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詫異問道:“先生的意思是?”
賈詡雙手籠在袖子裡,輕聲說道:“將軍得荊州民心,若楚王率領荊州大小官員,全城百姓請將軍臨撫州事,將軍應下,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諸葛亮和沈晨對視一眼,二人也都起身說道:“不錯,長公子病逝之前,亦是三次以州相讓,將軍正得民心,荊州百姓無不盼望將軍能夠節製荊州,以佐王事。”
“唔。”
劉備不置可否地點點頭,起身道:“如今荊州上下,朝廷江東,都已吊唁了伯瑞,明日伯瑞就要下葬了,我去陪陪他。”
說罷出了偏殿往靈堂主廳而去。
等他走後,沈晨看向賈詡笑道:“文和先生曾是楚王殿下的太傅,在荊州德高望重,此番勸進,當名列前三。”
賈詡看著沈晨,眼珠子轉了轉道:“曉卿曾是楚王殿下信賴大將,如今也是荊州兵神,長公子將荊州兵馬大半都托付於曉卿之手,可見對曉卿信任,如今勸進,又豈能落於人後?”
沈晨翻了個白眼,就說道:“算了,我還是位置靠後點吧,有事讓我外祖父頂上。”
“阿嚏!”
此刻在鄧洪府邸內,鄧洪莫名覺得鼻子不舒服,打了個噴嚏。
翌日。
劉琦即將下葬。
荊州大小官吏,都到了廳前。
劉表的楚王府其實非常大,占地得三百多畝,中央主廳前就有個巨大的庭院,此刻院內密密麻麻得有近百人。
整個院子現在都被白色的素縞掛滿,主廳大殿上掛了一個“奠”字,棺材就放在殿中央。
雖說在楚王詔書下達之前劉琦就病死了,但朝廷並沒有把劉琦的楚王爵位收走,而是讓劉修繼承,所以他還是以楚王身份下葬,規格也是王侯規格。
殿內各種香料、蒲草、冰塊堆了滿地,雖然已經做了防腐工作,可還是免不了屍體變形。
因此早早裝入棺槨,要儘快安葬。
其實漢代算好的了,天子一般也就停靈一兩個月,差不多了該下葬下葬。
春秋時期周天子沒了才慘,要等全國各地諸侯吊唁才能下葬,快一點的小半年,慢一點的拖一兩年都有,防腐工作再到位,下葬的時候都得變成白骨。
此時劉備在主廳棺材邊跪坐著,劉琦沒有什麼家人,就隻有兩個弟弟和幾個妾室,幾個妾室都在旁邊哭哭啼啼。
而在廳外前來送葬的官員和近親都以此排列。
站在最前麵的是劉琦的三弟劉修,現任的楚王,其次就是賈詡、劉闔、劉先、鄧洪、文穎、劉觀、成奇、王威等原先劉表的重臣和州府從事。
另外劉琮、張繡、劉磐、黃忠、黃射、文聘、賴恭、韓晞、蒯鈞、蒯祺、張存、習禎、楊儀、向朗、宋忠、綦毋闓、王粲、傅巽、杜夔、孟曜、許汜、胡輔、劉叡、蔡琰、蔡瓚、蔡篤等將領、世家、官員幾乎全部到場。
其中還有一些原本不應該在這裡,卻出現在這裡的人。
像黃射上個月才剛給他父親處理了喪事,本應該為黃祖守孝,如今又要來參加劉琦的葬禮。
還有賴恭是劉表派出去的交州刺史,被蒼梧太守吳巨趕走,自己跑了回來。其餘人就不用多說,都是荊州有頭有臉的士人,本分散各地,全都回來。
唯獨蔡瑁和蒯越不在,二人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以罪人身份被囚禁起來,沒有資格參加。原本劉琮也是,但他是劉琦親弟弟,能站在這裡,有個邊緣角落,算是格外開恩了。
廳外百餘人,便是目前荊州大小官吏名列。
沈晨也在其中。
他的位置還是很靠前的,就在鄧洪身後,算是荊州排名前五的大人物。
反倒是劉備派係除了負責王府守衛的陳到以外,就隻有諸葛亮在,其餘人現在都已經浩浩蕩蕩去了益州,準備謀奪巴蜀。
很快人都到齊,時間也差不多了。
劉備起身,門口陳到領著侍衛隨行,他來到廳外,環視眾人,朗聲說道:“諸位,今日伯瑞賢弟發喪,待我扶靈送彆賢弟之後,我亦要領兵出征了,這荊州,就交予楚王了。”
劉修四下掃視,有些茫然,忽看到賈詡向他使了個眼色,於是忙不迭站出來說道:“還請左將軍臨撫州事!”
說罷來到劉備身前,彎腰拱手鞠躬行禮,禮儀規格非常之高。
“還請左將軍臨撫州事!”
台下烏壓壓一片,紛紛彎下腰來拱手。
劉備嚇了一跳,連忙上去扶住劉修說道:“楚王這是何故?”
劉修貴為王爵,爵位遠在劉備這個亭侯之上,這麼大禮確實是令劉備沒有想到的事情。
“我雖因朝廷敕封,襲爵楚王,然才淺德薄,不能勝任。”
劉修按照賈詡教給他的話術說道:“如今荊州,需要德才兼備之人方能為主,兄長病逝之前,三番五次叮囑我們唯有左將軍才能守護住荊州,複興起大漢宗室,因而願意以州相讓。”
劉備忙道:“我本就是應伯瑞之邀,助他平亂。雖然伯瑞屢次讓我自領荊州,然我從未想過要奪同宗基業,今季緒為楚王,自該振作荊州才是。”
劉修已經被劉備扶起來了,但又低頭拱手道:“可我並沒有統領荊州的才能,亦隻願意埋首在經文中,書寫文章即可。”
“這”
“還請左將軍看在我那兄長的份上,答應了吧。”
“請左將軍答應!”
諸多州府從事亦是齊聲聲說道。
劉修又道:“若是將軍不願,我便棄爵而去,寧願遁入深山。”
“唉。”
劉備長歎了一口氣道:“我雖不忍奪同宗基業,然伯瑞、季緒以及諸位拳拳之心,令我動容啊。也罷,那就依諸位吧。”
“多謝左將軍!”
眾人又呐喊。
當下,在劉備的帶領下,劉琦出殯。
第二日,劉修親自寫詔書上表朝廷,表劉備為荊州牧,由劉備全權管理荊州,自己隻願意做一個無權的閒散王侯。
曹操眼見不能阻止,最終也就同意了,一來順水推舟,算是安撫劉備,給他收複北方爭取時間。
二來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他同不同意其實沒什麼意義。
像劉備早期當徐州牧的時候,也不是朝廷冊封的徐州牧,而是陶謙死後被徐州大小官員推舉上來的。
所以隻要荊州所有官員認可劉備,他實際上也管不著。
自此。
劉備名正言順,掌控荊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