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倒不是沉晨放水了,他是想打破來著,要是能把河南曹軍全部殲滅,不管是在打擊曹軍的士氣還是將來在消滅東吳勢力時受到的威脅,都要比現在強得多。
奈何暫時打不破也沒辦法。不過無所謂,事兒已經辦了七成,現在就看孫權上不上鉤了。
等到六月七號的時候,沉晨果然就看到孫權上鉤。他在前線與曹軍鬥個你死我活,孫權卻在後麵騙江夏的黃射出兵,把蘇飛和陳生引到皖口去了。
曹操與孫權的勾結對於雙方來說都屬於國策,內情也隻有他們兩個首腦以及高級幕僚和高級將領知道,在孫權出兵之前,雙方知情人不超過二十個。
同樣的劉備集團藏兵於僰道也是國策,不僅瞞過了孫尚香,還瞞過了諸葛亮、沉晨、法正、賈詡、龐統、徐庶以下的所有人。
就連被調至僰道的霍峻、太史慈、黃忠三人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情況,要不是前年瘟疫霍峻和太史慈病逝了,可能在關鍵時候給孫權致命一擊的,就不止是現在的僰道三軍統領黃漢升了。
因此在這樣的保密條件下,黃射自然不清楚,他還以為劉備和孫權好盟友呢,在得知是劉備要求孫權出兵幫忙襲擊合肥之後,他也是很爽快地出兵了。
不過在他出兵的同時,也已經派人向沉晨報告了這件事情。畢竟沉晨是荊州最高軍事指揮官,他必須全權知道情況。
甚至這裡麵也未嘗不是沉晨授意的結果,報告也隻是例行公事而已。而在得知孫權上鉤之後,沉晨就開始籌劃退兵事宜。
因此在六月十五日退兵的時候,他的布置可謂是井井有條,連續設計了數道埋伏,直奔章陵而去。
也就在六月中旬,曹操也得到了沉晨刀斬曹洪,河南曹軍危在旦夕的消息,於是匆忙撤離,在七月份回到長安,自武關開始南下。
孫權那邊則也是在同步行動,孫皎於六月五日出兵,六月十二日之前就奪取了荊南,同日直奔江陵,奪得城池。
呂蒙則在六月八日白衣渡江,毀壞了江夏水師的大量船隻,然後包圍了夏口,縱橫於江間。
黃射的人數其實還多於呂蒙軍,奈何呂蒙把船毀了,導致他們的船隻數量較少,不能在長江上與呂蒙交戰,隻能守住夏口城池,以防城池被破。
唯一的好消息是由於呂蒙第一目標是碼頭船塢,夏口東麵的倉庫並未遭到破壞,消息傳到城裡,黃射第一時間派軍隊保護,大量物資囤積,可供城中三萬大軍堅持一年之久。
到六月七日孫權誘騙陳生蘇飛至皖口,引張遼來一同攻城,圍城兩日,在六月九日的時候南下離開前往西陵郡尋陽縣。
六月十四日,數天長途跋涉之後,孫權的主力大軍就已經到了西陵城外。
當時呂蒙在柴桑駐紮了四萬餘軍隊,自己領一萬多人奇襲夏口去了,還剩下三萬人馬由全琮、潘章、丁奉等人率領,在六月八日的時候,他們就進攻了尋陽,為趙雲所阻。
此刻孫權主力抵達,手下大將有程普、蔣欽、呂範、周泰、宋謙、朱然、朱桓等人齊聚,與全琮等人兵合一處,八萬大軍。
如此加上孫皎在桂陽的三萬,呂蒙帶去的一萬多人,以及由賀齊率領,目前在皖口配合張遼攻打蘇飛的一萬,這次孫權出動的總兵力就達到了十四萬之多。
這還沒有算上在濡須口的三萬後備兵力以及孫皎攻打荊南後,大量荊南不滿劉備的世家大族參與的一萬多兵馬。
也就是說,要是加上這些人,為了這次戰爭,孫權出動了約二十萬人左右。
雖然跟曆史上的他同時期已經衰弱了不少,但在不斷劫掠山越以及交州人口,以及利用劉備削弱士族的政策把江東士族綁上戰船後,他的總兵力也已經有了二十餘萬,足以發動一場大型戰爭。
對於孫權來說,這次戰役是決定江東生死存亡的一戰。除了後方留守的數萬部隊以外,幾乎是傾巢而出,連濡須口也隻有三萬人來防備曹操可能的偷襲。
所以此戰可謂是賭上江東命運的一戰了。六月十五日,五月底持續不斷的雨早就停了,太陽高懸,氣溫大幅度上漲,炎炎夏日,江南地區充滿了悶熱濕潤的不適。
尋陽縣,大概位置差不多在後世武穴市花橋鎮到武穴北站一帶,北麵是大彆山的丘陵山區,南麵是長江,東麵則是浩瀚波濤的彭蠡澤,遠眺還能看到如今彭蠡澤,後世太白湖的波濤湖水。
孫權的大軍由南麵長江對岸的柴桑、東北麵皖城兩個方向包抄而來,當時如果尋陽守將趙雲選擇立即撤兵,自蘄春逃回西陵郡西陵縣的話,也許不會太危險。
然而他堅持寸土不讓的原則,以大概八千人的兵力繼續留在城內,直到孫權的包圍圈徹底合攏,也沒有選擇棄城逃跑。
西陵守軍大概有一萬四五千人,其中一半在尋陽,另外一半則分散在西陵各縣,特彆是目前在安陸一帶進行屯田工作的典農軍,前線的糧草需要他們運輸,因此城內的守衛力量明顯不多。
不過好消息是尋陽縣經過趙雲多年修葺,早就堅固如堡壘,光城高就有三丈七尺,大概八米高度,且城中糧草堆積,足夠士兵們大半年用度,因而暫時還算安全。
但孫權可不想在西陵浪費太多的時間,因此在抵達尋陽的翌日,就開始籌備攻城事宜。
上午食時末刻,大軍正式啟程。孫權這一次再沒有犯當初合肥城下的錯誤,不過也隻是沒犯帶的人少而已,上前線的老毛病依舊還在。
此次他除了帶上
“廬江上甲”以外,還尚有數部人馬,由程普、潘章、周泰等人統領,約兩萬前軍抵達了尋陽城外,後方的六萬大軍依舊在前行。
由於前軍並未攜帶攻城器械,所以行軍速度較快。中軍和後軍帶了大量攻城器械,行軍速度較慢,目前仍然存在前中後三軍脫節的問題。
但,這已經並不重要了。
“孤帶了兩萬人至尋陽城外,傳令大軍擺開陣勢,孤要親自往前線去偵查敵情。”孫權誌得意滿地騎在馬背上,對左右侍從說道:“這次就算是那趙雲想學張遼,先不說他有沒有張遼那實力,就算有,他全城兵馬一起出動,又如何能敵得過我兩萬大軍?”然而此時孫權不知道的是,尋陽城頭,五十歲的趙雲偉岸的身軀正站在城樓上,遠眺著下方密密麻麻,正向著尋陽城池包圍過來的兩萬江東軍。
他扭過頭對身邊的副將雷緖、文布、鄧凱等人說道:“孫權背盟偷襲荊州,此番來勢洶洶,若是堅守不出,恐將士們軍心衰落,不能久戰。吾欲學張文遠,趁著他軍隊尚未列陣之前,奇襲他中軍,諸位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