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打烙印歸劃新領地披荊棘探索舊山川
第二天天剛放亮,艦隊再次出發,終於在十二月二十九日中午趕到南瞻部洲。
遠處就是上一次登陸的那條河,入海口處有一塊巨大的岩石,如同飛來峰一般坐落在另一塊大礁石上。
當船隻緩慢經過那塊巨大岩石的時候,大少請出那些石雕工匠們,指著那塊大的岩石問:“師傅們,我想在那塊岩石上刻幾個字,不知道困不困難?”
眾石雕師傅們看了一下那塊大岩石,那領頭的工匠答道:“這塊石頭巨大且平整,底下的礁石盤也很大,能搭起腳手架,在上麵雕刻文字並不難。”
“那就好,等過完年你們就在這裡給我刻上八個字,大致的模板都給你們雕刻好了。”
老石匠搖頭:“小公子不用這麼麻煩的,你隻要給小人字樣,小人用大筆就能把它完全一樣的寫出來,想寫多大就可以寫多大,不需要模板。”
程風吃驚的瞪大了眼睛:“老師傅這麼厲害?”
老石匠擺手:“家傳手藝,不厲害不厲害。”
大少哈哈大笑:“真是天助我也,等過了年,老師傅們先把這塊石頭好好的雕琢,以後我就帶著你們周遊世界,咱們滿世界蓋章打標簽去。”
老師傅們不知道是什麼意思,隻聽得兩眼直茫然。
艦隊沿河上行半日,來到上次登陸的地方,這裡已經建有固定的碼頭,遠遠的就看見碼頭上有不少的人在等待。
程二虎沒有想到,竟然在過年前見到了自己的兒女和侄女。兒女還給自己送來了了不得的工匠師傅。
父子見麵,大少開心的問:“老爹來這裡幾個月了,感覺這裡可還行?”
程二虎苦笑:“這裡不怎麼好,沒有大片的良田可以開墾,天氣還很熱,自從來到這裡就沒有涼快過一天,現在都快正月了,還這麼熱的天氣,連改變也沒有。”
程風笑笑:“這裡和咱們那邊是反的,現在這裡正是夏季最熱的時候,也是雨水最多的季節。”
程二虎罵道:“雨水多個屁,這地方來了幾個月了,就沒好好下過兩場雨,要不是有旁邊這條河,人都快被渴死了。”
程風忙道:“老爹你不了解這個地方,咱們現在所在的這個位置,是這塊大陸的熱帶沙漠乾旱地區所以雨少。
如果向東南走過兩千裡,就會如同江南一樣,一馬平川,這時還陰雨綿綿。”
“這地方有那麼大?那咱們為什麼在這裡?不到那裡去?”程二虎不理解。
程風笑笑:“老爹這片大陸大得很,從咱們這裡一直向東,要走八千裡才到儘頭。從它的最南麵,走到最北麵,也得有七千五百裡。比大明兩京十三省還大。
我們先選擇在這裡建城,一是因為這裡離泗水城近,是我們登上這塊大陸最近的登陸點。
另外,在這裡建設登陸定居點的原因,首先是因為方便,其次是這裡有個露天的大鐵礦,老爹你在這裡幾個月,估計也撿了不少的鐵礦石了。”
“這倒也是,我們都沒挖礦,隻是在地麵上撿,也撿了好多的礦石,原本想在這裡見過煉鐵爐的,可是找不到石炭,也沒有石墨做乾鍋。”
“這就是個麻煩,這個島上也是有石炭的,隻是它在最東麵,離咱們還有8000裡遠,派人過去挖很不現實。
等這裡的城建的差不多了,咱們現在還是先把礦石運回淡水去吧。
對了,老爹這城你們可起了名字?”
程二虎一愣:“不知道啊,沒人說過這裡叫啥名字,兒子你沒給這裡起名字嗎?”..
地方竟然沒有命名,確實是個失誤,程風想了想,要不就把這個島中間的沙漠地帶畫一個圈圍起來作為中央公園歸中央直接管理。
圍著中央公園劃分成三十六個行政區出來,按照後世的省份,前麵加個字或者少個字來命名?
大少覺得這樣可以,這樣命名,就算幾百年後,這個島上出了什麼亂子,想和中國劃清界限都不可能。
可要怎麼劃分才好呢?要不就按照中國的版圖從北往南推,這樣北方的省份就成了南方,南方的省份成了北方。
這樣北方冬天的時候,東北地區的人就到這裡的西北地區過冬天,東南省份的人就可以到這裡的東南地區過夏天。
這麼一想,大少下定的決心:“這樣吧,這個城市就叫爾濱城。以後這一片,就以這個城市為中心,跑馬六百裡為界,劃分一個行政區域叫新龍江。”
大少剛說完,又感覺好像不對,大致估算了一下,這地方環繞一圈差不多有一萬六千公裡,分成三十六份好像分不完。
掰著手指頭算了算,應該要八百五十裡才分得完。和縱深八百五十裡又太小,中間又會有三千裡的中央公園,也太嚇人了。
這可不行,那就向內縱深兩千裡,一個是行政區八百裡寬,兩千裡長正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是這樣吧。以這個爾濱城為中心,左右各走四百裡為界,向內走兩千裡為界。
旁邊這條河就叫它白龍江吧。這樣這個地區又有河又靠海,總算不再是內陸城市了。”
大少一言堂,所有人都點頭認可,雖然不知道為什麼要說:總算不再是內陸城的言語。
也不知道為什麼會叫爾濱這麼一個奇怪的名字,但不妨礙對小公子的支持。於是這座還在草創的城市,總算有了正規的名字:爾濱城。
這條河也算是有了一個正規的名字,白龍江。
雖說這條河很短,和黃浦江差不多,沒辦法和黑龍江比長度,但這也能理解,黑龍江是成年龍自然要長。
而白龍江就是未成年的小白龍,未成年的龍自然就短,大少覺得自己的理解真的很不錯。
終於等到父子倆敘完父子情,跟在程二虎的一位大叔才上前拱手行禮:“草民葉一平見過小公子。”
程風一看,是向陽村的村長,忙回禮叫人:“葉大叔好,沒想到會在這裡見到你。”
葉一平旁邊的一位大嬸笑嗬嗬的:“小公子可記得嬸子?”
大少看看這位三十多歲樣子的嬸子,還真記得,紅旗村的婦女主任趙春月。
“記得,記得,嬸嬸是紅旗村的婦女主任趙春月,趙嬸嬸好。”大少叫得更甜了。
程二虎解釋:“咱們那裡不是要調兩千人移民嘛,新建移民村需要有領頭的人。葉村長,趙主任這些年乾得很不錯。
正好他們兩家裡都是年輕人,沒有特彆年長的長輩,正合適移民,居委會便決定讓他們二人帶隊過來負責。”
程風躬身一禮:“感謝葉大叔,趙嬸嬸對我家的信任,不辭辛勞跟著我家四處奔波。”
葉一平,趙春月忙回禮客氣道:“公子使不得,俺們擔待不起,要說感謝,咱們得感謝你們家的救命之恩。
當年要不是你們家收留,俺們都不知道凍死在哪地的路邊了。”
程二虎道:“都不說這些都不說這些,咱們走吧,回駐地在細說。”
新村建設臨時駐地,葉一平介紹了新村的建設情況:“這裡是按照台北城市規劃方案來的,隻是這裡地方大,所以房屋占地更大。
每家兩畝地建四合院,三十六家四合院合成一處大院,十二處大院組成一坊。這樣就方便管控了。”
大少提醒:“這次過來的移民不單也是有我們山東遼東的,還有廣東,福建,浙江的。分住房的時候注意,不要讓一個地方的人全住一個大院。
每一個大院的住戶,山東,遼東,廣東,福建,浙江都要有。
還有,特彆注意那種一個家族的人,絕對不能安排在同一個大院裡。”
“為何?”大家不解。
程風笑笑:“也沒有彆的意思,我隻是不想在這個地方出現,什麼張家村,趙家村,李家村的。
特彆是他們南方的人,宗族意識影響比較大,家族的人都住在一個大院裡,很容易形成家族勢力,這對今後的發展很不利。”
這回幾人懂了,紛紛表示明白。
大少繼續:“還有,你們要特彆注意安全,老家過來的人裡,有多少是原來的民兵?”
趙春月道:“咱們過來的兩千人裡,有六百人是青壯,原來都是幾個村的常備民兵骨乾。”
“那就行。這樣吧今後這裡搞軍管,你們商量一下,先成立爾濱衛,老爹你就累一點,先擔任這裡的衛指揮使。
葉大叔就去礦區那裡組織鎮級軍政府,你任鎮政府指揮僉事,先組織鎮級安保中隊,鐵礦區應該也沒有名字吧?”
“還沒有,隻是習慣性的把那裡叫做鐵礦區。”
“那直接就叫鐵礦區吧,建立區政府。設立區安保中隊。
趙大嬸負責組織衛所武裝部,負責組織整個大片區的男女民兵訓練,城市的日常安全保護。
現在泗水城金嬋姐姐那裡有六艘戰船。等過完年,讓她每月派兩艘過來這裡值守,一月一換。”
就這樣,爾濱城的建設和防禦工作的安排,就在幾個人的談笑間,慢慢成型。
……
在隆隆的鞭炮聲中,爾濱城的新移民們,在鞭炮和歡聲笑語中度過了到達新家園的第一個春節,也是他們有生以來過的第一個豐衣足食的春節。
時間進入了崇禎二年,即黃帝紀元4326年,程大妮,程丫丫等,還是第一次在這麼遙遠的地方過年。
又加上這裡的地勢比較平坦,很像蒙古大草原,眾妹妹在這裡跑馬揚鞭,也是玩的不亦樂乎,把這島上僅有的八十匹戰馬也累了個半死。
可惜時間總是飛逝的,快樂總是短暫的,一轉眼,過了正月十五,艦隊要返回了。
正月十六日,大少把手裡的模板給了石雕師傅,白龍江入海口的巨石旁是搭建手腳架。
程二虎看著那模板上,看不懂的字問:“兒子,這寫的是啥字?”
程風把八個字的模板按順序擺開說道:“中華故地,南瞻部洲。這八個字就刻在入海口那大石頭上,從此以後,這裡就是我們中國自古以來的領土,神聖而不可侵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工匠們秒懂:“公子,這字需要落款嗎?”
程風“要落,落款印章,就寫,受命於天,即壽永昌。”
……
碼頭上,大筐大筐的鐵礦石在往船上搬。下午時分,從泗水過來的執勤護衛艦到達碼頭,開始對碼頭周邊的海域進行安防巡邏。
正月十七,程風姐弟告彆老淚縱橫的老父親,開始揚帆起航返回大明。
十八日,泗水城軍用碼頭,陳衷紀,田川次郎帶著他們的雇傭軍,帶著去年下半年得到的所有財產登上了步兵運輸艦返回橡膠城。
二十五日,橡膠城,旁邊的河水嘩啦啦的流,河畔的五萬畝稻田正綠油油的搖曳著妙曼的身姿。
稻苗正迎著海風,瘋狂生長著,這是本地種的第三季稻,再有一個月就可以收獲了。
遠處的半山坡上,一人多高的橡膠樹正煥發著勃勃生機,山腳下的一片田地,稀稀拉拉的也長出了不少的小樹苗。
這是培養橡膠苗的培養基地,隻是看起來種子的出苗率並不高,好在小苗長勢還算可以,不算沒有一點成就。
橡膠城碼頭廣場上,五千三百名倭奴雇傭兵正排著長長的四列隊伍,看著雇傭兵頭領們在那裡分贓。
陳衷紀,李魅奇,郭懷一,楊祿,田川一郎,田川次郎,田川三郎,渡邊河二,稻田香美,小島美和等頭目正在那裡把戰利品進行分堆。
原本的一萬人,現在還剩下五千三百人。但是雇主這是要求要按一萬人來分配,為戰死的人也不能少了那一份。
為了表示公平,還要求在這碼頭的廣場上,當著所有雇傭兵的麵進行分配。
雖然他們隻是掃蕩了兩座島嶼,據說島嶼上的原住民都貧窮,但架不住數量大。
兩個島的財富,原本要被大少分走了七成,但大少人很大方,隻要了一半。
讓出的兩成,作為獎勵獎給了這些雇傭兵們。
這剩下的一半財富也是堆積如山的,就靠幾十個人在廣場裡分成一萬堆,直接把這些小巴嘎給累了個半死。
好不容易分清,每一位雇傭兵差不多都能得到一百五十兩左右。
彆看一百五十兩不多,可這半年多來,吃的,穿的用的,全都是程大少爺提供的。
這一百五十兩相當於是淨賺,小八嘎們高興得都快撅過去。
分完了贓,雇傭兵們開始登船,準備返回九洲島去休整。
大少又拿出銀子,獎勵了這支雇傭兵的二十四名頭領每人一千兩,又單獨給稻田香美,小島美和兩位女頭領多獎勵了一百兩脂粉錢。
大少還笑眯眯的說:“我最喜歡看女武士打仗了,下次你們回來的時候,多招募一些女武士來,我看著喜歡。”
看著自己得的獎金比那些男倭寇們多,兩名女倭寇是喜笑顏開,當場表示願意:“願為小將軍赴湯蹈火,在所不辭,下次一定多帶一些漂亮的女武士來,請小將軍欣賞。”
發完了獎金,程風開始這些倭寇們打氣:“這一次,我們所掃蕩的隻是兩座小島,上麵的人並不多,所以咱們的收獲也不豐富。
但是沒關係,今年下半年咱們就去掃蕩兩座大島,那上麵人多財富也多,收獲定然比這次更可觀。
但是隻是要我們這點人手是不夠的,所以你們回到九州島之後,九洲島上的武士們定然能看見你們這次的豐厚收入。
隻要你們放開手腳招募手下,相信會有大量的人願意報名的,這次雇傭的人數至少也要做到三萬人以上,最好能達到五萬,同樣的是男女不限,隻要願來的都要。”
田川一郎非常高興的表示:“請公子爺放心,我們這次回去就要高調顯示我們的富有,田川相信,看到如此的財富,會有更多英勇的武士會為之奮鬥的。”
二十六日,橡膠城兩位負責人杜濤,林光福送走了這群倭寇,心中都暗暗鬆了一口氣,開始著手組建橡膠城的安保大隊。
艦隊經過淡水河口,裝載著鐵礦石的護衛艦駛入淡水河,前往台北鋼鐵廠。
紅玉又派出一艘偵察艇從台北把何斌,李明,楊策接上了步兵運輸艦後分道揚鑣,綜合指揮艦單獨航行,駛向南京。
綜合補給艦艦長田來娣接管艦隊指揮權,繼續向北航行,駛往九州,把發了點小財的倭寇們送回家休養,順帶再次招兵買馬。
二十八日,終於回到南京,程大妮,程丫丫還是第一次到南京,更是第一次住這種五進大院,都是震驚不已。
程大妮也終於看到了自家老弟花了天價買回來的那個丫頭柳隱。
姐妹兩個圍著柳隱,從頭到腳的看了好幾遍,嘴裡還不斷的在嘀咕:“這也看不出來呀,從哪裡值了五千兩?姐姐你看出來了嗎?”
程丫丫直搖頭:“真的看不出來哪兒是金的,能值五千兩?這價錢都抵其他人買一二百個孤兒了。”
聽著兩位姑奶奶在那裡嘀嘀咕咕,把柳隱嚇得小心臟怦怦直跳。
好在公子沒讓自己難堪,笑嗬嗬的安慰:“柳姐姐彆當真,兩位姐姐隻是對你好奇而已,沒彆的意思,大家熟悉了就好了。姐妹們,我要找柳姐姐幫我做件事,姐姐們一起到我書房去看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大少也不想給兩位姐姐解釋,她為什麼值五千兩,隻是帶著一群姐姐來到書房裡,把三種銀元的設計圖案遞給柳隱,讓柳隱幫忙把這設計圖用工筆畫法加浮雕技法重新設計。
接到了任務的柳隱,總算是心裡踏實了,高興的接過公子遞過來的圖案,回到自己的書房開始埋頭工作。
見自家老弟如此的護著那小丫頭,程大妮程丫丫不想惹自己弟弟不高興,便打消了繼續研究那丫頭為什麼值五千兩的問題。
小東家們來了南京,掌櫃吳自用很是高興,又當掌櫃又當管家的,把程大少爺姐弟的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條。
才正月二十八日,大少剛回家不久,得到消息的吳昌時和陸世儀已經找上門了,還各自帶了十幾名科舉無望又生活困苦的老秀才們。
這些人大多數都是讀書不行卻愚腐得要命的老酸乳。
但是沒辦法。那一邊太缺教師,有些人在不行,要好好的做一下崗前培訓,讓他們照本宣科地讀課本,教授一二年級的學問,應該還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