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
廷尉正李象不得不站出來反對:“如今天下才剛剛平息,益州揚州荊州也是滿目瘡痍,需要休養生息,這個時候千萬不能收稅,而且是如此重的重稅。”
漢靈帝不悅道:“緣何是重稅,我將取消全國口賦算賦一年,百姓因此而減輕負擔,益州揚州荊州三地戰亂稍輕,拿出一些錢來補貼其它州不好嗎?難道是因為你家在荊州的田地太多,不想交那麼多錢?”
李象是荊州襄陽臨沮縣人,家族乃是當地望門巨富,在臨沮田地無數,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也隻能站出來第一個發聲,沒辦法,朝堂中益州荊州揚州三地的高官不多,三公九卿裡也隻有三個。
東漢時期豫州和司隸可謂是朝廷官員的主要來源之一,三公九卿當中,司空張溫司徒袁隗是豫州人,大將軍何進也是。太尉鄧盛,九卿中光祿勳劉寬,太仆楊賜,則是司隸弘農人。
屬於益揚荊三州的九卿,隻有衛尉許戫是揚州吳郡,少府黃琬,宗正劉焉是荊州江夏。而這三人當中,許戫在朝中沒有什麼地位,黃琬為人正直,劉焉不敢得罪天子。
因此實際上被迫站出來的也隻有一些分屬三州的中層官員。
很快侍中董扶,就是勸劉焉去益州當益州牧的那位也站起來說道:“陛下,益州揚州荊州三地戰亂雖比之豫州冀州稍好,但也好不到哪裡去,萬不能再添苛捐雜稅。”
“是啊,陛下,如今全國各地都生靈塗炭,需要休養,此時正應該減免賦稅,與民休息,怎麼能加重百姓負擔呢?請陛下收回成命。”
“冒然加稅,生民艱難,恐怕天下又是狼煙四起,大亂將至,陛下,還請三思呀陛下。”
“請陛下三思。”
數十位三地官員紛紛站起來拱手反對。
漢靈帝冷眼瞧了一遍,嗤笑著問張溫袁隗鄧盛等人道:“三公覺得如何?難道我用富裕的三州補貼貧窮的三州就是取亂之道嗎?”
張溫笑道:“陛下,這怎麼能是取亂之道呢,三地百廢待興,正需要朝廷資助,如今朝廷沒有錢,益揚荊三州的黃巾根本沒有造成多大動亂,藏富於民,正是收田稅的時候,取了錢之後,才能贍養更多的百姓,此乃荀子之言:取之與民,用之與民也。”
“不錯。”
鄧盛也點點頭:“如果天子取消了口賦和算賦,百姓交的稅反而是更少了才對,這哪裡是取亂之道,分明是治國良策。”
“臣覺得此法沒有問題。”
“臣附議。”
“臣也附議。”
包括九卿中的劉寬楊賜崔烈曹嵩等人都讚成。
不止是他們,其它冀州和豫州等地的官員也紛紛站起來表示同意,呼呼啦啦上百人,氣勢遠比益揚荊三州數十人大得多。
沒辦法,東漢時期論文氣來說,尤以弘農潁川汝南三地最盛,這三地產的官員也極多,論起數量,益揚荊三州根本沒法和他們抗衡。
而且漢靈帝提的這個主意,三地的官員都會讚成,反正他們又不是益揚荊三州之人,也沒有田地產業在那邊,收稅就收稅唄,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更何況收的稅還是補貼到自己的州來,傻子才不會願意。
至於得罪朝中另外三州之地的大臣?
不好意思,三公九卿等其它高官當中,你們三地占的比例那麼小,怎麼和我們豫冀司隸的官員比?
“既然朝中大多數官員覺得可以,那就這麼辦,今日朝議就到此,諸卿散朝。”
漢靈帝頓時就笑了起來。
陳暮的分化之計果然高明,拉一派打一派,給三地的官員吃甜棗,給另外三地錘大棒,這樣一方支持一方反對,人數優寡決定了勝負。
明年再來一次,天下的田稅就完全可以收攏上來,還不用擔心所有官員聯合在一起對付他,自從當了皇帝以來,被官員們束縛了一次又一次,這一次居然打敗了他們,頭一次覺得那麼爽。
陳子歸之人,當為國士。
陳子歸之策,真乃無雙國策也,以後我要大力培養他!
就在漢靈帝無比高興於可以收到稅的時候,陳暮此時卻安靜地站在他身邊,俯瞰著下方的曹操。
因為曹操剛才也注意到了他,眼神之中充滿了疑惑。
也許是在想,這個人似乎有些眼熟,好像在哪裡見過。
也許他已經認出了自己,隻是在不解為什麼自己會站在漢靈帝身邊。
但不管怎麼樣,兩人的眼神交彙在了一起,對視了足足二十多秒,雙方之間像是有一道閃電劃過。
兩人就這麼僵持著,處於一種我瞅你,你也瞅我的境地。
二十多秒後,曹操最先低下了頭,因為天子站起來準備走,他必須起身拱手送行。
陳暮看著他低頭拱手的樣子,微微一笑,轉身跟著天子離開。
曹孟德,我們之間未來打交道的日子還長著呢。
希望你能站穩腳跟。
希望你不要被我拉下太遠。
希望你.....彆提前倒在我的算計之下!
......
......
對於逃難到東都洛陽的百姓來說,今年是最艱難的一年。
本來就已經很淒慘,隆冬十二月,卻開始下雪。
這個雪天,也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洛陽無數的災民在哀歎著老天的不公,哀歎著朝廷諸公的不作為。
然而兩天之後,洛陽城外的災民營中,卻忽然變得熱鬨。
大批的城門尉士兵入駐進災民營,開始大規模施粥,並且挑選精壯,說是官府雇傭。
雖然不知道雇傭他們要做什麼事情,但既然管飯還給工錢,沒有人不願意。
很快,各個招人站排起了長隊,不僅青壯,老弱婦孺都要。
青壯可以做體力活,老弱可以燒鍋爐倒熱水,婦女則可以做飯乾一些簡單的粗活。
畢竟裝地暖也不是個簡單的工程,漢靈帝的玉堂殿已經是南宮中最小的宮殿,裝上地暖,光人工成本就得數百人。
首先是挖地板,進行房屋改造。需要幾百力士共同協作,才能在短時間內完成那麼大的麵積施工。
其次是管道製作,要數十位經驗豐富的工匠來製作鐵管,最後組裝,拚接,鋪地板。
漢靈帝要求工程迅速,所以在短短幾天之內就能完成。但短時間內全城數百戶有錢人家要裝地暖,光那有安裝經驗的數百人猴年馬月才能裝得完。
如此一來,漢靈帝牽頭招人,很快就募集了數萬勞動力,開始進行全城性的大規模土方改造,家家戶戶開始安裝地暖。
而且隨著地暖逐漸普及,已經不僅限於官員,有錢的富豪家也會安裝,這樣從百戶到千戶,再到數千接近萬戶。
工人們每天都有活乾,工地熱火朝天,家家戶戶蒸騰起熱氣,每間房都無比溫暖,房頂上的積雪在熱氣的作用下化去。從高空俯瞰洛陽,有地暖的家和沒地暖的家黑白相間,層次分明,像是驅散了整個洛陽的寒意。
大興土木之下,除了城外的災民有了生計以外,還帶動了大批附屬產業。樵夫和賣炭翁的生意好了起來,洛陽市場上的木材商品供不應求,同時又刺激了其它商業發展,盤活了整個洛陽經濟。
一時間,即將年關的洛陽,似乎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