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去找張燕?
這個問題頓時讓陳暮啞然。
張燕盤踞的地方可不是河內,而是趙國一帶。
要去找他的話,就得通過白陘口進入滏口陘,親自穿過莽莽太行山。
但在這個過程當中,尚有數股黑山軍盤旋,如黃龍軍、白雀軍、飛燕軍、苦哂軍等等。
原本曆史上,盤踞在這裡最大的勢力應該是眭固,眭固曾經與於毒白饒進攻東郡,結果被曹操打敗,讓張楊收編。
後來張楊死後,眭固帶著張楊的殘部依舊盤踞在河內的太行山裡,差不多是後世的焦作市市區附近。
然後曹操將眭固擊敗,徹底占據了河內,收複了整個司隸,為鐘繇坐鎮洛陽奠定基礎。
但現在曆史早就改得麵目全非,眭固現在跟著張楊和呂布在徐州廝混,原本位於太行山山腳一帶的地盤,自然也被洛陽軍和其餘黑山軍瓜分。
有些黑山軍最終還是投靠了朝廷,比如陶升、五鹿等人,還有一些黑山軍則投靠了袁紹,如大計、掾哉、雷公等。
剩餘的還有很多兩邊都不想投靠,包括於毒在內,還有七八股勢力近十萬人盤踞在這附近。
於毒並沒有死在於盧植討伐張角的戰爭中,在那場戰鬥裡,除了郭大賢、於氐根、左髭丈八、楊鳳等幾個倒黴蛋以外,包括和劉備交易安平王的劉石都活了下來。
曆史上他們盤踞在黑山、鹿腸山以及林慮縣所在的五岩山等地,遭到曹操和袁紹的多番打擊,最終消亡。
如今墮入深山之中,藏匿了起來。
他們所處的位置,其實就是在林慮縣周圍的太行山山林裡,包括林慮縣城附近很多山穀平原地區,都是有他們的鄉鎮屯壁。
徐晃奉了關羽的命令去打擊他們,也並不是一定要與他們為敵,而是打擊那些南下劫掠河內的黑山軍,如果隻是自給自足,在山中耕種田地,並沒有犯上作亂,徐晃也懶得惹麻煩。
但這並不代表徐晃就可以大搖大擺地領軍穿過他們的腹地,跑到洹水上遊去,因為這些地方是黑山軍賴以生存的區域,河流上遊,有山穀,有田地,宛如人間仙境一樣的桃花源,讓他們可以自由生存。
即便徐晃和他們商量是去攻打袁紹的,這些人又不是傻子,不可能什麼都聽,萬一徐晃來一個假道伐虢怎麼辦?因此隻能讓張燕幫忙協商,但誰去找張燕又成為一個問題。
這裡麵難點有三個,一是張燕如今被朝廷封為平難中郎將,且手握重軍,如果要出使的話,級彆還不能太低,否則就會顯得讓他覺得自己被輕視。
同理也不能讓張燕過來,不然就有種朝廷在頤指氣使,讓你召之則來,揮之則去的感覺,萬一惹怒張燕,讓他倒向袁紹就不好。
二是張燕雖然向朝廷稱臣,表示願意幫助朝廷攻打袁紹,但他具體怎麼想的,誰也不知道。
畢竟縱觀曆史來看,張燕確實跟袁紹有仇,雙方打過很多次戰爭,因而在袁紹和公孫瓚之間的戰爭中,選擇幫助公孫瓚一起對抗袁紹。
可他在袁紹和曹操之間的戰爭中,卻並沒有出兵,而是選擇了作壁上觀,一直到官渡之戰結束,他才投靠勝利者曹操,有誰贏他就幫誰的牆頭草嫌疑。
因而陳暮在製定戰略的時候,也隻是把張燕用來當作一張結束戰爭的底牌,而不是徹底擊敗袁紹的最終手段。
三是就算找一個級彆較高的人出使,那沿途這些黑山軍你怎麼過去?
他們會安全放你過去才怪。
所以綜合種種,意思就是,你沒法派一個小兵過去,讓張燕跑到河內來議事,隻能找一個級彆較高的人,親自前往太行山中傳達指令,而現在這裡符合身份的,似乎也就隻有朱儁陳暮和趙雲......
問題是朱儁是洛陽軍總指揮,他肯定不能去,趙雲又鎮守著朝歌,經常要去黎陽一帶與敵人作戰,肯定也不能去,那剩下一個,就隻有陳暮去了。
然後這一路上又危險重重,對於向來貪生怕死,寧肯背黑鍋,不願去涉險的陳暮來說,他絕對不願意去。
那這個計劃,自然也就失敗了。
朱儁和趙雲都看著他,陳暮啞然失笑,過了好一會兒,才搖搖頭道:“你們不會以為我會去吧。”
“還有彆人嗎?”
朱儁聳聳肩:“計劃是你提出來的,這裡也就隻有你我的身份足夠出使張燕。”
“太尉啊,有時候想問題,不要想得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