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晚了。”劉賀泣不成聲。
梅紅衣輕輕搖了搖頭,氣若遊絲道:“不怪你。”
劉賀滿心都是悔恨,想起曾經的美好時光,再看如今瀕死的愛人,隻覺心如刀絞。
梅紅衣努力抬起另一隻手,想要觸摸劉賀的臉,卻半途無力垂下。“此生……緣儘……”說完這句,梅紅衣緩緩閉上了眼睛。
就是那僅存的、微弱得仿佛風一吹就會消散的這口氣啊!
它如同黑暗中的一絲微光,成為了她生命最後的希望與執念。而這份執念便是——無論如何都要再見大劉哥哥一麵!
正是憑借著這樣一種堅定到令人動容的信念和渴望,她竟然頑強地支撐了整整半個月之久。
這期間,無數次病魔的折磨,身體的劇痛,都未能將她打倒;無數個艱難困苦的時刻,孤獨無助的黑夜,也沒有讓她放棄心中的堅持。
因為在她心底深處,始終燃燒著對再次見到大劉哥哥的熱切期盼之火。
然而就在她親眼目睹大劉哥哥現身的那一瞬間,原本緊繃著的一口氣突然鬆懈下來。仿佛一直支撐著她的最後一絲力量也隨之消散殆儘,而她的生命之光,也就在這一刻悄然熄滅了。
她知道大劉哥哥會像愛她一樣愛他們的愛情結晶劉中國的,她此生就沒有遺憾了,其他的遺願她都交待風兒娘和田紫蘇了。
劉賀抱緊梅紅衣逐漸冰冷的身體,仰天悲嚎,那聲音滿是失去摯愛後的痛苦與絕望,在這小小的房間內久久回蕩。
現今思及,昔日現世劉賀於《五月與安然》開篇夢中所見畫像中,僅存空洞人影者,乃梅紅衣也。而那一大一小端坐床邊者,實乃梅紅衣的貼身侍女田紫蘇與梅紅衣和帝賀的唯一血脈劉中國。
梅紅衣逝於公元前71年6月24日龍時。其不施粉黛,人淡如菊,於帝賀懷中安然離世。
遂遵其遺願,葬於賀與紅衣此生再次初初相見之瀘沽湖的雛菊花叢,棺槨內置賀與紅衣之結發,待劉賀百年後,遷墓與之合葬。
紅衣歿之日,劉賀複吐一口老血,其陽命每吐一口老血,陽壽便減十年。
由於梅紅衣篤信道教,遂依循摩梭族傳統習俗並結合道家儀軌,於8月12日龍時,舉辦葬禮事宜。
道教篤信,香乃人與神明交流之橋梁,香煙嫋嫋可將祈願傳至神明。
於道教文化而言,燒三炷香乃重要之儀式。
三支香分彆寓意道教之“三寶”:道寶、經寶、師寶。道寶象征道之真諦,經寶代表道之經典,師寶意味道之傳承。燒香之際,信徒借這三支香抒發對三寶之敬仰與追求。
三支香亦代表道教之至高神祇“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此三位祖師各自象征宇宙之起源、智慧與道德,燒香乃對其之尊崇與膜拜。
三支香更象征“三才”:天、地、人。燒香時,三支香齊整地插於香爐中,意寓天地人三才之和諧與平衡,表達對自然與生命之敬畏。
宗政明月、阿嘎、娜嘎、阿布與娜菌亦隨後而至,前來祭拜。梅紅衣不但是劉賀的嫡妻,更是摩梭族的聖女,他們理應前來送她最後一程。
劉飛龍也想來,但閆晗十月懷胎已近臨盆,且馬宏玫也有九個月身孕,他應該留下來照顧兩位孕婦。
也想一同前往拜祭的韓曉健被娜菌王妃攔下來了,一是年邁的他必不耐高強度的長途奔波,二是新夏朝的國事離不開他。
最後娜菌王妃拍板決定,由梁清波代表韓曉健、閆國慶代表劉飛龍前往拜祭。
當帝賀伸出微微顫抖的雙手,緩緩地接過宗政明月遞過來的那三支散發著清幽香氣的香時,帝賀的清淚不禁潸然而下,賀與紅衣的今生情緣真是坎坷多難,可謂是一世風雨,一世清淚。
在那如輕紗般縹緲的煙霧之中,一個熟悉而又令人心碎的身影若隱若現——那是紅衣,她身著一襲鮮豔如火的長裙,嘴角掛著一抹淺淺的、卻足以溫暖人心的笑容。
望著這虛幻的景象,帝賀的眼眶再次濕潤了起來,一滴晶瑩的清淚順著他那剛毅的臉頰悄然滑落,沒入雛菊花叢中。
回想起與紅衣相識相知相愛的點點滴滴,他心中充滿了無儘的感慨和悲傷。
梅紅衣就算是失憶也不曾忘記大劉哥哥,但他們之間的今生情緣就如同一場漫長而曲折的旅程,一路上布滿了荊棘與坎坷。
曾經,他們一同躺在格姆女神山的山巔用親吻和熱戀描繪瀘沽湖的雲與海;漫步於桃花源古鎮春花爛漫的小徑,種桃種李種春風,享受著如煙的雨絲輕拂麵龐的溫柔;也曾並肩坐在夏夜靜謐的拉市海,為他們的孩子向遠方的玉龍雪山祈福;執子之手,攜漫天飛舞的螢火,在青城山仰望著璀璨星空,訴說彼此的心事。
然而,命運卻總是戲弄有情之人,諸般磨難紛至遝來,尤其是將梅紅衣屢屢推入痛苦的無底深淵,而劉賀輕信了李丙辰轉述的善意的謊言,對此卻渾然不覺,隻道她是為了守護他們之間的唯一血脈劉中國才隱匿起來,不肯與他相見。
他雖踏遍萬水千山,卻始終尋她不得,故而也錯失了助她戰勝病魔的良機,他懊悔至極:如今紅衣人都沒了,當初我要那帝位做甚?!
如今,帝賀手握著這朝天的三炷香,仿佛能感受到紅衣殘留的氣息。那縷淡淡的米蘭香,宛如紅衣溫柔的呢喃,縈繞在他的心間揮之不去。
他默默地凝視著煙霧中的幻影,任由淚水肆意流淌,因為隻有這樣,才能稍稍緩解內心深處那如潮水般洶湧澎湃的思念之情。
他記得,在那個煙雨朦朧的時刻,他靜靜地站在紅衣所居的花樓之上,目光遙遙望向遠方那片神秘而美麗的瀘沽湖。彼時,湖麵被一層薄薄的霧氣所籠罩,宛如一幅水墨畫般淡雅。
突然,他注意到有三道若隱若現的煙柱正沿著湖水徐徐升騰而起。這煙柱纖細而飄渺,仿佛是從湖底深處緩緩升起的精靈。
紅衣輕聲告訴他,傳說中的瀘沽湖乃是由格姆女神的淚水幻化而成,而眼前這三道煙柱正是她悲傷的淚水蒸騰上天,將要直達月宮。據說,格姆女神居住在遙遠的月宮中,默默守護著這片土地和生活在這裡的人們。
後來,當他們並肩躺在格姆女神山的頂峰時,紅衣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輕輕地說道:“我真希望自己在離世之後,也能夠像那‘朝天三炷香’一樣,升上月宮,與格姆女神相伴。”微風拂過,她的發絲輕輕飄動,那一刻,她的眼中閃爍著對未知世界的向往和期待。
帝賀將三炷香插入香爐,眼神中滿是虔誠與哀傷。
就在這時,天空突然陰雲密布,一道奇異的光芒從天而降,直直照在梅紅衣的墓穴之上。眾人驚愕不已,隻見那光芒中似有影像閃動,隱隱是梅紅衣的模樣。
帝賀瞪大了眼睛,口中喃喃自語:“紅衣……”那影像竟緩緩開口:“大劉哥哥,莫要過度哀傷,紅衣此去並非永彆。”
帝賀激動得向前幾步,想要觸碰那光影卻撲了個空。
“我在月宮等待重逢之日,你定要好生照顧自己與中國。”梅紅衣的聲音空靈而悠遠。帝賀連連點頭,淚水仍不斷落下。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您說這是帝賀或眾人的幻覺,還是紅衣真的升入了月宮?那麼南天門計劃是否與登陸月宮有關係呢?請將您的想法以“故事”的方式發表於本書的讀圈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