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維之前趴在城頭觀望的時候就看過,白虎門往北就是未央宮。
這意味著薑維他們的左手邊,楊恪他們的右手邊就是宮殿群落,如果爬過宮牆,就能跳到未央宮裡。
未央宮殿宇龐大,連綿宮殿群落已經有些年頭沒有修繕,倉池都已近乎乾涸。而防禦南麵漢軍進攻的魏軍目前駐紮的地方,就在這宮中。
所以當薑維他們從宮牆上跳下來的時候,就看到遠處宮殿群落周圍全都是帳篷、軍械、物資、倉儲,乃是魏軍存放物資之處。
看到這一幕,跟隨過來的小隊長忍不住咽了口口水說道:“要是帶著火油,一把火把這裡燒了,豈不是大功一件?”
薑維白了他一眼道:“你確定是大功一件?”
“不是嗎?”
“你要真燒了未央宮,信不信大都督會斬了你狗頭。”
“啊?”
小隊長傻眼道:“為啥?”
薑維指著那邊殿堂宮殿說道:“陛下要興複漢室,還於舊都。你把舊都給燒了,看大都督砍不砍你。”
小隊長頓時縮了縮脖子,憨笑道:“還是軍侯有見地。”
“走吧,彆耽誤時間。”
薑維一揮手。
現在曹營完全沒有留守,他們的人手已經捉襟見肘,幾乎全都派上去守著那長達二十六公裡的城牆。
天知道區區五萬魏軍要怎麼防守得住那麼大的區域。
可曹丕也沒有辦法。
劉備主力進攻河南,淮南方向他都已經沒辦法派那麼多人,關中能有十萬人就不錯了。
而這十萬人自然也不可能全都縮在長安城裡。
藍田穀不守的話通過武關南陽就與關中相連,劉備就能夠對河南采取守勢,主力從南陽直取關中,長安就更艱難。
還有後方糧道、馳援通道也要守住,河南大片腹地,同樣需要大量的人手布置出防線。
所以長安城裡目前就隻有五萬人,這差不多已經是魏軍的極限。
沉晨大規模進攻長安,給了鐘繇巨大的壓力,連城牆都防不住,更彆說城內的營壘還留守士卒。
因而薑維幾乎是如入無人之境,大搖大擺地從未央宮穿過,從一堆軍營帳篷以及軍械物資之中過了倉池,向著南麵的宮牆匆匆忙忙奔去。
三百名士卒扛著十多架梯子,腳下發足飛奔,片刻功夫,他們就已經到了南牆。
薑維並沒有立即下令直接用梯子爬過南牆,因為他們帶的雲梯長度高達八九米,是為了攀爬長安城用的,這三米多高的宮牆如果用梯子,很容易被人發現。
所以他先讓人用手搭成人梯,自己冒頭去觀望外麵的局勢。
片刻後南牆就鑽出半個腦袋,薑維看到在自己的右手方約一百多步外就是楊恪的後軍,他本人就在其中,指揮著前麵的士卒猛攻白虎門。
白虎門方向在他的右手斜對麵二百步開外,並不是宮牆離門遠,而是他的位置離那邊遠,如果他往西去一點,就能夠離那邊更近一些了,隻是被發現的幾率也會更大。
此時楊恪完全不知道自己的斜後方一百多步外正有人窺視著他,戰場處於白熱化,後方霍漾正在與太常街方向來的數百名魏軍交戰,吳當那邊同樣在和南麵城牆上的敵人糾纏在一起,白虎門已經及及可危。
見到這個情景,薑維毫不猶豫地道:“上!”
“上!”
下方各小隊長立即傳令。
當下十多架梯子紛紛架住,士兵們順著梯子爬上去,再用手抓著宮牆邊緣然後把自己掛在宮牆邊,蹬牆跳下去。
由於距離戰場較遠,且魏軍的注意力都在白虎門方向,根本沒有人發現他們。
薑維第一個跳下去,安靜地蹲伏在地上,用手牢牢地抓住手中的鋼刀,緩慢地向前挪動,往戰場方向前行。
片刻功夫,三百來名漢軍就紛紛跳下了宮牆。
他們沒有隊形。
因為列隊衝鋒造成的動靜太大。
所以薑維示意大家各自發揮,然後悄無聲息地潛行過去。
“左右兩翼,再去兩隊,上!”
楊恪騎在戰馬上,眺望著遠處戰場形勢,見敵人左右兩翼慢慢收縮,知道他們快被擊潰了,便決定再下點力氣。
門口處地形較為寬闊,對於人多勢眾的魏軍來說更有優勢,因此圍攻顯然是個好主意。
此時單彝亦是渾身染血。
他的武力值不弱的,早年空有一身蠻力,後來跟著張飛趙雲甘寧等人學習武藝,武力很是強悍,不比巔峰時期的甘寧差多少。
但所謂好虎架不住狼多,好漢難敵四手。不是每個人都能像項羽那樣一個人衝陣殺一百多人回來,所以在麵對數倍於已的敵人,單彝也是苦苦支撐,倒在他手下的已經超過二十個,可他同樣身受重創。
吳濤那邊的情況也好不了多少,除了正麵的兩千魏軍以外,太常街以及章城門上方南麵城牆同樣湧來大批魏軍,將近五千人把整個通道都塞滿,漢軍此時顯然已經落入下風。
薑維帶著幾十名漢軍沿著宮牆牆壁緩緩向前移動,幾乎是貼著敵人的後背在前行。這裡離楊恪的位置不過幾十步,一旦有任何一名魏軍回過頭發現了他們,數百名魏軍立即就會齊齊調轉過矛頭,向著他們殺來。
他屏息靜氣眼瞅著敵人,便看見隊列裡右側兩隊扛著武器的魏軍向漢軍的左側迂回包抄了過去,那邊漢軍的防禦已經越來越薄弱,仿佛再加把勁,漢軍的左翼就會被擊潰,他們就能獲得勝利。
然而這兩隊人過去之後,楊恪就徹底暴露出來。之前楊恪位於後軍陣中間,前後左右全是人。但現在他把壓陣的士兵全都派上去,身邊隻有身前還有那麼二三百魏軍依舊列隊。
薑維目光在左近一掃,立刻就瞄準了之前就看到過的那名唯一騎在馬背上穿著鐵甲皮盔的將領。
就他了!
在距離不到十步處,薑維一挺腰便抽刀衝出去。
他的身體還沒站直手中的鋼刀就已經掄起來,從身側到頭頂劃了大半個圓圈,高高舉起,隨後縱身一躍,環首刀帶著嗚嗚風聲自奔那軍官頭頂……
“休!”
鋼刀呼嘯的破空聲在人聲鼎沸的戰場上幾乎沒有任何人聽到。
楊恪還在高聲呼喊著讓士兵們繼續猛攻,渾然沒有察覺到,自己的身後多了個人。
便在這一息之後,他就忽然隻覺得頸間一痛,隨後人就失去了知覺,雙目圓睜著,自己好像飛到了半空中。
再看的時候,楊恪人生當中映入腦海的最後一幕,就是他還騎在馬背上的一大截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