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武三年下半年,沉晨召集諸地大部落羌帥,在天水郡的顯親縣,召開了一次羌帥會議,並且言明不與會者,視為叛亂朝廷。
在這樣的聲明以及沉晨本就在整個大漢地界上都“小有名聲”的情況下,各地羌氐大帥紛至。
與會者全是人口數萬的大部落,有二三十人之多,如宕蕈、柯吾、俄何、燒弋、伐同、蛾遮塞、姚柯回、強端、辟蹄、唐蹏、迷當等人,俱是涼州羌氐。
會上沉晨推行了新的政策,要求羌氐納稅、參軍、徭役,官府將給予羌氐相應的大漢百姓權益,同時這些大部落首領都將得到封賞。
在接近威逼利誘之下,有人不置可否,有人權衡利弊,有人明確反對,最終隻有十餘家願意接受沉晨的建議,把部落分給自己的兒子和兄弟,被切割成數個小部落,自己被授予官職。
事後沉晨也並沒有對反對者進行清算,而是讓他們回去。倒不是沉晨仁慈,而是在大問題已經解決了的情況下,沒必要再去糾結小問題,讓趙雲和鄧芝他們去辦就好了。
羌氐人在當時還是非常弱勢的,一旦遇到一個對他們較好的漢族官員,往往會感恩戴德,像靈帝時期的漢陽太守蓋勳、安定都尉傅燮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蓋勳做漢陽太守時,對待羌胡人與匈奴人一視同仁,十分要好。
後來羌人叛亂,蓋勳出兵作戰被打敗,羌人卻不敢殺死他,羌人首領滇吾說他是一位賢人,殺他會遭天譴,因此派人又將他送回漢陽郡,不敢加害。
傅燮(xie)先是安定都尉,又繼任蓋勳為漢陽太守,跟蓋勳一樣,實行民族融合政策,不僅教羌胡人種地,漢羌矛盾,向來都是誰有錯誤就懲罰,誰有道理就讚賞,從不偏袒,因此在羌胡人與匈奴人當中威望極高。
恰逢涼州叛軍首領王國攻打傅燮,王國軍中有北地郡的羌氐匈奴騎兵數千人,都知道傅燮為人正直,且為報恩,一同在城外叩頭,請求傅燮出城投降,願意保證傅燮平安返回家鄉北地郡,可見其名望。
所以隻要官府能夠做到公平公正,獎罰有度,對於羌氐人來說,並不是不願意向朝廷歸順。奈何涼州多有世家豪族以及貪官汙吏欺壓民眾,對待羌氐視如雞犬,引發漢羌矛盾才至叛亂四起。
沉晨到涼州之後,命令鄧芝龐淯等人整頓吏治,大量抽調了揚州、荊州、益州等地科舉入仕的官員赴涼州任職,推行德教,加上其大破燒當羌王,以至於大部分羌氐都心悅誠服。
現在隴右四郡大部分羌氐都願意接受沉晨的政策,隻有北地郡和安定郡的羌氐還在遲疑。對於頑固分子,自有刀槍伺候,犯不著他再繼續為這些事情殫精竭慮。
如今他要解決更多的問題,一是新式裝備問題,二是運糧問題。
漢中糧食大生產了,可還是那句話,從漢中運糧至關中,道路艱難險阻,且路途遙遠,糧食都運不出去,更彆說攻打長安。
所以沉晨在涼州待了一年,走訪各地視察民情,對於當地情況深入了解,提出了解決方案與指導意見之後,就很快又回到了漢中,開始了針對糧道以及騎兵訓練的問題。
糧道的問題還是沒有完全的解決方案,不過沉晨想起了諸葛亮的木牛流馬,他便寫信給諸葛亮,希望他能夠來漢中看看,看看能否解決糧食運輸的困難。
諸葛亮很快回信,告訴他明年年初他就會過來一趟,親自到巴蜀之地進行考察。
等到章武四年三月,諸葛亮到漢中了。
成固縣以北的媯墟鄉,傳聞此地為舜居住之地,因北麵有一片廣袤平原,被沉晨選為了騎兵試訓之所,建立了軍營,成立了軍匠監,將大量的工匠轉移至此,進行秘密實驗。
實驗場地屬於絕對機密,方圓十裡被劃為軍事重地,不許人靠近,士兵們吃住訓練都在營中,工匠們也不能離開,一直要到後年正式北伐才能出去。
此刻軍營之外,諸葛亮在前將軍黃忠,漢中太守李嚴等人的陪同下,抵達了軍營,沉晨親自出來迎接。
“歡迎丞相位臨漢中,指導工作。”
沉晨帶著軍中馬岱、李越、雷定、竇茂、牛鄲、陽群、馬玉、薑元、任參、閻芝、丁立、白壽、劉郃、鄧銅等騎兵將領十餘人出來迎接。
這些人多是益州和涼州豪族大姓出身,其中還有部分是早期歸順的羌氐首領,現在領部落成為漢民,漸為將軍。
在諸葛亮的馬車徐徐抵達軍營門口的時候,沉晨率先鼓掌,對諸葛亮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
“啪啪啪啪啪啪!”
掌聲熱烈。
諸葛亮無奈地下了馬車,沉晨上去與他擁抱了一下,弄得諸葛亮很想翻白眼。
按照漢禮,大家鞠躬拱手。
但沉晨老覺得拱手禮產生距離,所以喜歡和親近的人擁抱。
“讓丞相給大家講兩句。”
擁抱完之後,沉晨又鼓掌搞起了形式主義。
諸葛亮就隻好環視眾人說道:“騎兵乃國之重騎,還望諸位能勉力之,嚴加刻苦訓練,莫負陛下天恩。”
“唯。”
眾騎將們紛紛應是。
沉晨便道:“今日照常訓練,讓丞相看看,都去準備吧。”
“是。”
眾人於是紛紛回營。
沉晨就帶著諸葛亮,身後黃忠李嚴等幾名高級文武官員陪同入營。
進入營內,首先看到的是一個巨大的校場,占地麵積得有四百餘畝,左右兩側建著營房,正中間對著校場的位置還有檢閱台以及將領開會的二層小樓。
要容納上萬騎兵,兩三萬的馬匹加上近兩萬的人員,所需要的場地非常之大。這還隻是前校場,在後校場比這裡大十多倍。
前營是小規模騎兵衝陣、左右包抄、列隊等訓練隊騎之所,後營則是馬匹、人員居住地,同時還是大規模騎兵整齊出動的訓練場,裡麵配備了食堂、教學、工匠部、營房、武器房、馬廄、飼料場等等設施。
沉晨帶著諸葛亮先視察了前營,觀看了一曲五百騎兵進行的戰術演練,如前隊騎兵正麵羊攻,左右兩翼騎兵進行包抄,實行鉗形戰術的進攻方案,還有騎士們騎射、挑擊、正衝等等。
特彆是騎射。
有了馬鐙和高橋馬鞍之後,騎兵在馬上可以借用馬的力量邊跑邊射,甚至能左右開弓,進行風箏式的邊跑邊往後射箭。
這在以往可是大漢最頂級、騎術極為高明的將領才能夠做到這一點。
如董卓、呂布、劉備都是史料記載的弓馬嫻熟,善於騎射。而普通騎兵因沒有馬鐙和高橋馬鞍,很難做到雙腿緊夾馬腹保證自己不失去平衡的情況下進行邊跑邊射的打法。
諸葛亮看完之後覺得很是滿意,隨後沉晨又帶他去了後營視察,他們是步行,在去的路上,一邊走,諸葛亮一邊對沉晨說道:“陛下最近身體不太好。”
“陛下也年事已高了,且早年南征北戰,身上多有創傷,莫不是舊疾複發?”
沉晨皺起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