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城果然被攻破了。
聽到信使的話,諸葛亮和沈晨對視一眼,微微點頭。
劉備扭過頭看向二人,隨後毫不猶豫地道:“暫緩發兵,你回去告訴元直和士元,待我先為伯瑞發喪之後再說。”
“唯!”
信使又馬不停蹄地退下離去。
等他走後,劉備看向諸葛亮和沈晨說道:“孔明、曉卿,你們不會怪我在這個時候不出兵吧?”
“不會。”
沈晨搖搖頭道:“此時出兵自然是最好的時候,但若是連長公子的喪事都不處理就離開,未免太傷人心了些。”
要是劉備現在就選擇無情無義地發兵,那就不是重情重義的劉玄德了。
“唉。”
劉備歎息道:“我倒不是怕傷荊州士民之心,隻是我既然答應伯瑞,照顧好他的妻兒兄弟,就不敢在此時離開,至少也要處理好喪事,將他的親人安頓妥當之後再去。”
諸葛亮略微猶豫道:“隻是如此可能會耽擱戰事,長公子多有樹德,不僅江夏、荊南的官員要來吊唁,甚至江東、朝廷、曹操也會派人來,這喪事一辦就可能一兩個月,乃至於數月之久,萬一劉璋堅持不住,益州就”
沈晨建議道:“可令關將軍先行,沿江北上,先取巴郡,等後續糧草補齊,再順江而上,一邊觀望局勢,一邊步步為營,等待著左將軍親至。”
“嗯。”
劉備想了想道:“那就派人告知二弟三弟元直和士元,讓他們先走一步,進駐江州,待我料理伯瑞後事,再前往西川。”
這就是比較無奈的選擇。
攻取西川的事情,劉備必須親自到場才行。
因為他們的目的當然不是什麼敗張魯、救劉璋,而是奪取漢中和益州。
作為主心骨,他必須親自到場。
不管是救了劉璋如何能讓他順利把益州讓給自己,還是要安撫百姓、定益州士族之心,都要他去做。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益州有不少官員已經在與劉備打交道。
比如張鬆和法正等人。
如果劉備不去與他們親自溝通,反而派彆人,一來對他們顯得不尊重不重視,讓張鬆法正等人心裡有芥蒂。
二來也很難起到穩定人心的效果,會讓那些投靠他的人產生鬆動,從而打退堂鼓。
所以像這種謀國大事,劉備就必須要親自處理才行。
不然像袁紹那樣,明明有最合適的時機,卻因兒子生病之類的破事不去,乾大事而惜身,這怎麼能行呢?
當下劉備就派人去通知關羽和張飛,讓他們先走一步,先進駐江州觀望形勢。
整個三月都天下都在發生著變動。
江東和荊州之間不斷來往使者和書信,商議結盟細節,原本孫權想要儘快把孫尚香嫁過去,從而讓劉備放鬆警惕,但也被劉琦的病逝而耽擱。
北方曹操年初大敗,三個月來一直坐鎮陳都朝廷,不斷剪除異端,排斥忠良,其中就有太中大夫孔融,遭到曹操滅族。
主要是曹操敗後威望大跌,後方保皇派喧囂塵上,在朝中聲勢大振,頗有壓倒曹操派係的意思。
在失去了王必這個心腹近臣之後,曹操又派了另外一位心腹郗慮來控製劉協。
但郗慮陰狠不如王必,雖然跟王必一樣負責幫曹操處理臟活,可畢竟出身於名門世家,居然還要點臉麵,很多事情不敢暗中下手。
再加上荀彧楊修等人對於保皇派一點都沒有壓製,反而暗中相助,以至於孔融等保皇派日益壯大,令曹操忌憚。
這次曹操回陳都,下了狠手,立即示意郗慮構陷保皇派,殺了孔融等不少保皇派的忠漢臣子。
一時間朝堂上下噤若寒蟬,劉協也更加被嚴密控製,再也無人敢反對曹操。
不過由於曹操戰敗,他需要時間收複北方,所以為了安撫劉琦劉備,就昭告天下,說劉表受人蒙蔽,就不剝奪他的楚王爵位,由劉琦襲爵。
可惜的是詔書才剛到荊州,劉琦就病逝了,並且在逝世之前,他已經上表朝廷,請朝廷封劉備為荊州牧。
但曹操為了膈應劉備,重新擬定了詔書,繼續保留楚王一脈,由劉表的三子劉修繼承,不再設荊州牧,而由楚王府直接管轄。
顯然他肯定不想劉備名正言順地得到荊州。
隻是礙於劉琮登基當過偽帝,不適合再繼承楚王位置。否則的話,他絕對讓劉琮襲爵,以此讓劉備無法直接管理荊州,從而讓劉琮派係死灰複燃,引發荊州內亂。
到了三月底,朝廷和江東的使者都已經過來吊唁了劉琦。
這一日,接近初夏,陽光明媚,春暖花開,在送走了持節出使的宗正劉艾之後,劉備回到了楚王府。
偏殿之中,已經有幾人在等待。
沈晨、諸葛亮以及還有一位年近六十,留著山羊須,乾枯瘦弱的老者。
“主公。”
“左將軍。”
等劉備進來,三人都起身行禮。
“文和先生。”
劉備見到那位老者,也向他回禮道:“先生請坐。”
“多謝左將軍。”
那山羊須老者正是賈詡。
劉琮敗亡之後,他就棄官逃回了穰城張繡處。
平亭之戰賈詡勸張繡幫劉備。
此戰之後雙方多有接觸,互相有書信來往。
現在劉琦病故,賈詡和張繡立即就借著吊唁的名義前來正式投奔。
等劉備坐下之後,搖搖頭道:“曹操還真是雖說我並不想奪同宗基業,但如今我亦背負了伯瑞的期望,他卻讓劉修襲爵。”
沈晨笑道:“他也算是顧及朝廷顏麵了,不然若是讓劉琮襲爵,等將軍前往益州之後,說不好劉琮餘黨就會趁機作亂,這應該是曹操最希望看到的事情,可惜他要是這麼做,隻會損害朝廷威嚴。”
“他損害的還少嗎?”
劉備臉色一下子沉下來,他想起了衣帶詔,那是他親曆的往事,曹操殺貴妃害皇子誅國舅以及殘害十餘名大臣的事情還曆曆在目。
諸葛亮搖搖頭道:“雖然曹操自己劫持天子,殘害大臣,損害朝廷威嚴。但在外麵還是要維護朝廷法度,因為如今北方穩定,需要朝廷顏麵來維係,否則的話,天下士人誰還會投奔於他?”
劉備說道:“隻是如今朝廷封劉修為楚王,令他以楚王臨撫州事,我卻是不能名正言順地節製荊州了。”
一旁賈詡微笑說道:“將軍雖並未成為荊州牧,然曹操劫持天子的事情誰人不知?曹操的詔書,將軍又何須理會呢?這大漢不是他曹操的大漢,是劉氏以及天下人的大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