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一日,昆陽城外,從上個月開始,劉備和沈晨就命令將士們開設粥鋪,接濟百姓,又讓後方博望、堵陽等地官吏征召民夫,為逃難的百姓建造家園。
張飛和甘寧倒是意氣相投,兩個人都是淡漠性子,懶得管難民死活,要麼整日就在山裡打獵,要麼就以防備曹軍為名,領騎兵北上偵查。
平日裡這些事情就是劉備帶著沈晨關羽糜竺簡雍孫乾等人忙活,可今日剛好眾人都有事,因為不止昆陽,舞陽葉縣在處理流民事宜,還有後方安置流民的工作也要持續不斷,所以昆陽缺了人手,就讓張飛先管一日。
哪料到他向來不怎麼管事,彆人忙活的時候秩序都井井有條,唯獨他在的時候就知道在一旁喝酒,城內的將士們是沒有出來維持秩序的,他們需要防備可能會來的曹軍。
所以當時負責分發食物的人員都是臨時從難民裡招募,也有一些是軍隊後勤文書之類的小吏,使得現場亂起來,饑民圍攏粥攤搶奪。
“可惡,這些賤民。”
張飛聞之大怒,帶著數十衛兵衝了過去,舉起馬鞭胡亂抽打。
但饑民亂作一團,有人已經餓了好幾天了,排隊長龍也不知道何時才能輪上,這才餓瘋了去搶奪,現在又被抽打,顧不上疼痛,連地上灑倒的糧食都要舔乾淨。
便在此時,劉備恰好與沈晨關羽從舞陽安置了那邊的流民情況回來,見此情形,劉備大怒道:“翼德,住手!”
見劉備回來,周圍將士也連忙上去把張飛拉住,張飛猶自還在罵罵咧咧。
周圍民眾見劉備還帶著一批軍隊,臉上頓時露出畏懼的表情,一個個也不敢再排隊了,拖家帶口,站得遠遠地,亂世當中軍隊對他們的危害已經傷得夠深,讓他們本能產生恐懼心理。
“翼德,伱在乾什麼?”
劉備衝過去,搶走了張飛的馬鞭,推了他一下怒視著他道:“我等仁義之師,乃為拯救黎民百姓而來,又非殘暴之眾,你卻毆打百姓,是要陷我於不義嗎?”
張飛辯解道:“大兄,我又何嘗想陷兄於不義。可這些刁民,讓他們排隊領取,卻一個個哄搶,與暴民何異?若不抽打,恐怕現在搶的是粥,待會城內的糧食都要被他們搬空了。”
哄搶?
劉備皺起眉頭。
接濟百姓是一回事情。
可百姓哄搶,那就是暴民了。
彆說劉備仁義之士,並非什麼聖母。
即便是聖母,也不會想自己所有的食物被人搶光。
所以他亦是變了顏色,看向那些被抽打的百姓,嚴厲問道:“諸位,我為道義才施予糧食給你們,且還在南陽為你們安置了田土,好讓爾等有個家園耕作土地,為何要哄搶糧食呢?”
有個被抽打流血,麵黃肌瘦的十七八歲少年跪地磕頭哭泣道:“將軍,我們也知道將軍仁義,但我們餓了好幾日,都快餓死了,不得已”
“翼德?”
劉備大怒,轉身看向張飛道:“我不是讓你先給那些最需要的人糧食嗎?為何他們卻不能先領?”
“額”
張飛唯唯諾諾,左顧右盼。
劉備一見他這樣就知道他又誤事了,氣得舉起馬鞭想抽,張飛目光躲閃低頭不敢躲。
見此情形,劉備又不忍心,便把馬鞭一扔,情緒已經是非常糟糕,恨鐵不成鋼道:“翼德,你又誤我大事啊!”
“兄長我”
張飛露出慚愧的神色。
他可以對百姓和士卒漠視,唯獨不能漠視了他與劉備關羽的兄弟情誼。
沈晨這個時候已經安排了孫乾等人重新組織災民排隊,讓饑民先吃,又讓人為張飛抽打的饑民包紮傷口,給他們送上粥食。
等事情井井有條之後,他才走過來嚴肅說道:“張將軍,我知你不愛百姓,不恤屬下。但在徐州之時,你就已經因為這些而誤了玄德公大事,難道今日又要重演嗎?”
“我”
張飛低下頭,被訓斥得不敢作聲。
沈晨又道:“萬民和士卒是信任玄德公,才願意前來投奔,汝卻待之以粗暴,豈不是讓玄德公難堪?屆時眾人離心離德,誰又會再來投效玄德公,與公一同匡扶漢室呢?”
張飛麵色赤紅,說不出話來。
沈晨繼續道:“汝的事情,說小了是殘暴,說大了,便是阻礙了玄德公仁義之心,伸大義於天下之事。長此以往,玄德公之名望,挽救漢室江山之偉業,皆要被你敗儘了呀!”
這就是屬於道德綁架。
張飛性格脾氣粗暴,早期遇事不動腦子,晚年因為這件事情而被下屬殺死。現在早點把他罵醒,用劉備和他的兄弟義氣綁架他,將來就是救他的性命。
“阿晨。”
見沈晨把張飛訓得跟孫子一樣,這些日子跟張飛混得哥倆好的甘寧說道:“事情沒那麼嚴重吧,我們現在在救濟災民,可天下災民無數,玄德公又能救多少呢?如今災民哄搶,翼德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沒人會因此而覺得玄德公不仁義。”
“不!”
沈晨聲調拔高了無數,環顧四周,走到了那幾個被張飛打傷,剛剛包紮好正狼吞虎咽的饑民麵前,指著他們說道:“他們會覺得玄德公不仁義,明明我和玄德公答應給他們食物,卻讓他們排很長的隊伍差點餓死,還遭受了無故毆打,這難道是仁義的事情嗎?”
那幾個饑民嚇了一跳,連忙跪下磕頭道:“我們都知道劉皇叔仁義之名,萬沒有此心呀。”
“我知道你們沒有此心。”
沈晨說道:“但這難道就是濟世之道?既然要濟世,就要待諸位以寬厚,豈能以鞭子抽打?此事傳播出去,世人又會怎麼看待皇叔?”
說話間,他的聲音已經是越來越大,周圍的百姓、劉備、關羽等人都看著他。
“天下百姓皆因各地諸侯爭霸而生之艱辛,我們若不愛護,還有誰會愛護?今日打了饑民,世人就會覺得玄德公不仁義。明日張將軍再犯些錯誤,就不會有人跟著皇叔建立功勳偉業,大漢的江山,就崩塌了。”
沈晨發表了激情演講,聲音傳播,無數百姓慢慢聚攏起來。
他乾脆站在了旁邊一處用於存放粟米的馬車車板,俯瞰著眾人高聲道:“好叫諸位知道,劉皇叔不止是為了大漢江山,他更在乎的是大漢萬民百姓。我雖不才,亦願傾糧草救之。可若想得民心,豈能不待民以誠?今日之事,是我等疏忽,我向大家賠禮!”
說罷。
他彎腰,向著萬民行禮。
劉備亦是動容不已,跳上馬車,向眾人說道:“是我沒有管教好兄弟,我亦向大家賠禮!”
沈晨鞠躬行禮不要緊,劉備鞠躬行禮,那是嚇到了無數百姓。
周圍百姓們頓時跪倒一片,高呼道:“還請皇叔不要自責,是我等無禮,衝撞了粥鋪哄搶,我等以後絕不會如此。”
“大家快快請起。”
劉備連忙下了馬車去攙扶諸多百姓。
張飛自責難堪,關羽則催促著他上去道歉,他向那些被他打傷的饑民誠懇表示歉意。
一時間諸多百姓都紛紛稱讚劉備和沈晨的仁義。
要知道沈晨在荊州雖然鼎鼎大名,但當時的名望都是由北向南傳,還很少有由南向北傳播的。
除了甘寧這種少數例子以外,大部分像什麼張遼止小兒啼,劉備仁義無雙,關張萬人敵之勇,都是他們在北方打下的名氣,而不是在南方流傳。
劉備之所以去南陽得到劉表禮遇,萬民擁戴,本身就在於他在平原、徐州、豫州等地打下的名望基礎。
所以沈晨在荊州的名氣,根本傳播不到北方去。
即便是他二打許都,也隻是在潁川和汝南民間,都知道南陽有那麼一位很厲害的將領,打到了許都城外。
可他的才學、詩句、兵法上的成就,北人卻知之甚少。
甚至黃河以北,都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
但今日之後,北方逃難的百姓交口稱讚,急公好義的名氣,自然也就傳播開來。
更重要的是。
沈晨不僅傳播了名氣,還教訓了張飛,讓他以後不敢輕易再毆打士卒和百姓,再加上劉備和關羽的支持,這為他以後統率劉備的軍馬,也奠定了基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