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呢,在東京可買不到這麼好吃的臘肉。”
“還有一多半,我放在陽台晾起來了,你記得晚上拿個板凳給頂上的紗窗關上,省的有貓偷腥。”
“好。”林澤點了點頭。
兩人遠在東京,所以家裡的老人一直很牽掛,隔三岔五會郵來些華夏的特產,如臘肉、冷吃兔、火鍋底料和自家種的獼猴桃。
照林澤奶奶的話說“在霓虹吃不到好東西”。
其實沒那麼誇張,日常的用餐能接受,隻是沒華夏菜吃著有味道,一個人的飲食習慣一旦養成,就很難改變。
這麼多年了,林玉凝一樣吃不慣這裡的食物,家常便飯也都是自己下廚。
說起來,林澤對老家印象最深的就是奶奶做的食物,可能舊年代的婦女,都有一套嫻熟的廚藝,不管是做臘肉、油餅和菜坨坨還是釀醬、醃菜和灌香腸,沒有一樣東西不好吃。
林玉凝的廚藝算好了,她其實在這方麵特有天賦,但照奶奶的話說,林玉凝隻能算“二把刀”,也就是半精通的水平。
林澤也是這麼認為。
因為她雖有天賦但不愛做菜,小時候是跟著在廚房裡看幾眼就學個大差不差了。
如果這個臘肉是奶奶來炒,無疑還要再增色幾分。
當然,林澤已經足夠滿足了。
他扒完一整碗米飯後,再去電飯煲裡盛了一碗,而林玉凝沒怎麼吃隻是小口小口的扒著米飯,她的一碗才下了小半。
家裡一直是這樣。
絕大部分的食物都由林澤負責消滅。
直到今天,他大三,擁有一米八一的身高,在霓虹眾多男生裡是佼佼者,這都要感謝林玉凝不辭辛勞的喂養。
回到沙發處。
林澤拿起筷子,正準備繼續對付盤裡的飯菜,可他手中的筷子猛然一頓。
客廳。
燈光柔亮,照拂著光潔的茶幾。
整個空間被堆的滿滿當當,兩人坐在一齊,肩膀一高一低,影子映在身後白色的牆壁上。
手機中《東京愛情故事》霓虹語的對白清晰,充滿了悠遠的年代感,時不時林玉凝的肩膀抖上幾下,被赤名莉香的可愛逗笑。
林澤突然想到了什麼,而他確實為這個想法感到振奮。
“明天,能不能再給我炒一份這個?”他轉頭對林玉凝說道。
“什麼?你是說炒臘肉嘛,行啊。”林玉凝點了點頭。
“我是說早晨。”
“你早晨吃這個?多傷胃啊!”
“不是早晨吃,你給我炒了裝到便當盒裡,然後我帶去學校,中午吃。”
“那不涼了?”林玉凝疑惑道:“涼了不好吃的,表麵的油脂都凝固了。”
“我們食堂有微波爐,免費加熱。”
“那可以,你想吃的話,我勉為其難給你做一份吧……不過你的便當盒從我不知道找不找得到,好像廚房櫥櫃裡有新的。”
“那我去看一眼。”
林澤沒有任何拖泥帶水,他迅速起身,去廚房裡打開了頂上的櫥櫃,扒拉了幾下果然找到了塑料紙包裝著的便當盒,拿著在水槽處清洗了一下。
“洗乾淨我放在案板上了。”他一邊擦著手,一邊跟林玉凝說。
“好,繼續吃飯吧。”
再度坐下之後,林澤扒飯的速度更快了,他幾分鐘的時間就解決了戰鬥,跟林玉凝講了句“我吃飽了”就回臥室去了。
之所以這麼急切。
因為林澤想到了具體的方案,他也大概理解了係統派發任務的重點到底在哪裡。
所以才這麼迫不及待。
……
臥室中。
到書桌前,他拉了下椅子,拿出筆記本來,執筆,準備製定合適的方案,同時查看了腦海中係統郵件裡的「犬窩設計圖紙」以及領取經費。
腦海裡,有一個被藍光縈繞著正在旋轉的小房子。
「設計圖紙已發放」
「製造經費已發放,經費總計:75000円」
繼而。
在他的書桌上,憑空多出一張銀行卡出來,一串數字也浮現在係統屏幕上。
「國際儲蓄卡」
「任何係統發放、兌換的錢財將充值到此卡中,可用於任何消費,並且來源合法、合規,來源渠道為個人轉賬,密碼為031005,請放心使用」
林澤把卡拿過來,翻來覆去看了兩遍,就把這通體黑色的卡放到了書包裡。
他真正關注的是犬窩的設計。
最讓人安心的一點是係統並不是真正讓他造個犬窩給學姐住,如果是那樣,他才是真的要發愁,這個犬窩隻是在床的基礎上搭了斜角的頂棚,類似於一個不透光的帳篷,在入口的頂部放置了一個骨頭的標識。
隻不過,材質和用料看不出來是什麼。
按係統的脾性,大概是需要他自行理解,例如之前喂北川學姐吃狗糧,不用講究方式和方法,關鍵在於學姐本身。
這跟他做題考試不一樣,答案選了“A”就是對,選了“B”就錯了,而是無論用什麼方法,隻要到達目的就可以,造出來的結果是次要,過程是主要。
“這個經費夠用了,如果可以,興許能省下一些錢來做彆的事情……如果是把學姐當成一個女孩子來看待,那麼她需要什麼,來裝飾那個寡淡的一居室呢?”
林澤被迫思考著這個,他並不擅長的問題。
……
而在繁華東京的另一個小區。
某間一居室中。
昏昏暗暗,沒有一點兒光亮的房間。
已經換好睡衣的北川綾音,她躺在床上,仰頭看著天花板,掙大著眼睛,她自己的那雙手,放在白皙的脖頸上。
如果彆人在場,一定會驚訝於她此時做的動作。
北川綾音正在用力,掐住自己脖子兩側的動脈,她的臉開始極具的變紅,唇沿微張,似乎想要吸進一口新鮮的空氣。
然而,那隻是徒勞。
伴隨著她的眼睛越來越大,瞳孔也開始擴散。
“歘”的一下,她的手猛然鬆開。
她大口大口的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如同瀕死的魚一般。
……
2004年,由美國醫學家南希·麥克威廉姆斯撰寫的醫學著作《精神分析案例解析》中,闡述:任何解離型身份障礙的第一階段,通常是從自我傷害開始。
這是患者不可避免,症狀開始發生時一定會經曆的階段。
也是跌入深淵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