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午飯,大家也沒有休息。程大龍帶著幾個師傅,抱著程風參觀起在建的船廠。
自從上次帶著幾個老師傅來這裡指定了建設船廠的位置之後,程風就沒有再來過這裡。現在看起來已經有了一些模樣。山腳下有很多剛砍伐下來的樹木。海邊臨時搭建的工棚,也早已經完工,聽說都已經開始在打造船隻了。
沿著馬蘭灣走向的一條臨時道路兩旁,有不少人正在搭建小木屋,程風看了看那些搭建木屋的人好像並不是青壯,心裡有些疑惑,為什麼在這裡搭建木屋呢?那邊村裡的房屋住不下嗎?
“大爺,他們看上去不像是船廠的船工,是剛來的船工家屬嗎?”
聽到風哥兒問,程大龍看了看那些正在搭建木屋的人群:“這些搭建木屋的人啊,他們是昨天才來的這些船工師傅的家屬。”
“他們為什麼在這裡搭建木屋呢?村子那邊房屋不夠他們住嗎?”
“哦,那倒不是,他們隻是說從那邊過來這邊上工有點遠,每天來回的跑太浪費時辰,會影響乾活的期程。在這裡打造一些木屋也方便平時大夥休息。”
“哦,原來是這樣,那個村子本來也就是臨時安置地,等著這的船廠基本設施建好之後,還是要在這邊建永久性的職工宿舍的。”聽見人家都說從老村子到這裡的路程太遠,程風也覺得在這邊建房更合理一些,畢竟那一片四周都是種地的,中間夾一個造船的村是不太合適。
聽程風說這裡以後還是要建永久性的居住地,程大龍也是點點頭:“這裡應該建永久性的住宿比較好,俺看就像你在上麵那兩村子裡規劃的那樣,建成一排一排的,整個村子都整整齊齊,看上去煞是好看。”
“這個是必須的,建新村就得把它建得整整齊齊的,等到這廠房基本完工之後,咱們再來確定一個工人新村的地址,好好規劃一下。”
跟在兩人身邊的那些船廠師傅們,聽說以後還要給他們建新村,一個個都眉飛色舞,雖然不敢插兩人的話,但看得出來,他們每一個都非常興奮,一臉激動的樣子。
沿著臨時的車路向海邊走。因為這時站的位置比較高,程風已經看見有不少的人正在從遠處的船上用小船一排一排的拉著那些造船的木材。每條小船的後麵都拖著長長的一串木排。木排上也有一些人正在用力的劃著水。
在那海灣裡,有十幾個人正在那裡建造棧橋,那棧橋都已經延伸到海裡一二十米,但似乎並不夠長。畢竟那個位置是有一段沙灘的。
因為距離隔得遠也看的不是非常的真切。所以程風也沒有提出什麼疑問,就隨著幾人來到了臨時工棚。
這臨時工棚裡也有十幾個師傅正在打造小船。而且旁邊也有三條小船打造出來,正反扣在地上補灰刷漆。當大家走進工棚,程風這才從程大龍的懷裡下到地麵,站到了小船的旁邊,在小船的船頭船尾反複的走了幾遍。
這船型還是比較熟的,在後世也常見,就是那種不用風帆的平底近海搖櫓船,全長大概也就十二三米,船寬大概也就三米左右。指著這幾條小船問:“這樣的漁船師傅們準備打多少條?”
站在程大龍旁邊的一位師傅回答:“小東家,像這樣的魚船,俺們估計打10條左右。等著漁船打造完,旁邊的那船塢也就建的差不多了。”
程風點點頭:“等這10條漁船打完之後,你們應該再打10條單桅杆的漁船。然後再打兩條滄山船,兩條沙船,兩條車輪軻,兩條福船,最後打兩條三桅戰船。之後我會給你們新的圖紙,讓你們試著打造新型的船。”
在場的造船師傅們都吃了一驚:“小東家,如果按這個順序來造的話,估計要一年咱們才能造新型船。”
用一個師傅拱手問道:“小東家是不是覺得俺們應該是很長時間沒有打船了,想按這個順序來讓我們練手。”
程風點點頭:“我就是這樣想的,想著師傅們肯定有很長時間沒有打過船,應該手藝生疏了,這樣安排可以順帶把所有船型全都練一練。”
眾師傅們猛搖頭:“小東家,不用這麼麻煩的,這些都是家傳的手藝,就算30年不造船也不會生疏的。”
這時又有一個老師傅站了出來:“要不這樣,漁船的事咱們安排幾個年輕人來做,咱們這些老師傅就先從二百料的小福船開始建造,這樣可以節省很多的時辰,小東家認為如何?”
程大龍聽了這位師傅說的,覺得很有道理:“俺覺得這師傅說的能行,風哥兒覺得可行?”
程風點點頭:“這位老師傅說的也是一個思路,等那四位大師回來,咱們再細細的商量。現在嘛,我想去看一看那四條船裡麵長什麼樣子。”
“這個?”程大龍直撓頭:“咱們現在去看好像不合適,上麵還有好多的木料,要不再等等,等他們把木料都下完再去看可好?”
“那也行,我們先去看看修的那個棧橋。”程風也知道船上的木頭沒有卸載完,自己上去看也很多地方看不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群人來到棧橋的橋頭,因為棧橋還沒有修完,所以暫時並沒有使用。程風看了看棧橋的寬度最多也就兩米左右,一個人行走倒沒有問題,如果是兩個人對向行走或帶著東西,這個寬度還是太窄,很容易失足落水。
更要命的是,這棧橋兩邊竟然沒有護欄。程風本來想到棧橋的儘頭去看看施工現場的情況,但一看這兩邊都光溜溜沒有一點防護的棧橋,他還是打消了過去看看的念頭,這他媽太危險,萬一掉下去營救不及,自己的小命就畫句號了。算了,還是問一下情況吧:“我看那個邊工人們一直在打樁,好像很吃力的樣子,那裡的水很深嗎?”
旁邊一個老頭站了出來:“回小東講話,那個地方現在水深大概在一丈左右,所以打樁比較困難。”
已經有一丈左右的水深,程風想了想那大福船的吃水:“我記得那福船的吃水線也就是一丈二尺左右吧,滿載之後的吃水也有一丈五尺,那這棧橋的木樁你們是要打到兩丈深的位置去嗎?”
老頭回答:“回小東家話,打到兩丈深的位置,那是最近的,一般情況最少要達到三丈深的地方。”
程風看了看那棧橋的儘頭位置:“照老師傅這麼說,那棧橋修好後不是要到現在停大船的那個地方嗎?那建造難度是不是也太大了?”
老頭也是隻點頭:“這難度肯定大,水這麼深,打樁很不容易,但再難但總是要打的,如果棧橋修不到位,這棧橋也沒多大用。”
程風想了想:“要不咱們不全建這種固定的棧橋,固定棧橋隻建到現在這個位置啊,剩下的用浮橋來代替可行?”
聽了程風的話,另外一個老頭你站出來說道:“小東家有所不知,像那種臨時的浮橋,隻是暫時使用還行,很容易損壞不能長久。”
“是啊,那種臨時的浮橋使用不長久。沒幾年就會壞了。”眾師傅們也紛紛點頭表示。
程風心裡默默的計算了一下自己預估的時間表:“師傅們能說一說這臨時的浮橋式棧橋,能管多長時間才會壞?”
還是剛才那個老頭回答:“一般情況下像這樣的臨時浮橋短的能管三年,長的能管5年就得大修。”
程風聽說最少也能管三年,心中大定:“各位師傅們,我看還是采用浮橋的方式吧,修成丁字型,咱們現在需要的棧橋不是能用多久,而是需要有棧橋可用。所以采用最快的建造方法,才是我們目前所需要的。而且師傅們也說了,這臨時的棧橋最少也能用三年,有三年的時間足夠了,到時候我就可以有新的材料來重新建造。”
程風轉身來到沙灘一個比較平緩,全是細沙的地方,從地上拿了一塊長條形的石頭,在地上畫了起來,跟在身邊的這群老師傅們也都把他圍了起來,想看看這小東家要畫個啥,程風蹲在地上,邊畫邊解釋:“各位師傅,你看咱們就從這一丈深的位置向前延伸,用打船的手藝打造一丈長,六尺寬,高度就按照現在的棧橋頭橋麵到水麵的高度,略高一尺的尺寸,打造幾十個大箱子。木箱和木箱之間再用長木板連接起來,兩邊在裝上護欄,等到這棧橋到達現在停船的位置的時候,咱們再用同樣的方法向左右各延伸二十丈。這樣我們是不是可以很快的把這棧橋給建造出來。”
眾師傅圍著看地上小東家畫的那個t字型的棧橋草圖,相互之間又交流了一下意見,負責的老頭這才代表大家出來表態:“如果小東家說的,隻需要堅持三年,以後重建,那這個問題就不大,按照小東家說的方法,如果俺們所有人全力以赴的話,最快也就十來天就能完工。”
最少需要十天時間,這讓程風很是為難,難道非要等到十天以後自己才能到船上去看看嗎?轉身看看那漂浮在海上的兩條福船,今天不能到船上去看看,雖心有不甘可自己和船之間隔了這麼寬的水麵,自己心虛呀。畢竟這大明朝落水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皇帝落個水都能夠狗帶好幾個,還都是年輕的,身體還好得不行的那種皇帝,何況像自己這樣的豆芽菜。
雖然自己上一世遊泳技術還不錯,可這一輩子還沒得下水遊過,不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遊得起來,沒有親自驗證之前,自己對水始終是有一定的防範意識在。
“唉,要是有件救生衣就好了,哪怕是水袖也行啊。”正煩惱中,程風突然想起來,在以前的電視綜藝裡看見過,那海邊的小孩不會遊泳前,大人會在他身上捆上一節木頭作為救生裝備。要不自己也在身上捆節木頭?想到這程風回頭就問那老師傅:“你們這裡有那種質量比較輕的木頭嗎?快弄兩節來給我綁身上。”
眾人一聽,這小東家要往自己身上綁木頭,心裡甚是奇怪:“小東家,要在身上綁木頭,你想下海戲水嗎?”
程風訕訕的一笑:“我不是要下水去戲水,我是想坐小船到對麵大船上去看看,可我怕掉在海裡,我自己不會戲水,身上綁兩塊木頭,應該會安全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周圍的人聽了程風的話,都哈哈的笑了起來,一個年輕人,笑嘻嘻的看著程風:“小東家真會開玩笑,你看看你周圍站的這些人,全都是戲水的好手,哪能讓小東家你掉到水裡去,還需要在你身上捆木頭,這也太丟俺們大夥的臉。小東家要到大船上去,俺們保護你去,保證你不會沾到一滴水。”
程風看了看四周的人:“師傅們真的能夠保證我的安全?”
周圍的師傅們也哈哈一笑,齊聲說道:“小東家請放心,俺們說來的,如果讓你沾到一滴水,你就罰俺們今天不準吃飯。”
程風聞言也嘿嘿的笑了起來:“倒不至於沾一滴水就不讓你們吃飯,都到了海邊,哪有不沾水的,隻要彆讓我掉海裡就行。要不安排幾條船,咱們現現在就去?”
這時程大龍也看了看周圍的這些船工師傅們:“要不師傅們安排一下讓風哥兒去看看大船。”
一直陪在旁邊說話了,那幾個老頭馬上開口:“百戶大人和小東家等一下,馬上安排人手,準備好了就帶你們上船。”說完就轉身開始安排身邊人。幾個老頭吩咐完,馬上就有稍微年輕一點的開始去安排運木頭的船隻過來棧橋處接人。
不到一刻鐘就劃過來了4條小船。程大龍抱著程風上了船,船上有四五個比較年輕的,另外那七八個老頭,十幾個年輕人上了另外的三條船。就這樣,程風坐的那條船打頭,左右後麵各跟著一條小船,4條小船浩浩蕩蕩的劃向了停在海裡的一條鳥船。因為鳥船離海岸比較近,也就是四五十米的樣子,所以也沒有劃幾下船,就到了鳥船下。
鳥船上早已經把那上船的軟梯放了下來,可程風短胳膊短腿的也不可能自己爬上去。好在船上放下了一條繩索,大家七手八腳的,把程風用繩索係牢,又讓程風趴在一個年輕小夥的背上。就這樣,船上的人帶著繩索,那小夥三下五除二就爬到了鳥船的甲板上。
終於上到了甲板的程風興奮異常,這是他第一次站在古代的風帆船上,心裡老激動了。
等到眾人都上了船,這才帶著程風一層一層的參觀起這條不大的鳥船。
這鳥船屬於快船的一種,所以船並不太高,上下隻有兩層,最下麵的一層可以裝壓艙石和貨物,這最下麵一層就隻有艙門那裡打開時會有些陽光進來,整個舵底黑咕隆咚的。不但光線差,通風效果也很差,因為隻有一個出艙口,空氣根本不能循環,整個船艙裡各種味道刺鼻的要命。這要是長期住在裡麵,沒病的人都會悶出病來。
上麵一層是船工居住的地方,這一層也僅僅是在前方開了兩扇木窗,采光和通風一樣的很差,也是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怪味。而且那木窗用紙敷著似乎並不太管用,窗紙都已經被吹散架了。
這船最要命的地方就是那船舵控製把竟然是裸露在外的,隻在船的一側有一排小屋,可能是給舵手們居住的地方。航行時舵手需要在外麵頂風冒雨操縱船舵。根本就沒有想象中的什麼指揮室,船長室之類的布置。
駕馭這樣的船隻,彆說是那些舵手,就算是船長也得在外麵風吹日曬,這要是夏天還好,如果是冬天航行,那些舵工和船長還不得凍死。看著這樣的船結構實在是太不講人性了,程風是直搖頭,這船不行得改得大改,通風,采光通通的都要改。
陪同參觀的眾人看著少東家這裡看看搖搖頭,那裡看看搖搖頭,心裡直犯嘀咕:這少東家是看不懂這船搖頭?還是不滿意這船搖頭?少東家來回的搖頭咋有些看不明白,這到底是滿意呢?還是不滿意呢?按說就少東家這種年紀吧,應該是看不懂這船搖頭,畢竟少東家這才幾歲,又沒上過船,哪裡知道船是怎麼回事。
程風是把這鳥船從上到下從裡到外的看了個遍,這是哪哪都不滿意呀。作為一個係統學習過船舶設計的人,看了很多可以改進的地方,心裡就癢癢,這船必須拖上岸去重新改裝。
於是程風就問身邊的這些老師傅們:“把這福船和鳥船拖上岸去困難嗎?這船問題太多了,需要重新改裝改裝。”
眾師傅們一聽說這船問題很多,心裡都有些震驚,這小東家難道真的看得懂這船,還能找出問題來?現在小東家問這船拖上岸有沒有困難,這肯定不能有困難啊,把一條船拖上岸去維修都拖不上去的船工能叫船工嗎?師傅們當場就表示:“把船拖上岸,這些都是小事情,隻要在灘頭上鋪滿原木,船還是很容易拉上來的。”
“容易拉上岸來就行,等卸載完木材之後,你們就開始著手把這四條船都給拉上岸來吧,這四條船有很多細節上還是不夠人性化,通風根本不行,采光更是一點沒有,必須要好好的改一改,讓船上的船工們能住著舒適些。”
聽著小東家在這裡說這是什麼通風啊采光啊什麼的,眾師傅們是聽得雲裡霧裡,這通風大家能理解是咋回事。這采光是啥意思?這光還能采嗎?是用手采還是用腳踩?大家搞不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