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打韓遂馬超,聯合孫權,平定荊州?
曹操沉吟許久。
他是個聰明人,自然知道郭嘉的意思。
彆看孫權和劉備結親,連妹妹都嫁給了劉備。
可孫權仍舊暗中向曹操上表稱臣,言語中極儘諂媚。
傻子都知道,孫權一邊獻妹於劉備,一邊勾結於曹操,是想見風駛舵,兩頭下注。
因此從兩邊的謀士團看,都認為孫權不過是個誰贏幫誰的騎牆派而已。
可以打,但沒必要。
因為打孫權隻會把他逼向敵對陣營,幫敵人增加實力。
所以就這樣保持拉攏,防止孫權投敵即可。
郭嘉的意思很簡單。
曹操如果出兵西涼關中,攻打韓遂馬超,劉備一定不會坐視不管。
他出兵,劉備也會出兵,他出得多,劉備也會出得多。
到時候把劉備主力調往關中,荊州後方空虛,此時再聯合孫權,突襲荊州,斬斷劉備一臂。
但在曹操看來,孫權並不可靠。
上次就吃過一次虧。
對於曹操來說,什麼韓遂馬超孫權他都不在乎。
他唯一忌憚的永遠隻有劉備。
當初力排眾議,選擇先擱置二袁,攻打南陽,就是為了掃除今日的隱患,防止劉備做大。
結果孫權實在不給力,洪口一戰被人家一把火燒得淒慘無比,還死了周瑜和黃蓋,以至於沉晨率軍北上,南陽慘敗而歸。
那一戰之後,曹操就徹底失去了扼製劉備發展的能力,同時也讓他晚了至少一年收複北方。
而造成這一係列的原因就在於孫權洪口慘敗。
所以曹操很懷疑孫權的能力,他甚至認為,真按照郭嘉說的那麼做,孫權沒準反手就把他賣了。
比如他出兵西涼關中,孫權忽然聯合劉備北上突襲徐州豫州等地。
畢竟劉備把主力調往關中荊州空虛,他把主力調往關中,汝南淮南等地不一樣的兵力空虛?
要是孫權蛇鼠兩端,豈不是他要危在旦夕?
因此曹操沉吟許久,撫須說道:“奉孝之計,確實是一條險計,此計,奉孝以為能成?”
“嘉以為,雖是險計,然,能成。”
郭嘉堅定地回答道。
能成?
曹操睜大了眼睛,隨後追問道:“為何能成?”
郭嘉沉吟道:“因為與我們聯合,孫權才有希望。否則的話,他將必死無疑。”
“細說。”
曹操立即說道。
郭嘉應道:“南方戰事,多需水戰。我們水軍不利,不能吞並江東,因而北方對於江東來說,並無威脅。”
這一句話,刹那間就將曹操點醒,整個人猶如得道了一般,恍然大悟。
是了。
北方兵不善水戰,對困居江東的孫權毫無威脅。
唯有占據荊益的劉備,擁有偌大水軍,可以順著長江而下,直取建業。
這也就意味著孫權麵臨著唯一生存壓力,就來源於劉備。
他不和自己聯合,等將來劉備進一步擴充水軍,恐怕就是江東覆滅的時候。
隻要孫權想活,甚至想吞並荊州,成就一番霸業,他就絕對不可能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那一瞬間曹操的腦子就轉過無數個念頭,隨即開始思索。
場間陷入沉默。
郭嘉微微咳嗽兩聲,抬起頭看了眼身邊的炭火快要熄滅了,歎了口氣,之前有妾室幫他,現在隻好自己用火鉗在旁邊鐵桶裡取了幾枚炭放進爐子中。
這湖中小築三麵半用木板圍起來,唯有主位右手邊特意留了一塊如窗子般的缺口,掛著細紗簾子,好方便人在裡麵看景色。
等用火鉗加了炭火之後,郭嘉就取了一壺酒,倚靠在身後的木牆上,飲了一口熱酒,再扭頭看著外麵還在飄蕩的雪花,雖然有冷風灌入,但身上披著絨毛狐裘,倒也不算覺得寒冷。
小築內仿佛除了呼嘯的風吹動著窗簾發出來的聲音,就隻剩下門外在雪中守護著大門,如鐵塔般聳立的許褚呼著厚重粗氣的聲響。
曹操腦中正在迅速思考著這個方案的可行性。
現在的形勢屬於僵局。
韓遂馬超不好打,孫權打不得,劉備更是不能輕動。
到了他們這個體量,雙方已經很難通過局部戰爭分勝負,而是要開始拚國力,打總體戰。
然而曹操一是沒有必勝的把握。
二是打總體戰,得利的就是看熱鬨的其他諸侯。
一旦曹劉開戰,孫權韓遂馬超他們估計得樂開花,在旁邊看戲。
如果說曹劉是兩頭猛虎,那麼其他人就是一群野狼。
若是兩敗俱傷,說不好這群野狼就能在兩頭猛虎身上撕咬下一塊肉。
所以打誰都不方便。
隻是郭嘉的提點也很重要。
因為對於孫權來說,劉備倒下了才符合他的利益。
這也意味著隻要孫權不蠢,在劉備的主力大多都調往漢中的時候,他就應該出奇兵偷襲荊州。
因此郭嘉才說把握很大。
隻不過這對於曹操來說,還是太冒險了一點,雖然他喜歡冒險,但越老就越希望能穩當。
沉吟許久,他對郭嘉說道:“除此之外,還有彆的理由嗎?”
郭嘉放下酒壺,挺直了腰拱手回答道:“還有一條,威懾韓遂馬超,逼迫他們歸順。”
“唔。”
曹操撫須點頭:“這也是孤想的事情,總歸他們的家人在鄴城為質,興許他們隻是想在歸順後能有個好歸屬,孤打算明年前往關中,一是希望大軍壓境,逼著他們歸附。二是親至與他們會盟談和,此事能說服他們最好。”
郭嘉又道:“第二條便是試探一下劉備的反應,劉備如今帳下謀士也有智謀之士呀。我之前推論,覺得韓遂馬超在鄴城有質子,劉備肯定會認為他們想歸附而進攻他們,沒想到他卻忍住了。”
這就是信息上的差異。
當初法正龐統徐庶他們都認為應該攻打韓遂馬超,以防止他們歸順曹操。
但他們卻不知道,即便鄴城有他們的家人當質子,二人依舊選擇割據一方,根本沒有打算歸順曹操的意思。
所以就是這個信息差,讓法正龐統徐庶他們做出了錯誤的判斷,差點逼得韓遂馬超投奔曹操。
而郭嘉荀攸等謀士自然是知道韓遂馬超等人一直不願意歸附的態度。
因此他們設下計謀,建議曹操與二人和善,時不時派使者去招撫,同時向他們宣稱劉備會危害他們,應該及早歸順朝廷,才能保全自己與家人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