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五年六月二日,柴桑縣城。
因長江中下雨五至十月是預計,因此這兩天下起了小雨,清晨江麵上起了薄霧。
在幾乎微不可查的毛毛雨中,時刻關注著江麵的江東士卒眺望遠方。
由於兵力嚴重不足,柴桑被孫權放棄,不再成為抵禦劉備集團的橋頭堡,而當作是一個前線瞭望站。
所以整個柴桑縣的江東軍兵力少得可憐,隻有一曲五百人,每日輪流巡視著江防。
柴桑城池離長江還是有一些距離,因而守將在北麵的九江亭修建了瞭望塔,每天都派兩隊士卒,一百人巡查和監視北岸。
此刻九江亭舍瞭望塔上,一名士兵目不轉睛地盯著長江。
浩浩蕩蕩的江水一望無際,江麵上除了偶爾能看到一些突出來的山島以外,在薄霧的籠罩下,北岸隻隱約見到丘陵虛影,其餘什麼都看不清楚。
過了一會兒,他揉了揉因長時間看著一處而導致酸痛的眼睛,從瞭望塔上蹲了下來,對著下方喊道:“嗟,老李,該你了。”
瞭望塔下還在打盹老李裝作沒聽見,這個苦差事,每天都隻能死死盯著水麵,啥事都乾不了,誰愛乾誰乾去,他反正是不想再遭這個罪。
上麵的士兵見老李沒動靜,就罵罵咧咧地從瞭望塔上爬下來,推搡著把老李叫起來。
“起來了起來了,彆叫喚了。”
老李無可奈何,隻好懶洋洋地從地上爬起來,拍了拍灰塵,嘴裡都囔了幾句,扭過頭,正準備往瞭望塔上爬,卻忽然看著遠方,愣在了原地,一動也沒有動。
旁邊士兵見他沒動喚,沒好氣地推了他一下道:“你發什麼癔症,要是讓隊長知道了,就不是十軍棍那麼簡單了。”
“那......那邊......”
老李幾乎是顫抖著指向江麵,渾身都感覺到在打哆嗦。
士兵扭過頭看去,頓時頭皮發麻。
就看到浩瀚江麵上,不知道何時出現了無數船隻身影,在薄霧中黑影幢幢,緩緩向著九江方向駛來。
下一秒,那士兵發出撕心裂肺地叫聲:“敵襲!”
“嗚嗚嗚嗚嗚!”
“冬冬冬冬!”
頓時鑼鼓、號角聲不斷。
江南岸的九江亭舍駐紮的兩隊東吳兵,亂作一團。
很快他們退入了城中,城裡的將領隻是個曲軍候,掌管五百人而已,哪裡見過這個大陣仗。
當下毫不猶豫他就下令棄城逃跑。
這個策略是這幾日曲軍候思前想後最終咬牙決定的結果。
沒辦法,這是唯一生路。
抵抗?
死路一條。
投降?
江東的家人怎麼辦?
所以唯有逃跑。
反正人家數萬大軍,如車輪碾過,柴桑本就守不住,吳侯把他們當做戰死了也很正常。
逃跑之後先找地方躲起來藏著,躲個三五月看事後情況。
若是江東被滅了,他們就脫下軍服裝作百姓跑回家中,若是吳侯擊退敵人,他們就裝作是被打敗了退入山林,並非逃兵,總歸是比死了強。
當下曲軍侯呼喝一聲,城內所有的士兵都從南城門逃走,向著南麵的廬山方向跑去,他們在那邊山裡存了些糧食,可以勉強度日。
等到關羽進入柴桑,得知敵人連一發弓箭都不敢射,柴桑城已經是一座空城的時候,冷笑一聲,說了句,果然是江東鼠輩。
翌日,關羽留下兩千士卒,主力揮師東進,過彭澤、取皖口,至樅陽、破南陵,數日內,連占江東十餘座城寨,一時間聲勢震天,令濡須口的孫權膽寒不已。
若非關羽還要等趙雲和馬超那邊的陸軍順著江北沿岸進發,到臨湖縣和襄安縣與他彙合,恐怕他早就打到臨湖以及銅官鄉,開始進逼赭圻城了。
而就在關羽兵鋒正盛之際,魏延也從彭蠡澤南下,兵進南昌。
南昌守軍倒是沒有逃跑。
他們降了。
龐德僅僅包圍了城池兩日,城內守軍就扛不住壓力出城投降。
之後魏延和龐德在南昌正式分兵,龐德往東去餘汗縣,也就是後世江西上饒的餘乾縣,之後走鷹潭市、上饒市、衢州市、金華市、諸暨市進入杭州市。
而魏延則是往東北進入鄱陽縣,也就是後世景德鎮市,再深入東南丘陵,走黃山市,沿著後世杭瑞高速的小道,直插餘杭區。
不過相比於正麵戰場,他們二人的行進速度並不快。
畢竟是繞了一個大遠路,所以當關羽到南陵的時候,他們才剛出發。
預計至少得兩個月才能到錢唐,如果天氣不好,遇到雨季,這個日期還要往後推遲。
等到六月十七日,從尋陽出發的趙雲馬超部陸軍,也終於抵達。
按理來說從尋陽到濡須口也不過六百裡,正常行軍十天左右就能到,但他們卻走了十五天。
主要原因在於還是道路不好走。
去年發洪水,不僅襄樊被淹,作為漢江的下遊,長江兩岸自然也不可能幸免。
後世安慶市以北如今大片都是荒野,洪水過去之後,留下無數沼澤湖泊,幾乎將北岸淹沒,道路泥濘難行,令三軍將士苦不堪言。
好在糧草運輸是以船運為主,步卒隻需要帶少量物資,不然的話光這樣的道路,至少得一個月才能到。
趙雲馬超部抵達了濡須口西麵,占據了長江北岸的臨湖縣和襄安縣,位置大概在後世安徽無為市西南的襄安鎮一帶,距離濡須口大概二十公裡。
關羽部駐紮在江南岸銅官鄉北麵,與趙雲部和馬超部隔江相望,互為犄角。
等他們抵達之後,關羽很快做出部署,派趙雲領五千人北上至東興堤,那裡是巢湖進入濡須水是口子,防備曹魏派小股部隊來襲擾。
然後命令馬超掃清濡須水西岸的孫吳兵營寨,將他們的營寨安紮在那,控製住整個濡須口以西,長江以北。
等到七月初的時候,馬超已經完成了任務,把營寨按好,關羽也同樣把後方營壘搭建完畢,建設了三個營盤,令黃射、甘寧各為另外兩個營盤主將,然後由黃射留守,自己率軍兩萬五千水軍出征。
浩蕩江麵波濤滾滾,長江寬闊如海,從江南岸看江北岸,幾乎一眼看不到頭。
無數船隻從銅官鄉北麵的營寨新建設的碼頭上出發,上千艘大大小小的艦船像是把整個長江塞滿,連起來的旗幟遮天蔽日,猶如一朵絢爛的赤紅色火燒雲,向著東方緩緩前行。
此刻,江南岸赭圻城,當年這座城池與江北岸的濡須口營寨一起阻攔過黃祖大軍,那時候的情況,又與現在何其相似?
當時黃祖數萬江夏水軍,加上梅乾、陳蘭、雷緒等人投奔,擁眾十餘萬。
而且劉磐也從南方繞道攻打錢唐。
孫權亦是自感朝不保夕,在周瑜、魯肅等人支持下,才勉強奮戰。
可如今周瑜魯肅他們都死了,連呂蒙都死了。
江東人才已是變得極為單薄,靠譜的謀士沒幾個,能打仗的將領也越來越少,士兵數量更是遠不如當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