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實力大增,自然決定開始尋求主動出擊。
雙方在三個多月的時間,於長江中下遊的彭蠡澤一帶就發生了數次戰鬥,兩邊的損失幾乎差不多。
到了七月份,全麵戰爭終於爆發。
孫權親自坐鎮彭蠡縣,以周瑜為都督,以魯肅為讚軍校尉,令周泰、程普、淩操、淩統、呂蒙、韓當、董襲、徐盛、胡綜等人為將,領兵四萬,殺奔柴桑。
同時又令黃蓋、孫賁、朱治領兵一萬南下宜春,與此時自攸縣北上至醴陵的劉磐、黃忠大軍在後世的萍鄉市一帶對峙。
黃祖以退為進,開始把大軍全麵收縮回蘄春,雙發於蘄春、下雉、邾縣、鄂縣等地交戰。
戰火連綿,黃祖誘敵深入的伏兵之計被周瑜魯肅所破,反而在追擊的過程中被反埋伏,初期陷入劣勢,便退兵回了沙羨,以沙羨優越的地理位置,於長江北岸利用懸崖發射投石車和箭雨,將江東軍擊退。
而在巴郡的朐忍縣,劉璋派大將吳懿也屯兵於此。
其實此時的劉璋和孫權都沒有想象中那麼強,孫權才剛剛平定江東,山越也偶爾叛亂,劉璋則剛剛平定趙韙之亂,目前總兵力和孫權差不多,隻有五六萬,要到十年之後才擁眾十餘萬。
所以此時劉璋帳下中郎將吳懿,巴郡太守嚴顏,以及部將劉璝、泠苞、鄧賢等人,領大軍三萬兵出魚複,向著秭歸進發。
蔡瑁嚴格執行劉表布置下的防守任務,屯兵於夷陵。
益州沒有水軍。
因為長江上遊河道太窄,水流湍急,不適合水軍,因此益州是陸軍進發。
而蔡瑁占據夷陵,以左右山區堅守,讓蜀兵不能寸進。
雙方僵持了一個多月,不管吳懿如何派人挑釁,蔡瑁就是堅守不出,頗有點夷陵之戰陸遜的意思。
然而這個策略是賈詡提出來的。
賈詡牛逼的地方就在於,他提的戰略其實非常中肯,幾乎沒什麼漏洞。
劉表是個聰明人,如果你真給他提個愚蠢的建議,他不會想不到,所以想要獲得他的信任,就必須提的戰略完美無缺。
當然。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如果戰略在實行的時候出行了意外,那自然不關他的事情。
十月份,黃祖再次出擊,收複諸縣,親自領兵殺入柴桑,與江東血戰。由於黃祖的新軍在經過接近兩年的操練和實戰之後,實力大增,打得孫權節節敗退,退往彭蠡。
與此同時,交州牧張津遭到部下殺害,此時兵強馬壯的劉表當然不會放棄這個機會,立即以楚王之名,派遣賴恭為交州刺史,吳巨為蒼梧太守。
這樣從版圖上來看,劉表現在占據的地盤可以說非常大,南至廣州、廣西以及越南的一部分。北方則是湖南、湖北全境以及一部分貴州跟南陽盆地,治下人口千萬,兵馬擁眾十七八萬。
到了建安九年年初,黃祖與江東水師在彭蠡澤展開決戰,此戰史稱彭蠡水戰。
黃祖發揮出了兵馬人數眾多、糧草堆積如山的優勢,從去年開始就一直在與江東打消耗戰,雙方持續不斷地來回進攻。
因為劉表手中握有南陽盆地,盆地丁口二百餘萬,源源不斷地向襄陽提供糧草。
而襄陽與長江通過漢水相連,所以劉表在去年向江夏輸送的糧草就達到了五百餘萬,各種武器輜重不計其數,為黃祖進攻江東增加了勝算。
戰爭打了半年,江東日益匱乏,於彭蠡水戰中大敗,損兵折將,隻能選擇退往樅陽安慶一帶,扼守住其通往江東的入口。
不過江東雖然損失不小,黃祖也沒有占到太大便宜,雙方的戰損比差不多一比一,甚至黃祖死的人還要多於江東,隻是江東兵少,彭蠡水戰之中傷亡了七八千人,糧草也非常匱乏,不得已退兵而已。
因此黃祖並沒有趁勝追擊,而是選擇駐軍柴桑、彭澤一帶,又派大將蘇飛、鄧龍順著贛江南下,配合攸縣的劉磐想要擊破黃蓋、孫賁、朱治等人。
黃蓋等人早在周瑜撤退的時候就接到了撤退的命令,在蘇飛鄧龍等人來之前,自餘水南下,到餘汗縣,然後順著後世鷹潭市、上饒市、衢州市、建德市、桐廬縣、杭州市這條路線回到了錢唐。
自此江東的兵馬幾乎都撤出了豫章郡,此戰之後,豫章全郡都被黃祖接管。
而劉表又與建安九年二月派人聯絡樂安、臨汝一帶山越部族,打算命令劉磐與其聯軍,順著贛江北上,到了鄡陽縣再從餘水南下,兩路分兵進攻江東。
到三月份黃祖繼續進軍,與江東軍僵持在安慶等地。
之所以僵持在這裡,是因為安慶地段的長江稍微狹窄一點,江中心有一個巨大的江心洲,使得最寬處為1.5公裡,最窄處約1公裡,兩側還有不少山區,如鯰魚山、馬石山、楊林山等地。
雖說一公裡的寬度已經非常誇張,但對於江夏水師來說,還是有些稍微勉強。劉表增兵之後,大大小小船隻數千搜,浩浩蕩蕩停在江麵上。
而江東水師也用大量的船隻堵塞江麵,如果直接衝過去的話就隻能撞船,要麼就下岸和江東軍打。
隻是在水上黃祖有信心,上岸之後,他就不敢保證。
因此雙方進入短暫僵持階段。
劉磐那邊就順利許多,從鄡陽南下至餘汗,再經葛陽、上饒、定陽、新安、新昌、建德北上至富春,與黃蓋軍對峙。
他們之所以那麼順利是因為與當地山越聯盟。
孫家在江東的不穩定因素其實並不是來自於揚州北麵四郡,而是南麵豫章、會稽二郡,這二郡為後世江西、福建以及浙江南部,全是山區,為山越人占據。
自從孫策打江東以來,乃至於到孫權建立吳國,山越的叛亂就沒有停過,雙方積怨已久,此刻自然是想要痛打落水狗。
於是在本地人的帶領下,劉磐不斷推進,殺至了江東大後方。
一時間,江東危在旦夕。
劉表。
也達到了鼎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