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仁義之名傳河北_三國之謀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國之謀伐 > 第二十六章 仁義之名傳河北

第二十六章 仁義之名傳河北(2 / 2)

劉備無奈,站起來勸道:“諸位,我等也隻是普通人,並無什麼特彆之處,待會我等還要趕路,大家還是繼續吃飯吧。”

有人說道:“劉將軍活我館陶百姓無數,仁義君子也,這頓飯我請,大家誰也不要跟我搶。”

“我請才是,還請劉將軍今晚睡在我家,也算是聊表我等館陶人的心意。”

“不行不行,劉將軍救過我之宗族妻兒,怎麼能讓他付錢呢。”

包括掌櫃的李通在內,眾人紛紛要幫他買單。

彆覺得這事不可思議。

漢朝重孝、重信、重諾、重仁、重義。

當初張儉抨擊宦官,名傳天下,被朝廷追殺,四處東躲西藏。

然而他隻要走到哪裡,哪裡的百姓就會收留他,可謂望門投止,天下聞名。

劉備的名氣也隨著他散儘財產,救活冀州南部無數百姓而聞名。毫不誇張的說,他一路往北到中山國,隻要提起他的名字,路上一分錢都不用花,多的是人願意為他買單。

這就是名望的好處。

陳暮在一旁含笑不語。

這個結果是他早就預料到的。

因為就是他的手筆。

當初在得知劉備散儘家財之後,雖然有些沮喪四兄弟又變成窮光蛋了,但他作為謀士,第一時間想的當然不是惋惜,而是在考慮如何讓這筆錢花得有效果,不至於白給出去。

於是在劉備上任濟南,招攬到沮授之後,他就私信給沮授,讓他發動雞澤宗族,在冀州為劉備造勢。

這個時候畢竟不是信息時代,消息傳播方式主要是人傳人,想傳播名望十分艱難。

可一旦被傳揚出去,說容易也容易,因為古代信息不發達,一條消息給予普通人的衝擊力度會很大,更加容易被人記住。

反觀後世的互聯網時代,通過網絡,每天都有無數新聞傳遞給人們,互聯網的記憶短暫,各種信息人們見怪不怪,熱度一過,一地雞毛蒜皮,很快就會被人遺忘。

所以相比於現代,古時候的名望反倒更加真實。

劉備本身就名望基礎,被他救助過的人散落在冀州各地,已經小範圍有一定影響力。

等到冀州安定下來之後,沮授便有組織地發力,聲名自然發酵開來,後勁十足,劉備在濟南自己都不知道,他的名望早就在冀州四處傳播,被冀州百姓銘記於心,十分敬佩。

看到館陶當地百姓爭相要為他付錢買單,劉備也是一臉懵逼,與關羽張飛三人麵麵相覷,不知所措。

就在這個時候,門外吵吵嚷嚷,更多的人聽到消息,擁擠過來。

“劉將軍何在?”

“恩人,我要見恩人。”

“就在這旅館當中。”

“恩人在哪裡?”

門外數十被劉備救助過的人想進來,還加上數百圍觀群眾,很快小小的旅店外變得十分熱鬨。

不止是百姓,當地的官府也驚動了,館陶宋縣令與縣中大小官員趕來。

宋縣令越眾而出,走入店中,四下巡視道:“哪位是劉使君。”

縣令可不像鄉民那麼閉塞,早就知道劉備已經做了濟南相,聽聞一郡太守路過此地,不管是有沒有名望,他都得要過來看看。

劉備眼見事情鬨得好像越來越大,連當地官府都驚動,隻得站出來道:“我是。”

“真的是劉使君。”

宋縣令哈哈大笑道:“使君仁義之名傳河北,今天到我館陶,令我館陶慶幸生輝。請讓我代替館陶百姓,儘地主之誼,來我縣衙歇息。”

劉備隻覺得頭疼不已,第一次因為名氣太大而煩惱,不由苦笑道:“好叫縣令知道,馬上就要年關了,我今日是路過館陶,要回幽州過年。恐趕不上回家鄉麵見宗族親人,吃完飯之後,還得連夜趕路,不能耽擱了。”

“這......”

宋縣令聽到劉備的難處,遲疑片刻,說道:“既然如此,那請讓我與滿城百姓送使君一程。使君先吃飯,我們就在一旁等著。”

劉關張陳四人大眼瞪小眼,幾百人圍觀他們吃飯,真是坐立難安。

不過沒辦法,誰讓劉備現在名氣大呢。

四人無奈,硬著頭皮坐下,在眾人的圍觀中,如坐針氈地匆匆扒拉兩口飯,碗中的酒頓時就不香了,如同嚼蠟般快速應付了兩口。

“店家,多少錢。”

劉備隨意吃了兩口,見自己三位老弟也沒胃口,掏出錢來付賬,想著儘快走人。

沒想到他錢還沒掏出來,就被眾人摁住。

“使君,使不得,這頓飯我請。”

“還是我來,我家有錢。”

“你家有錢又怎麼樣?若能請劉使君這樣的大善人吃一頓飯,我家在鄉鄰中必然臉上有光,我來請。”

“這頓飯不要錢,我怎麼能收將軍的錢呢?”

眾人為了這頓飯錢,差點打起來。

陳暮連忙湊過去對劉備說道:“大哥,快說點什麼,不然今天我們休想走出館陶。”

劉備硬著頭皮喊道:“大家聽我說,吃飯給錢天經地義,不能因為我曾經幫助過彆人,而搞特殊,要一視同仁.......”

“劉使君仁義無雙,既然不能在館陶多待些時日,怎麼能不讓我們儘地主之誼。”

“是啊,要是我娘知道今天錯過使君,會罵我不義。”

“我曾經被使君救過,這頓飯不請,恐怕同鄉人戳我的脊梁骨。”

他這話還沒說完,就被眾人的話語淹沒。

眼看大家還在為這頓飯錢爭搶,大家紛紛掏出錢來要給掌櫃的李通,但李通死活不收,各種銀子錢幣掉了一地,無人拾取。

陳暮靈機一動,大喊道:“諸位聽我說,我是劉使君之弟,我有一言,請諸位靜聽。”

聽到他是劉備的弟弟,大家慢慢安靜下來,都看著他。

陳暮笑著說道:“我大哥劉備在冀州活人無數,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如果是往日,我大哥也必然會成全大家義氣,多留在館陶兩日。但現在年關將至,要回去過年,孝奉親族,沒有辦法。所以我有一策,既能成全大家之義,也不耽誤時間。”

“什麼辦法,請說。”

宋縣令拱手說道。

陳暮想了想,道:“這一頓飯,應約數百錢。門外人潮如海,差點被踏破店家門檻,就可知人數不少。既然大家都是館陶百姓,代表了館陶歡迎我大哥。不若每人出一錢給予店家,一來成全諸君義氣,二來不讓店家和我大哥難做,諸位以為如何?”

每人出一錢?

眾人互相對視,過了片刻,紛紛高呼道:“好,那就這麼辦。”

大家都覺得可以,宋縣令和掌櫃的李通最後也答應了。

沒辦法,李通雖然很想給恩人麵單,但不收錢的話,那就是在拒絕館陶當地百姓向劉備表達謝意,這可是在家鄉要被戳脊梁骨的事情,他不得不同意。

吃完飯後,劉關張陳四人一邊向四周拱手,一邊往店外走。

眾人紛紛讓開一條道路,他路過的時候,每個人都自覺分開,微微彎腰低頭,向劉備表達敬意。

漢人崇拜品德高尚的人,哪怕這裡數百人隻有小部分接受過劉備的恩惠,但人與人之間本就有聯係。或是親屬,或是同族,或是同鄉,隻要有這樣的聯係,那麼就形成了我的同鄉親屬同族收到劉備的恩惠,這樣的人我得尊敬這種思想。

出了店門,牽上馬匹,館陶大街上數百人簇擁著劉關張陳,一路送到了北門外。

等四人上了馬之後,宋縣令站在隊伍最前麵,拱手彎腰行禮:“恭送使君!”

“恭送使君!”

數百人同時彎腰行禮,場麵蔚為壯觀。

在這一刻,即便是陳暮,都感覺到了漢朝這種敬佩仁義君子的思想觀念有多震撼。

這裡大多數百姓或許不認識字,但感恩與重義之心,早已經深入骨髓,銘記在人心裡。因為他們知道,誰才是對他們好的人!


最新小说: 我有9999萬億,跟我比有錢? 從遮天魔獄玄胎經橫推諸天 大槐樹到新來生 暖風知南意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我成了女帝的養成遊戲 我改嫁植物人大佬後,渣夫跪地悔瘋了 超級農業巨頭 蒼穹盜賊 財情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