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五年年末,在劉備得到了益州與荊州之後,開始了一係列內部調整。
首先是進行軍事整改。
平定了益州,劉備得到了大批益州士兵。
其中就有張魯的降兵降將,以及大量因為劉章選擇交出益州,而歸順的劉章兵馬。
特彆是曆史上楊懷、高沛、鄧賢、冷包、張任、劉璝、扶禁、向存這些不願意歸順劉備的部將,由於劉章棄城逃跑,拋棄了他們,以至於心寒,紛紛投奔劉備。
如此張魯軍和劉章軍加起來,約有七八萬,加上林林散散安置在各地後方的留守駐兵以及逃散將領如龐曦等人帶的士兵,將近十萬之眾。
這些人要進行重新整頓,淘汰老弱,訓練精銳士卒。
現在就由關羽龐統徐庶他們在做這些事情,從去年八月得到益州開始,到今年年末,花了一年多時間。
等到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的時候,算上劉備本部五萬人馬,淘汰了大概三分之二。
益州差不多總共十五萬人左右,最後就隻剩下約五萬的精銳之士。
這些精銳之士可謂是優中之優,幾乎九成以上都是年齡二十到三十歲之間的青壯,同時還是百戰老兵,經驗豐富,屬於一流級彆的兵馬。
而淘汰下來的士兵約有一小半人是年齡偏大或偏小,都是二十歲以下或者三十五歲以上的士兵。
這些人就賜予他們田地,讓他們能夠與家人一起團聚,成為納稅百姓。
另外一大半則是年齡合適,情況不行。要麼是新兵,經驗不足,要麼是厭倦打仗,不想再參與戰爭,想解甲歸田。
對於這部分人,負責主政的諸葛亮龐統徐庶他們也做了安排。
有些留下來放置在蜀郡、犍為郡、巴郡等地成為郡兵,有些去地方擔任縣府衙役,還有些則給他們田地回鄉耕種。
如此經過一年多時間的改製,原本大概十五萬人馬的人馬,約有五萬人左右成為益州主力戰兵。
剩餘五萬餘人回歸鄉野,還有三萬餘人分散在各郡成為二線郡兵或者縣府衙役。
這樣益州可調用的兵馬,大概是五萬主力加上三萬郡兵,總計八萬。
不過實際上會更多一些。
因為劉備得到了荊州和益州,府庫極為富庶,對於士兵獎賞也很高,使得很多賨人和巴人精銳之士也踴躍參軍。
諸葛亮到了巴蜀之後,四處實地考察,認為願意歸順的蠻人可用,不願意歸順的蠻人需要打服他們,所以打算建立一支蠻人部隊,挑選精銳賨人和巴人一萬,成為了主力戰兵。
結果就是除了五萬主力精銳戰兵和三萬郡兵以外,又有一萬能翻山越嶺如履平地的少數民族部隊。
這樣益州可以調用的所有兵馬加起來,總數達到了九萬。
當然。
目前的情況是這支少數民族部隊還處於籌建當中,需要時間挑選和訓練。
現在大量生活困難的賨人和巴人被遷移至平原,得到了土地與漢人一起耕種,融入進漢族。
劉備也兌現了承諾,讓七姓夷王首領成為各地官員,如果實在沒有治理才能,也會給予相應地位和財富。
而且根據政策,如果打仗立功,不僅能升官,還有大量的錢幣、絹帛、土地等獎賞。
這樣一來,在首領被拉攏,底層賨人得到了土地和實惠的情況下,賨人參軍打仗的積極性非常高,很多賨人報名入伍。
想參軍飛躍階級的底層賨人和漢人不計其數,各地征兵處都爆滿。
形勢一片大好。
隻不過諸葛亮也知道劉備現在敢大肆撒幣的原因在於得到了劉表和劉章多年積攢的府庫。
劉備不是個吝嗇的人,他可以把府庫所有的錢幣用於獎賞。
但諸葛亮卻知道如果真把府庫所有東西賞賜出去,官府沒有大量的庫存做保障,一旦遇到緊急情況,很容易出現財政困難,民貧國虛的情況。
因而在這種虛假繁榮當中,諸葛亮多次寫信給沉晨,交換彼此意見,采取一係列的經濟措施和內政改革。
比如大力發展蜀錦,在沉晨的建議下設置錦官,改進織布機,多種桑麻。
然後又瞄上了漢嘉金、朱提銀,派人前往漢嘉縣、朱提縣,設置金官銀官以及銅官,勘探未開發的礦產,開采已經開發的金銀銅礦,以填補府庫虧損。
同時將鹽鐵專賣,令糜竺、周林建立官營鹽商、糧商,將產糧豐富的荊州糧食運至益州,將產鹽豐富的益州井鹽運至荊州,促進兩地經貿。
一係列政策實施下去,雖然尚未立即見到成效,但兩三年之後,勢必會令益州荊州之地富庶,府庫充盈,極大改善百姓貧困現象。
要知道如今這個時代,曹操治下的北方以及孫權治下的江東,經濟幾乎崩潰,民間停留在以物換物時期,商業接近停滯。
唯有荊州和益州由於沒有受到北方戰亂的嚴重影響,情況好很多,長江上依舊還有商貿往來,不至於以物換物。
現在南陽盆地持續產糧,加上沉晨引進占城稻,讓荊州這兩年的糧食收益非常多,幾乎讓荊州九成五以上百姓都能吃得飽飯,不像北方還有餓死現象。
所以通過荊州益州之間的糧鹽互補,加上蜀錦、金銀銅等貴重物品作為國家信譽擔保,民間將保持商業繁榮,不用擔心財政崩潰。
官府有錢,就能夠雇傭百姓興修水利,同時給官員發放俸祿,給士兵發放兵餉,穩定社會秩序,保障統治基礎。
因此諸葛亮的改革即便現在沒有出效果,可將來會對劉備集團極大的幫助。
這樣益州目前的軍事情況就是,五萬精銳戰兵,其中三萬五千人由蕩寇將軍關羽執掌,軍師中郎將徐庶輔左,鎮守漢中,另外一萬五千人,其中五千駐守在成都,一萬駐守江州。
然後是三萬各地郡兵,各有守將。最後便是一萬還在籌建當中的賨人軍隊,以及張飛目前率領的數千騎兵,就是益州現在的軍事情況。
荊州這邊的形勢也差不多。
劉表時期擁眾二十多萬,但那是他靠沉晨幫助得到南陽盆地和大量人口,通過屯田一夜暴富,一口吃成的大胖子。
平定荊州之後,經過兩年減肥,二十餘萬也裁減至十萬人左右。
其中沉晨率領其中五萬人,下轄文聘和甘寧部,分彆駐守南陽和襄陽,防備曹操。
劉磐約兩萬人,駐守長沙,又有三萬江夏水軍以及數千精銳步卒,由黃射率領,駐守在江夏郡以及廬江郡的尋陽縣一帶。
而且荊州的底蘊可比益州強得多,除了十萬主力士兵以外,還有五萬左右的郡兵和數千張繡騎兵。再加上歸順的五溪蠻人也挑選出了一萬精銳之士組建軍團,荊州可動用兵馬有十七萬。
這樣整個劉備集團可以動用的兵馬就達到了二十六萬,主力戰兵十五萬,二線郡兵八萬,以及兩萬左右的少數民族以及七八千騎兵。
看上去好像不多,因為袁紹在官渡之戰前,曹操在赤壁之戰前,總兵力一定超過這個數字。
袁紹當時總兵力可能在二十五萬以上,曹操更多,應該在三十萬以上。不然若後方沒有大股防衛力量,他們也不可能出動十多萬大軍發動兩次大型戰役。
但劉備與袁紹曹操不同。
此時的劉備集團是經過裁減精銳,進行軍隊改製之後的軍隊總人數。
如果單純隻考慮數量不考慮軍隊戰鬥力的話,以目前荊州和益州千萬人口,拉四五十萬大軍出來,完全沒有問題。
所以這些軍隊是維持目前和平處境的軍隊,既保證益州荊州不會被侵略,讓內部完成一係列強州的改革政策之後,荊益更加富庶,人口更多,糧草更足,才會考慮繼續擴充軍隊,開始對外戰爭。
軍事整改過程持續了一到兩年時間,漢中由上將關羽駐守,戰兵三萬五,加上郡兵五千,以及張飛部三千騎兵,就是目前整個漢中的軍事力量。
南陽這邊則是五萬沉晨率領的荊州軍團,加上張繡數千騎兵,再算上黃射的江夏水軍,便是劉備集團整體對外情況。
軍事改革之後便是內政和外交。
益州內政劉備交給了諸葛亮和龐統在辦,諸葛亮坐鎮江州,不僅益州的事情負責處理,也會處理來自荊州的公文。
龐統則在成都,負責實際管理益州大小事務,並且還要到處跑,視察地方情況。
荊州內政則由法正張鬆以及賈詡來處理。
劉備按照諸葛亮和沉晨的建議,拉攏荊州八大世家,給予他們的晚輩官職,讓他們製定法律,管理民生,擁有較高的政治地位。
各大世家投桃報李,交出大量的田產和人口,並且將現有人口編纂入冊,統一繳納賦稅。
看上去雙贏,實則世家血虧。
因為劉備能夠給予他們的,隻是一部分權力。
而他們失去的,卻是曾經利用權力得到的終極目標。
中國人對於土地的癡迷和卷念永遠是西方人都不能理解的東西。
曆朝曆代,大多數商人賺錢之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給自己購買土地,回鄉安心做大地主。
很多讀書人寒窗苦讀數十載,一朝為官,第一件事情同樣是以權謀私,得到土地。
鑿壁偷光的那位主角匡衡小時候偷光,長大偷地,擁有三十多萬畝田產。
扳倒明朝大貪官嚴嵩的徐階在後世很多明朝電視劇裡是清官形象,實際徐階比嚴嵩更貪,擁有四十多萬畝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