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榮統領大軍,自平原國西進,殺入了清河國鄃縣。
清河國本就是袁紹布下的一個口袋陣,整個郡國守軍不多,幾乎被摧枯拉朽一般攻破。
附近靈縣與鄃縣的冀州軍望風而逃,一路退兵至清淵與廣宗一帶的野外。
此地剛好是界橋,之前說過,清水橫穿了整個魏郡和清河國,要想過河,要麼走界橋,要麼從陶館繞道。
而界橋地形很多人可能都聽說過,有丘陵、平地和大量低矮高坡,曆史上鞠義就是命令強弩手藏於矮坡之後,等到白馬義從靠近,忽然殺出,一頓亂射,將公孫瓚擊敗。
這裡是一個很好的埋伏點,此時的冀州軍統軍正是監軍郭圖以及統軍大將淳於瓊,淳於瓊被命令鎮守陶館,聽聞青州軍西進,帶兵悄然北上準備伏擊。
郭圖和許攸都曾經擔任過監軍,獨自統領大軍。此次袁紹針對公孫瓚,他被委以重任,負責應付青州軍,因而選擇誘敵深入,設計埋伏。
“哈哈哈哈,我們繕甲厲兵,便為今日。我觀敵人勢若水火,似要必急攻破之,中吾計矣。數日之間,敵軍必敗!”
界橋西南二十裡外,郭圖大軍駐紮於此,他似乎有鬼神之謀,早就猜到了青州軍為解渤海之圍,會選擇從清河國進攻魏郡,因而埋伏進入魏郡的要道之上,兩麵夾擊,必要給敵人好看。
淳於瓊知道郭圖深得袁紹寵信,因而大笑著恭維說道:“監軍神機妙算,那什麼閻義徐正我聽都未聽說過,想來不過是無名之輩爾,相信監軍定能將他們輕易擊潰。”
“報!”
就在此時,斥候來報,進入營帳中單膝下跪道:“敵人已至二十裡外埋伏點。”
“好。”
郭圖站起身,傲然道:“傳我命令,準備進攻!”
“準備進攻!”
一聲令下,各部全都開始動起來。
靈縣鄃縣甘陵城以及貝丘城數地守軍,麵對徐榮大軍望風而逃,往界橋方向逃跑。
這些兵馬不過是誘餌,郭圖自北麵廣川南下,淳於瓊自陶館北上,兩人一南一北,是袁紹留下來對付青州軍的兩支預備後手。
郭圖料到,青州軍急於替公孫瓚解圍,必然想猛攻魏郡。而界橋是最近的過河點,因而此地就是最佳的埋伏地。
在確定徐榮已經進入了埋伏圈後,他下達指令,命令各部隊,按照原定計劃,開始分頭行動。
首先是充當誘餌的各地守軍原地待命,緊接著就是派遣先鋒眭元進,前往支援,等到眭元進與留守的守軍彙合,跟敵人戰在一起時,淳於瓊帶著韓莒子、呂威璜、趙睿等部將,忽然殺出,則必能大破敵軍。
想法是很好,如果遇到的是普通敵人,這個計策幾乎百試百靈。甚至就連袁術也被誘敵深入,曹操利用孫策為誘餌,設置奇襲,打得袁術狼狽逃竄,在下蔡苦苦支撐。
但徐榮可不是袁術那種貨色,作為漢末最頂尖的帥才,統帥能力比孫堅和曹操還要強悍,又是指揮的青州老兵精銳,自然絕非一般人物。
此時此刻,他雖然派出前鋒追殺敵人,然而在前鋒後麵,卻根本沒有彆的部隊,主力早就化整為零,騷擾敵區去了。
一萬人的部隊,他僅僅隻有三千人在身邊,且多為輕騎,機動性極強。
不要以為青州沒有騎兵,即便是袁紹,在曆史上也有輕騎過萬,現在自然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當初王芬時期,為了幫呂布組建騎兵軍,就從中部鮮卑陸續購馬,後來王芬病死,袁紹同樣在持續購入馬匹,不僅有上萬輕騎,還仿造玄甲重騎,打造五百重騎兵。
而青州則有重騎兵兩千,輕騎五千。
這支部隊的來源是由公孫瓚從東部鮮卑與幽州烏桓那購入,然後早年在涿郡招募善於騎射的幽州青壯組建,一直是張飛在率領,張飛此次跟著劉備南下的時候並沒有帶走,徐榮統領過西涼鐵騎,帶領這些幽州騎兵自然綽綽有餘。
閻忠老邁,不能再四處奔波,在攻下甘陵之後,坐鎮甘陵,負責後方統籌工作。徐榮則與副將王丹追擊清河國的守軍,一路銜尾追擊,殺傷不少跑得慢的敵軍,攻城略地,僅僅三千人幾乎將整個清河國拿下。
王丹是當初劉關張陳掃蕩青州時的青州黃巾,這一批人包括張饒、管承、管亥、李波、司馬俱、徐和等人,在投降之後,已經成為劉備早期中級軍官,還有阿大阿二張龍趙虎那一批士兵。
除此之外,像文謖、許褚、韓浩、孫觀、尹禮、孫康、吳敦以及最近這兩年才加入的一些人,也逐漸展露頭角。再加上典韋、太史慈這些早期班底,還有張遼、高順、黃忠、趙雲、武安國、徐晃等一批討董時加入的將領,構建成了青州軍目前的將領體係。
這個體係分為四擋,第一檔自然是關羽張飛典韋太史慈,這四個人加入的時間最久,且能力出眾,因此地位最高,以關羽為首,太史慈最末,屬於前後左右那種級彆的大將。
第二檔次則是張遼、高順、黃忠、趙雲、臧霸、牽招這一批,加入的時間不算長也不算短,能力很強,已經成為將軍級彆,與前麵四人差的隻是資曆。
第三檔次則有阿大阿二,張龍趙虎,以及張饒、管承、管亥、李波、司馬俱、徐和、武安國、徐晃、韓浩、孫觀、尹禮、孫康、吳敦、蔡陽等。加入的時間同樣不長不短,而且像管亥、徐晃、韓浩、孫觀這些人,都立有大功,屬於校尉級彆。
這批人當中,以管亥資曆最老,功勞最多,本應該是第二檔次,隻是他一心跟在關羽身邊,因而沒有升將。至於徐晃韓浩孫觀,也各有原因,暫時沒有成為將軍。
最後第四檔人最多,有文謖、許褚、秦琪、羅顥、李蘭,以及無數大大小小,在曆史上有名,此時卻並未顯露出才華,以及在曆史無名,卻在中下層軍官的位置已經乾了很多年的老兵,甚至還有從劉備涿郡起兵時,那五百士兵中殘存到現在的老人。
這些人屬於校尉以下,軍司馬到曲軍候級彆的中下層軍官,可謂是軍隊骨乾,雖然不像前幾檔那樣,不僅加入時間早,還有能力,晉升得快。但他們在青州軍中根深蒂固,即便是劉備也得照顧他們的情緒。
之所以說這些,是因為徐榮現在的情況很尷尬。
他屬於半道出家,才剛剛加入青州集團,就忽然走到高位,擔任一路大軍統帥,雖然目前的實質官職還是校尉,但王丹也是校尉,且自從率領黃巾投降劉備以後,出生入死多年,頗有威望。
陡然間徐榮統領他們,且這一批人還是青州集團中資格最老的那一批老兵精銳,早年跟著劉備南征北戰,原本已經退居二線,成為各地郡兵,臨時被陳暮抽調上來。
徐榮一無威望,二無軍功,三無資曆。哪怕有陳暮的軍令,勉強讓他們服從,可聽從命令是一回事,服不服又是另外一回事,自然顯得不同。
“大哥,聽說了嗎?那新來的徐校尉,據說是幽州人,有兄弟聽出了他幽州口音。”
趁著大軍休息的時候,王丹的一名軍司馬忽然湊了過來,低聲說道。
王丹瞥了眼遠處站在坡上,遠望地形的徐榮,淡淡地道:“是幽州人又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