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元年十二月中旬,洛陽發生了一件事。
天子準備修繕南宮,大興土木。
本來這也沒什麼,洛陽官員早就習慣了天子的荒唐,往年修西園的時候,耗費數十億,現在隻是修繕一下宮殿,聽說隻是把木地板換一遍,又花不了幾個錢。
因此就連重新被天子從太學請回來做太仆的前太尉楊賜,都沒有因為這件事而上書勸誡。
但讓洛陽上下官員沒想到的是,這次宮殿修繕,不僅僅是換一遍木地板那麼簡單。據說在地板下麵,還會埋一些東西進去。
天子神神秘秘地,隻是在小朝會上跟三公九卿透露了一番,後來事情從宮裡傳出去,就有人說是埋了金銀,有人說是埋了寶物,還有人說天子打算把傳國玉璽藏進地裡,以訛傳訛,眾說紛紜。
這種情況下,楊賜就不得不進宮去看看天子到底在搞什麼鬼。畢竟隨著天子另外一位老師原來的司空張濟去世,如今還能以師君的名義管教天子的也就隻有他了。
楊賜的父親是公元92年出生的楊秉,他的兒子楊彪則在142年出生,相差50年,史書上沒有記載楊賜的年齡,但即便取中間平均數值,楊賜今年也已經年近七十了,皓首蒼髯,垂垂老矣,身體也大不如前。
所以天子特許,他進宮時可以乘坐馬車。
正在玉堂殿看地暖設備安裝的劉宏聽說楊賜進宮,不得不親自走到宮殿外麵去迎接。
漢朝以孝治天下,這個孝,不僅僅是對父母孝順,對師長也得尊敬。
在那個年代要是侮辱彆人的父母和師長,讀書人可是會拔出腰間的寶劍與人決鬥,就算把人殺了,官府和當地百姓也會稱讚一句孝順,天子還得為其加官進爵。
像董黯、陽球等人就是這麼做的官,殺人之後反倒被舉為孝廉,根本不存在什麼違法。
劉宏出了宮殿,正看到楊賜下了馬車,徑直走過去將他攙扶住,略微帶了絲絲心疼的語氣說道:“師君,天如此寒冷,怎麼跑到外麵來了。”
彆人他可以不管,但楊賜從他十二歲進宮就是教授他的老師,一直受到他的尊敬,哪怕楊賜在朝堂當麵與他據理力爭,當麵指責他的不是,他也隻敢罷楊賜的官,而不敢像蔡邕一樣流放,就可知劉宏心裡還是十分尊重這個老師。
楊賜笑道:“我這個做師長的,還不能來看看陛下這個學生嗎?”
漢靈帝無奈,隻得扶著他往宮殿裡麵走。
楊賜進去後果然看到玉堂殿正在大興土木,一塊塊地木地板被拆除掉,工匠將原來的大殿地麵下方的土地挖掘出一層深約二十公分的中空層,看上去的確像是要埋些什麼東西。
因為如果一層地麵被挖下去二十公分,直接鋪上地板,那麼殿內的高度就要比殿外的高度還要低,這樣人在進殿的時候會很不舒服,還從來沒聽說過屋子裡的地勢要比外麵的地勢低的,所以必須要用一些填充物,不用土,用什麼?
看到這個場景,楊賜皺起眉頭,但他並沒有立即指責,也沒有質問,而是用平常的語氣問道:“天子又在修宮殿嗎?”
劉宏其實猜到他是來興師問罪的,如果現在滿朝文武還有人敢和自己據理力爭,也就隻有帝師楊賜了,但這件事情並不是壞事,按照陳暮的說法,可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所以馬上回答道:“楊師請看,此是為了洛陽百萬百姓。”
“哦?”
楊賜不解道:“挖個宮殿也能是為了百姓?”
“是啊。”
漢靈帝看到殿內的工匠已經將殿內挖空,在畢嵐和宋典的指揮下,一排排的管道開始鋪設進去。
前幾日陳暮命令工匠打造出一個小型的地暖設備,在北宮實驗的時候可是嚇了漢靈帝一跳,他怎麼能想得到,那鍋爐一燒水,再加入冷水的時候,明明位置高的水管居然會把位置低的鍋爐裡的水抽走,不知道是用了什麼法術。
虹吸效應涉及的是物理學氣壓、水壓方麵的知識,陳暮就懶得跟漢靈帝解釋,但以工代賑屬於簡單的經濟學,這個可以和漢靈帝聊聊。
所以當陳暮把這個經濟學道理講給漢靈帝聽後,他差不多也就懂了為什麼一個小小的一旦洛陽城裡的有錢人家大興土木,洛陽的災民就會有飯吃的緣故。
其實就是創造工作崗位,不能讓那些災民天天都閒著,得給他們找工作。而且這個政策弄下去,漢靈帝還能大賺一筆。
漢朝的時候可是鹽鐵專賣,雖然到了漢和帝時期開放了民營鹽鐵,但鐵礦的產出依舊還在朝廷手裡。
地暖設備需要用到大量的鐵管,漢靈帝光賣鐵估計都能賣得盆滿缽滿,再加上燒水要用很多柴火木炭,賣炭翁和樵夫也能賺上一筆。
雖然這不利於環保,但東漢時期的砍伐樹木規模可不像現代,要知道當時隨便哪座城市外都是山巒無數,山林中老虎豺狼豹子,甚至南方還有犀牛、大象等野生動物,可見如今的自然環境非常好。
洛陽四麵環山,群山無數,各個山頭裡老虎豺狼無數,想要造成大規模環境破壞,水土流失,除非陳暮發明出電鋸,否則就憑樵夫手裡的斧頭,砍一天也砍不了幾棵。
更何況,東漢時煤炭已經被開發使用,隻是煤裡含雜質較多,燃燒會生成有毒的一氧化碳,所以一般是平民百姓使用,有錢人家還是以木炭為主。
不過鍋爐是在房屋外麵,就算生成一氧化碳,也流不進室內,因此如果主要消耗是煤炭的話,對環境更不可能造成破壞。
漢靈帝存心有了點賣弄的意思,當著楊賜的麵,洋洋得意地把這個道理講給他。
楊賜算是如今朝廷當中碩果僅存的正直大臣,雖然劉寬也算一個,但劉寬為人太忠厚,也太老了,什麼都不管,現在也隻有楊賜可以跟漢靈帝對對線。
但聽了漢靈帝的解釋,楊賜罕見地沒有再像以往那樣批評他鋪張浪費,反而沉思許久,點頭讚許道:“此法,真乃良策。”
“如此洛陽災民有了歸宿,朝堂諸公冬天也不會再寒冷,可謂一舉兩得。”
漢靈帝笑容滿麵,對楊賜說道:“到時候等此地暖在玉堂殿安裝好,朕就開一次大朝會,讓洛陽大大小小的官員全都過來體驗一番,到時候還請師君說點好話才是。”
“這是自然。”
楊賜點點頭:“陛下,不知此物是何人所造?”
漢靈帝轉頭對一個小黃門道:“去把陳議郎叫過來。”
陳暮這個時候正在檢查鍋爐,看看設備運行有沒有問題,在小房子裡裝小型地暖和在大宮殿中安裝大型地暖是兩個概念。
漢朝皇宮麵積是故宮的五倍,但其中大部分麵積是廣場和複道,住房麵積反而要比故宮小許多。
但架不住洛陽皇宮的房子少,南宮和北宮兩處宮殿群落加起來,也才50多個宮殿,比故宮八千多間房子差得遠。
所以哪怕實際住宅麵積沒有故宮那麼多,但每一座宮殿都極為恢弘龐大,拿南宮較小的玉堂殿來說,東西長52米,寬28米,室內麵積相當於小半個足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