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後不到三分鐘的時間,一千多人全躺在了地上,一人也沒有逃脫,最前麵的全都壓在了那五十米左右的距離,處處都是痛苦哀嚎的求救聲。
這樣的戰果,程風很開心,正準備讓人出去收攏戰馬,又聽見觀察塔上的哨兵大喊:“注意,注意,大家注意,京城方麵正在往下放吊籃,可能是要來人了。”
程風一聽北京城要來人,當時就慌了手腳,忙對著身邊的人大喊:“京城可能有人要過來,彆去管那些戰馬了,大家趕緊回去換槍,全都換成燧發槍,動作要快,彆讓他們發現了。”
這一下整個營地都亂了起來,護衛們也顧不得地上的背包了,提著槍轉身就往回跑。
東便門外,李邦華下到城牆,帶著兵部的十幾個小官員,便朝小莊子跑,都沒跑多遠,就撿到了十幾匹馬。
這可是實打實的戰利品,李邦華很高興,騎上馬繼續跑,很快就來到距離小莊子不遠的地方,便看見一大群半大小子圍著一個熟悉的家夥,似乎正在那裡迎接自己。
“李大人好,草民程知秋見過李大人。”
李邦華等來到人前,翻身下馬,程風笑嗬嗬的給李邦華行禮,又禮貌又周到。
“程小公子,自從天津一彆,這一晃五六年過去,沒想到你還是那麼胖乎乎的招人稀罕。嗯,還不錯,長高了,也長壯了。”李邦華也笑嗬嗬的同程風打招呼。
“謝謝,謝謝,這大清早的,李大人怎的有空閒到這裡來走走?”
李邦華也是嗬嗬一笑:“剛才不是看見有韃子騎兵朝你們這邊過來。本官有些擔心你們的安危,特意過來看看,不知道情況如何了?”
程風朝著那一片哀嚎遍野的地方抬了抬下巴:“那邊不是嘛,全在地上躺著呢,正在那裡鬼哭狼嚎的嚇唬人,我都不敢往那邊看。”
李邦華白了他一眼,人都敢殺,卻不敢看,你在這裡裝什麼聖人?
又見時不時的有騎兵跑過,去追那些逃散在外的戰馬。
李邦華抬頭看看那遠處一地哀嚎的蒙古韃子,好奇的問:“你們就聽他們在那裡鬼哭狼嚎的,也不過去打掃個戰場,把人頭割了好報戰功。”
程風是拚命的搖頭啊:“不去,不去,我們都是聽話的乖小孩子,不能乾那麼嚇人的事,去砍人頭?那血乎拉碴的多嚇人,想想就可怕,晚上會睡不著覺的。”
李邦華無語:“小公子,那可都是戰功,是銀子啊,你就一點不心動嗎?”
程風搖頭:“不心動,如果非要讓我去砍個人頭來報功勞,那功勞我不要也罷。
這也太嚇人了,那可是人頭啊,可不是羊頭,狗頭,想想都要嚇死寶寶了。”
李邦華看著程風在那裡裝模作樣,心裡鄙視不已,看程風身邊跟著的,那麼一大堆半大小子,小姑娘們,果然是一個想去割人頭都沒有。
李邦華懂了,無可奈何的對程風說道:“算了,看在你我相識多年的份上,本官就幫你一把。湯主事,去城裡叫些兵來,幫這些小子們清理一下戰功。”
“謝謝,謝謝李大人。”程風聞言,整個臉都變得諂媚起來。
其實李邦華不知道,程風不讓護衛們去打掃戰場,不是怕什麼死人,而是擔心那些沒死的家夥搞偷襲傷了自己的人。
程風原本的意思是讓他們嚎叫一個晚上,等到明天早上起來估計全都凍死了。到那個時候再去打掃戰場就安全多了。
現在有李邦華幫忙叫人來清理戰場,程風自然是一千個一萬個的願意。至於過後戰功怎麼分配,程風懶得管,他又不需要什麼戰功。
他到北京來的目的和黃台吉是一樣的動機不純,就是為了那幾十萬百姓和那上千萬的財富。
唯一不同的是,黃台吉搶大明的,他是準備找準時機搶黃台吉的。
之所以會在北京城出現,也隻是為了向崇禎帝證明,搶黃台吉的事不是他乾的,他真是個乖寶寶而已。
湯主事快馬加鞭的跑回京城找人去了,李邦華這才問起:“本官在城頭上看著那蒙古騎兵像撞牆一樣的倒地,你們是用的什麼武器,這麼厲害。”
程風就知道他過來,肯定會問這事,笑嗬嗬的說道:“用的是火槍啊,咱大明的軍隊不一直都有用火槍嗎?這好像沒什麼特彆的。”
“哦,本官可以看看嗎?”李邦華滿臉帶笑,但程風知道他的笑裡麵肯定帶著算計。
程風裝傻充愣,看著身邊的呂俊豪問:“俊豪哥哥,可以讓李大人看看你們的火槍嗎?”
呂俊豪笑道:“當然可以啦,又不是什麼秘密,李大人想看,隨便看。”
李邦華沒有要看身邊幾位護衛武器的意思,反而指著遠處幾名護衛說道:“本官想看他們幾個的。”
呂俊豪馬上讓人去把那幾個叫了過來:“你們幾個過來,把你們手裡的武器給李大人看看。”
幾名護衛小跑過來,從肩頭取下火槍,雙手平端,等待李邦華查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邦華看看幾人,心裡就暗自點頭,一看這行雲流水的一套動作,就可看得出來平時的訓練肯定是非常的嚴格,要不然做不到這麼的整齊劃一。
李邦華拿起其中的一隻火槍查看,這隻火槍總體上和大明用的鳥銃十分相似。
唯一不同的是它在後麵有一個長長的槍托,點火的地方好像沒有看見夾火繩的機頭。
“你這火銃的火繩夾在哪裡?”
呂俊豪解釋:“這火槍用的是自生火,就是用打火石點火,所以不需要用火繩。”
李邦華來興趣了,把手裡的火槍遞給護衛:“你打一槍來,本官看看。”
果然還需要試射,公子愣是沒估計錯。這一下護衛對自家公子真是佩服的不得了。
還好小公子早有準備,這周邊的上百人都是對使用燧發槍比較有經驗的,哪一個都是打了幾十上百槍的老手。
護衛答應了一聲,走出隊列,確定了一個沒人的方向,開始快速的裝填火藥,然後搬起機錘,扣動扳機。
隻聽“砰”的一聲響,李邦華果然沒有看見那這位護衛用火繩,火銃就被擊發。
“可以讓本官試射一銃嗎?”李邦華問。
護衛看了一眼李邦華身後程風,程風點頭,護衛笑道:“當然可以。”
於是把槍遞給李邦華,並手把手的教他如何添加火藥,如何射擊,李邦華自己順順利利的操作了一回火槍,感覺十分的滿意。
看著手裡的火槍,李邦華歎息:“這真是個好東西啊,本官非常的喜歡,可惜本官沒有。”
程風懂了,這是想要樣品啊,朝呂俊豪遞了個眼色,呂俊豪秒懂,笑道:“一支普通的火槍而已,李大人如果喜歡,這支就送給李大人如何?”
李邦華一抬頭,一點客氣都沒有:“那本官就不客氣了。王郎中,過來把這火銃拿好,千萬不能弄壞了。”
李邦華身邊一名中年男人馬上站出來,接過李邦華手裡的火槍,死死的抱在懷裡,一點不敢鬆手的樣子。
李邦華還在大少那裡問東問西,京城東北大營裡,黃台吉總算是得到了東城外的消息。
蒙古騎兵離開營帳之後,黃台吉派出了兩支斥候隊伍跟在蒙古人的後麵觀察,也看見了那個住得有人的小莊子。
原以為蒙古人衝過去會大肆劫掠一番,結果這兩支斥候隊伍遠遠的就看見蒙古人一個衝鋒,不過十幾個呼吸,人全倒在了地上,一個跑出來的都沒有。
這場景,直接把這兩支斥候隊伍嚇了個半死,遠遠的看了一下情況之後,便馬不停蹄的往回跑。
黃台吉這才知道,在東直門駐紮的有一支小小的隊伍,也知道了他們的火器很犀利。
黃台吉不知道這支隊伍有沒有野戰的能力,決定派人去試一試。
很快大金營地又派出一支千人隊向南運動,從距離那個小莊子以東兩裡地的地方擦肩而過。
剛送走李邦華不久,觀察哨就看見一支建奴騎兵自北麵而來,靠近小莊子時並沒有直接衝莊,而是在距離莊子兩裡地外,繞莊而過。
大少懶得理會女真人的這些無聊舉動,隻是囑咐護衛們小心防備,隻要那些女真人不衝莊子,就不用搭理他們。
黃台吉想看一看那個小莊子裡的人會不會衝出莊子主動挑戰。以此來判斷對方有沒有野外浪戰的膽量。
但是這支隊伍,在莊子外來回的跑了好幾趟,也沒有發現那個小莊子的人有出來阻攔意思。
黃台吉不放心,擔心那個小莊子裡的人是不是沒發現騎兵隊。
再一次讓那支千人隊大張旗鼓的從距離那小莊子一裡地之外的地方狂奔而去,直接繞到了那小莊子的背後。
結果那個小莊子的人依然是理都不理。這一下那個千人隊膽大了,帶著馬隊圍著這個小莊子一裡地的範圍呼呼呼的跑圈。
見那小莊子的人依然是不理不睬,黃台吉這才放下心來。
看樣子這個小村子裡駐紮的部隊,隻是守城比較厲害,並沒有野外浪戰的能力。
隻要自己不主動去招惹他們,就不會對大金的軍隊構成威脅,黃台吉用一乾二百名蒙古兵的性命,試探出了程大少爺的底線。
營帳內,黃台吉聽完彙報,斥候們隻知道那群人不出營地,隻要不對著他們的營地衝鋒,他們根本就不管。
隻是沒法打聽到這是一支隊伍哪裡來的,也不知道是什麼樣的隊伍,領軍的將領又是誰?
黃台吉道:“馬上聯係城裡的人打聽一下這支隊伍的來龍去脈,天黑前我要知道詳細的情況。”
……
“皇上大喜,皇上大喜。”正在皇極殿查閱奏章的崇禎帝,看著各地報上來的文書內容,不是這裡被建奴搶了,就是那裡投降了建奴的破事。
崇禎正真心煩的不行,卻聽見殿外有人在傳大喜,崇禎放下手裡的奏書,抬頭看向殿門。
報喜聲漸行漸近,大殿的門被人推開,一小太監急匆匆跨過門檻走了進來,見正坐禦案之後的皇帝,小大監跪下磕頭報喜:“陛下大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王承恩一甩手裡的拂塵,輕聲嗬問:“說,喜從何來?”
小太監忙報:“回稟陛下,東便門守將來報,有建奴騎兵一千餘騎於東便門外衝擊舊港護衛隊駐地,雙方發生戰鬥。
現在戰鬥已經結束,建奴騎兵未見有一人逃脫,舊港護衛隊大獲全勝,我方首戰告捷呀,陛下。”
崇禎大喜:“快說戰果如何?斬敵多少?”
小太監低頭:“回稟陛下,目前未有詳細戰果上報,隻說我軍大勝,李邦華,李大人已經親自前往核實戰果去了。”
李邦華都親自去核實戰果去了,看來這事是真的,崇禎帝大喜:“好,好,傳朕口諭,等李邦華回城,著他馬上進宮來見朕。”
正午,京城主要官員如孫承宗,黃立極,施鳳來,周道登,錢龍錫,成基命,張鳳翔等收到皇帝的口諭,全部彙聚在皇極殿議事廳,聽取李邦華的彙報。
北京皇極殿,崇禎看著禦案上那支李邦華要來的火槍,聽李邦華描述東直門外的那場短暫得不能再短暫的戰鬥。
聽說那支護衛隊隻用了十幾息的時間,便把一千二百名蒙古韃子全部留在了那裡。
“你們不知道,那些護衛隊的小子們都怕死人,營地外躺著一地的蒙古韃子,就等著人去割人頭。
可那些小子都說怕死人,不敢去,下官在那裡說了好久,那些人頭都是戰功,不割可惜了。
可那些小家夥全都搖頭,楞是沒有一人去打掃戰場。”
聽到這裡,崇禎差點笑出聲來。
這舊港宣慰司的護衛真是有些奇怪,有本事殺人,卻又怕死人。
不過想想也合理,她那護衛隊裡小女孩這麼多,怕死人好像也很正常。
“後來呢?”黃立極問。
“後來下官也是拿他們沒辦法,隻得從京城調了一支步卒去幫他們打掃的,打掃戰場的時候,那些小家夥都離那地方遠遠的,沒一個敢到邊上去看的。”
“哈哈哈哈……”皇極殿內傳出一陣開心的笑。
“最後戰果如何?”等幾個老家夥都笑夠了,崇禎才問起戰果。
“一共清理出屍體八百四十三具,抓獲受輕重傷的韃子三百五十七人,一共一千二百人,一個沒跑掉。
還有四百多匹死亡和受傷的戰馬也一並被搬進了城,那些死去的馬匹已經分給了城裡駐守的軍將改善夥食。受傷但養養還能用的戰馬也交給了禦馬司管理。
至於沒受傷的戰馬估摸著有數百匹,全在那幫小崽手裡,臣隻昧下了不到二十匹。”
等李邦華描述完整個戰鬥的全過程,眾大佬們沉默良久。
萬沒想到,在他們心目中不可一世的蒙古韃子,竟然被那幫小屁孩不費吹灰之力的全部都搞死,這聽起來就如同天方夜譚。
但是李邦華說的很清楚,戰鬥的全過程他都在城牆上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點也做不得假。
眾大佬們又把那支李邦華帶過來的火槍傳看了一遍,除了孫承宗和張鳳翔,沒人看得懂那火槍與明軍製式的火銃有什麼不同?
又聽了李邦華的詳細解答,大佬們心中才算有了一點眉目。
“張愛卿。”崇禎帝看著工部尚書張鳳翔問道:“這樣的火銃,你們工部能不能打造?”
“從這個火銃的製作工藝來看,難度很大,如果隻需要造個十條八條的,讓工匠們辛苦一點,或可一試。
最多就是用的時間長一點,花費的工價多一些,應該是可以打造幾條的,但要大批量的製造估計不行。”張鳳翔不敢肯定,隻好選了一個折中的說法。
崇禎皇帝沉著臉:“你把這隻火銃帶下去給工匠們看一看,嘗試著仿製一下,看看成本有多少。”
“臣接旨。”不管這東西能不能仿製得出來,皇帝都發話了,張鳳翔隻能接下聖旨。
倒是孫承宗說道:“要不找虛穀小公子幫忙問題,這樣的火銃,舊港那邊賣多少一條?如果價格比工部打造的高不了多少,可以找他們購買。”
孫承宗的提議,馬上招來黃立極,施鳳來,周道登,錢龍錫,成基命等的反對。
開玩笑,兵器製造,多麼龐大的一筆軍費開支,在工部打造,大家都能有不錯的分潤,如果直接去外麵購買,眾大佬們哪裡還能撈到啥好處。
隻憑這一點,這些大佬們哪裡願意讓它流到外麵去。
最後,孫承宗的提議不了了之,崇禎也不知道是自己打造好,還是花錢在外麵買好,隻能對張鳳翔說道:“你們工部先試試吧,不能仿製時再說。”
這仿製新式火槍的事情還沒商量完,崇禎帝就接到陝西邊軍入京勤王的隊伍已經入京好消息。
遠在陝西的黒雲龍、麻登雲、孫祖壽三人,在陝西三邊總督楊鶴的命令下,帶著四萬原準備剿滅農民軍的人馬趕到達北京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