隻是漢靈帝哪裡懂什麼經濟,隻聽說可以讓房屋變得溫暖,不由大感興趣,問道:“此物真的有那麼神奇?”
“天子可以試試。”
陳暮笑著回應:“找一間較小的房屋,讓暮親自改裝一番,成功之後,再將宮殿翻新一次,帶著朝堂上諸多大臣來體驗一番就知道了。”
漢靈帝很感興趣,立即下詔道:“好,那此事就交由你去辦,讓畢嵐和宋典協助你,需要什麼,吩咐他們便是。”
畢嵐曾經做掖庭令,宋典做鉤盾令,兩人都有修繕宮殿,建造新奇事物的經曆。
陳暮拱手領命。
本來這個辦法他之前就沒有想過要幫漢靈帝弄。
畢竟他原來是想禍亂天下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