廳內眾人俱已到達,孫權便把劉璋答應結盟的信件說了之後,就道:“我打算整頓兵馬,明年就與劉璋約定共同討伐劉表,諸位覺得如何?”
“會不會太早了?”
張昭遲疑道:“如今江東剛剛平定,還需要休養生息,冒然再起刀兵,恐怕於江東不利。”
周瑜搖搖頭道:“人家的刀已經架在我們的脖子上了,我們卻還在想著休養生息,荊州人口無數,休養生息又如何比得過劉表?何況子布不知道吧,數日前,劉表增兵於江夏了。”
孫權沉聲道:“老賊害我之心不死,當年父親就死於他之手,兄長屢次為報仇攻打,亦不得而返。父兄之誌,就由我來繼承,豈能坐而困斃?”
彆說曆史上孫權就在這幾年內三次進攻江夏,需要籍攻打劉表為父親報仇,以安江東諸多老將之心。單說如今劉表兵強馬壯,與他隔江相望,又如何能讓孫權安心得起來?
所以雖然劉表實力強大,但他也必須要與劉璋結盟,一起討伐這個共同敵人。就像豺狼獵食,雙方都在尋找對方的破綻,以尋求找到撕咬敵人一口肉下來的機會。
秦鬆猶豫道:“吳侯,我有一問。”
“文表先生請說。”
孫權看著他。
比較巧的是,劉璋早期最倚重的謀士叫王商,字文表。
而孫權最早的謀主叫秦鬆,也字文表。
並且兩個人都算是比較不錯的謀士,能給出一些很好的建議。
甚至二人逝世的時間都差不多,一個在赤壁前夕,一個在赤壁之後,讓劉璋孫權各斷一臂,也算是非常有趣的事情。
此刻秦鬆說道:“劉表年事已高,我觀其愈發昏聵,據說喜次子不喜長子,其次子劉琮暗弱,我料劉表不能長久,若真聯合劉璋共同進攻,或許能擊敗於他,隻是之後荊州如何處之?與劉璋平分荊州,亦或者.”
他比劃了一個手刀劈下去的動作,眼神裡也露出了一絲凶狠。
孫權看向周瑜和魯肅。
二人目光中同樣露出一絲狠厲,魯肅說道:“自然是與其決裂?江東若想壯大,豈能將荊州拱手讓人?”
“隻是.”
秦鬆略微猶豫道:“忽而背盟,恐遭天下人恥笑。”
“恥笑?”
魯肅樂了起來,哈哈大笑道:“哈哈哈哈,屆時我們突襲劉璋大軍,再順江北上,襲取益州,與北方二分天下,誰會恥笑我們?曹操,還是袁紹?到時候他們隻會拉攏我們,看我們臉色行事了。”
孫權忙道:“子敬先生之意是?”
魯肅便解釋道:“曹操此次封劉表為王,無非是為了穩住劉表,同時又讓我們在南方與其廝殺,他好全心全意對付袁紹。然袁紹和曹操相持日久,絕非一時半會分出勝負,而劉表年逾六十,還有幾年活頭?待老賊一死,便與劉璋共分荊州,然荊州豈能與之分均,則背棄盟約,突襲劉璋,再順江北上,奪取益州,天下便可得其二也。而北方說不好袁曹還未分出勝負,我們坐山觀虎鬥,待雙方疲憊之際,大軍北上,橫掃天下,則將軍大業可成,王霸可興!”
周瑜也說道:“不錯,我與子敬都是這般想的,這便是二分天下也!”
“二分天下?”
孫權喃喃自語,這個夢想似乎可望而不及。
但如今袁曹勝負未分,而劉表已然衰老昏聵,縱使擁眾十餘萬,亦不過土雞瓦狗爾。
也許。
他真的能像魯肅周瑜說的那樣,在南方先與劉璋聯手滅了劉表,再襲擊劉璋,奪取荊州,坐南望北,席卷天下!
“好!”
二十一歲的孫權猛然從席上站起來,隻覺得胸中豪氣頓生,驟然拔劍,向著旁邊桌案砍去。
嗡!
明晃晃的吳越劍鋒利無比,輕鬆將桌案一角砍斷。
他環視一圈,舉劍喝道:“周瑜何在。”
“末將在。”
“令你坐鎮柴桑,訓練水師,以待時機。”
“唯!”
“魯肅何在?”
“卑在。”
“令你前往廬江,安撫民眾,於淮南屯田積攢糧草。”
“唯。”
“其餘人等各儘其實,明年發兵荊州,二分天下!”
孫權雙目泛著炯炯有神的亮光,眉宇之間,似乎隱約有了幾分他父兄那樣的英氣!
“吳侯英明!”
眾人齊齊拱手行禮,為江東能有此英明少主,而感到欣慰。
於是在建安七年。
劉表往江夏、巫山等地增兵,意圖席卷江東和益州。
同時劉璋與孫權,也結為盟友,想攻打劉表。
而此時的劉備,卻回到了宛城,日益操練著士卒,等待著他崛起的時機。
唯有隆中鄉一帶的沈晨,依舊安穩教書,養氣、養士、養名。
等待著天時地利人和的到來!
我以後再解釋我是狗,真的。我這個人是非常在意每個讀者的評論,特彆是付費讀者,有不理解的地方我都儘量回複解釋,但有些讀者是真的不可理喻,書裡寫得明明白白就是不聽,非要來書評罵我,結果就是把我自己搞得失了智。
我寫書向來都比較講邏輯的,幾乎很少有邏輯錯誤,某些讀者站在上帝視角就指責我把書裡人物寫得弱智,看得人真的腦淤血。
不過我現在想明白了,不能為了你們少數幾個人而破壞大部分人的閱讀感受,所以我以後絕對不會向你們解釋什麼,覺得有邏輯問題的自己去書裡找答案,彆發評論了,以後這種評論我見一個刪一個,眼不見心煩。
另外就是目前主線劇情全麵開啟了,戰略基本就是二分天下,之後全程高能,全是乾貨和快節奏的故事情節。所以為啥我說主線劇情上了後書會迅速完結,就是打南方,然後再北方,一統天下。書比較慢熱,前期爽點不足是我的問題,但之後絕對步步精彩,請大家放心閱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