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一時間動了惻隱之心。
也不知道是他隱藏的天性沒那麼糟糕,亦或者是受了老大哥劉備的影響,最終還是化所有遺憾為一聲歎息,決定最後再幫這腐朽的漢帝國一把,至少要把洛陽這百萬災民安置好。
地暖經濟一旦啟用,這個冬天被凍死的災民要少九成以上。
博施於民而能濟眾者,必也聖乎。
陳暮不知道自己這算不算聖人行為,但至少這一刻,他選擇了這麼做。
之後漢靈帝又問了一些治國方法,陳暮一一作答,一直到傍晚天子才意猶未儘,放他離開。
張讓陪著陳暮出了宮殿,一路上十分高興,說道:“子歸,今天出的辦法天子覺得很好。你是有大才之人,不該被埋沒,等從鴻都門學結業之後,就去尚書台吧。”
尚書台彆看不如三公九卿官高,但權力極大,有點相當於明朝內閣的意思。明朝內閣大學士隻有五品,卻實際上擁有接近宰相的權力。
漢朝的尚書台最高長官尚書令隻有千石,可天下往來文書,天子批閱奏折,全都要經過這裡。
漢獻帝時,曹操執政,荀彧為尚書令,曹操在外征伐,荀彧常居中持重,以尚書令的官職統領整個朝堂大小事務,可見此官地位之重要。
從這也能看出,漢靈帝和張讓是真心想要培養陳暮。
可惜。
最後還是隻能道一句可惜。
如果漢靈帝能活到七老八十,那自然皆大歡喜。
既然活不到,就隻能道一句再見。
所以聽到張讓的話,陳暮也是笑著說道:“直接去尚書台也不好,若是張公和天子真想要暮好好為國家效力,就先讓我去地方任職,一步步走上來,隻有觀察過地方生民百態,才能想出更好的治理國家的方針,張公覺得呢?”
陳暮並沒有拒絕,隻是說想去地方曆練一下,反正就是拖。
張讓哪裡知道漢靈帝再過幾年人要沒了,點點頭道:“這樣也不錯,明年你就可以結業,想要去哪個地方,天子必然可以安排。”
“青州吧。”
陳暮想了想:“剛好有一些治理百姓的實驗想在地方去做,青州百廢待興,是個好地方。”
張讓歎道:“那我到時與天子去說,子歸,你可知朝堂諸公若有你一半的才華,天子又何必需要我等斂財,又何必需要我等背負如此罵名。”
“以前不知道,現在知道了。”
陳暮若有所指,話裡有話。
張讓當然不知道他是從史書和如今現實的結合做的回答,欣慰道:“你能如此想,我就很高興了。”
出了宮門,兩輛馬車各自載著人回家。
陳暮坐在馬車上閉目思索。
今天自己的舉動算是徹底打破了原來的計劃。
按照最初的想法,他是打算把漢靈帝的江山破得更破舊一點,這樣天下大亂的時候,才會更亂,也才會更容易亂中取勝。
可惜終究是狠不下心。
其實對於陳暮來說,他向來都不懼怕什麼改變曆史,畢竟很早之前就已經想過,聰明的穿越者從來都是一往無前,曆史改變了又如何,不如自己創造曆史。
隻是今天這一幕,又回想起了老大哥劉備的話語,鬼使神差,還是沒有下定決心。
不過也不算沒有收獲,既改變了曆史,又能收獲官職,何樂而不為。
在曆史上,漢靈帝要求天下田稅收10錢。
現在則隻收田稅而取消算賦和口賦,那麼天下百姓會安生許多,被豪強隱瞞的人口不用說,他們不需要交稅。
即便是自耕農,相比於每年要交的數百錢田稅算賦口賦,再加上各種徭役苛捐雜稅,一家三口林林總總一年要交數錢,今年隻需要交百錢的田稅已經很好。
就算家裡地多,幾百錢與上千錢比,依舊十分劃算。
因此陳暮改變的曆史是拯救了無數黎民百姓,禍害了無數世家利益,如果將來這件事情被掀出去,恐怕陳暮就得被無數世家生吞活剝。
唯一的好消息是陳暮很聰明的用了溫水煮蛙的計策,每年三州三州地要田稅。
如此一來,世家豪強們醒悟過來的時候,陳暮已經在青州立穩腳跟,與老大哥劉備一起占據了一州根基,天下大亂的時候也到了。
到了那個地步,其實就已經跟什麼治國政策沒有什麼關係,亂世中有兵有錢有糧為王,以一州之地奪天下,兵強馬壯,手中磨刀霍霍,難道還怕那些世家豪強打上門去?
誰把誰當肥羊,誰是案板上的肉還不一定呢。1603464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