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居庸關相逢郭之琮 程縣令訴苦防寇難_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 第168章 居庸關相逢郭之琮 程縣令訴苦防寇難

第168章 居庸關相逢郭之琮 程縣令訴苦防寇難(2 / 2)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護衛們一碗碗盛出來,分發給流民。流民們狼吞虎咽地吃著,眼裡滿是感激。

那山賊頭目也帶著手下們吃了起來,吃著吃著竟落下淚來。

吃飽喝足後,程風把山賊頭目叫到跟前,詳細詢問當地災情和官府情況。

原來,官府不但救災不力,還橫征暴斂,各地的糧商又借機抬價,原本才賣一兩銀子一石的糧食,現在都賣到三兩,而且還在上漲,老百姓實在是吃不起。

家裡有小孩的,把那小孩賣出去給大戶人家為奴,一個小孩才能換到半袋糧食,百姓實在活不下去,才鋌而走險,出去逃荒。

程風眉頭緊鎖:“我記得陝西巡撫楊鶴正在賑災,這時候不是應該減免賦稅嗎?怎麼官府還要收稅?

再說了,這都春天了,我看這地也不是特彆乾旱得厲害。你們為何不在家種地?非要出來逃荒?還要冒充山賊送死。”

山賊頭目淚流滿麵:“這河裡有水有什麼用?河岸兩邊的地是大老爺家的,河是大老爺家的,河裡的水也是大老爺家的,不是大老爺家的地,這水都不能用。

往年租士紳老爺家的地種,交了四成地租,再交了田稅,多少還能剩個兩成。這兩年年年乾旱,地裡收成不好。交了地租之後,田稅都交不起。

一年忙到頭,不但一粒糧食留不下,還得倒搭進糧種去,這都算好了,更多的人賣兒賣女都交不上田稅。

大老爺們的地租一粒不少,官府的田稅賣了兒女都交不上。人家就隻能逃荒,逃出去了也許還有一條活路。

可逃荒路上也沒吃的,許多人都隻能吃樹皮草根,現在已經餓殍遍野了,我們實在沒辦法。

實在不想自己被慢慢餓死,又沒有勇氣自殺,大家就賭一個往來的老爺有心地善良的,能給口吃的讓我們多活幾天。

又或者是往來的老爺心狠手辣的,正好也借了你們的貴手把我們都殺了一了百了。”

程風聽後,心裡有些鬱悶,要按以前的曆史,是因為朝廷沒錢,楊鶴拿不到足夠多的銀兩,造成賑災就不力,那是情有可原。

可這一次不一樣啊,皇帝手裡有錢,而且也給了足夠的錢,可怎麼還是把災賑成這樣?

程風仔細想了想,那楊鶴賑災,也不可能親力親為,估計是下麵的官員上下齊手,貪墨的賑災銀兩和糧食,才造成了現在的這個局麵。

程風無語,官場風氣如此,什麼東西到手都要扣下三成辛苦費,也不管這些錢是用來乾什麼的,反正回扣是必須的。

賑災銀過一次手短一截,每一級官僚的回扣,扣的都是老百姓的救命錢,官僚係統全都如此的貪婪無厭的官,卻還把自己標榜成百姓的救星。

就像某會一樣,一年花了一百多萬的銀子,就乾了兩千多兩的活,還覺得自己功勞大得不得了,是群非常的了不起的大善人。

官場風氣如此,那楊鶴再怎麼努力也沒辦法。

“這些該死的貪官。”程風暗罵一句。

想想那楊鶴下發的賑災銀子和糧食,下麵的官員要是不克扣,全部給足了百姓,這楊鶴賑災怎會如此不力。

官員上下齊手,貪沒賑災銀兩,當地的商人又還借機抬價剝削百姓,真的是處心積慮要把百姓逼反。

程風歎了口氣,對身邊的夥伴們說:“曆史的經驗告訴我們,這糧食的買賣,就不能讓私人去做,這些糧商從來不會管百姓的死活,更不會管國家的死活。

糧食生意必須掌握在國家的手裡,這可比管控鹽鐵還要重要。”

程風回頭看看那滿地的流民,擔心的說:“咱們可不能看著這些百姓到處流竄,萬一被有心人利用,那可就麻煩了。”

曹金虎點頭道:“少爺說得是,如今這局麵,得想個法子解決。”

程風沉思片刻,說道:“這樣,我們要到關外去開發塞外,正好沒有百姓,你就把他們帶到河套去,把開平城先修複起來。

咱們攜帶的糧食能夠供一萬五千人吃上五個月,五個月後那土豆也成熟了,如果能帶走幾萬流民,你們應該立得住腳。把這些農民彙聚到一起去,我要和他們說談話。”

曹金虎領命,開始著手安排,很快就彙集到了一處土堆下。

程風站在高高的土堆上,對土堆前的流民自我介紹:“各位鄉親,我叫程風,山東登州府人士,我的老師是南京兵部尚書袁可立。

在前朝的時候,因為我救了京城數萬百姓的性命,先帝爺封了我一個大明遊玩使的職務,可以在大明管轄的土地上不受任何限製,隨意走動。

去年有女真人入關搶劫,我又立了一些小功勞,被當今聖上封為大明巡察使,代天子巡視天下,我這官很奇特,沒什麼品級,但是見官我就大一級。

我此次路過此地,運氣好,看見了大家的遭遇,說實話,我心裡實在不好受。

但是我沒有辦法就近幫助到你們,原因你們也說了,這河是大老爺家的,這水也是大老爺家的,河道兩岸的田地也是大老爺家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咱們都是良民,都有一顆善良的心,再怎麼沒吃的,也不能強搶豪奪彆人的財產不是。

我這一次到陝西來,目的就是要出關到賽外去,開發塞外河套地區,修複古開平城,在那裡大家可以重新開始生活。

最早的那個開平城,大家應該都知道,那裡地廣人稀沒什麼人,隻要願意到那裡的百姓,多的是土地可以耕種。而且隻有正常的稅收,不會有佃租,而且你們的安全還由我們來保護。

在這裡不妨告訴鄉親們,我們帶的有一些特殊的糧種,高產耐旱,生長時間短,就算是入了秋也可以再種一茬,就算沒有長成也能吃,不會因為沒成熟而影響食用。

我帶的糧食能供一萬五千人吃五個月,五個月後新作物成熟,就能有新的口糧,到那時大家就不會再挨餓了。

而且在那裡,因為是我開發的土地,那裡不歸朝廷的法律管,所以沒有苛捐雜稅,大家可以安心種地。隻要大家齊心協力,日子一定會好起來的。

我知道大家現在對我可能還心存疑慮,但我向大家保證,隻要你們願意跟著我乾,我不會讓大家再餓肚子,不會讓大家再受貪官汙吏的欺負。

願意跟我走的,就站出來,跟著我去河套,到那裡有地種,有飯吃。”

流民們很動心,可是想去並沒那麼容易:“這位小老爺。俺們家倒是想去,可是俺們家沒有糧食,怕是走不到那裡去。”

程風笑了:“這位鄉親你隻管放心,隻要你們決定跟著我出塞去打天下的那一刻起,你們就是我的人,我就保證你們的吃喝不會斷,從你加入的那一刻起,保證你每天兩頓,一頓都不會少。”

其他的流民還在竊竊私語,還沒來得及表態,假山賊頭目已經激動地搶先跪地磕頭:“多謝公子大恩,我等願跟隨公子出塞,縱是千難萬難,隻要公子不放棄我等,我等願為公子肝腦塗地,絕不後悔。”

其他流民見山賊頭目帶頭響應,也紛紛跪地,高呼願跟隨程風出塞。

程風心中一喜,正愁著沒有人手跟著出塞,沒想到事情進展得如此順利,竟然輕輕鬆鬆的,就得了幾百個跟隨者。

程風看著跪地的流民,心中感慨萬千,大聲說道:“大家放心,我程風定不會讓你們失望。從現在開始,你們餓飯的日子就算過去了,大家起來吧,收拾收拾,咱們去吳堡。”

流民們歡呼起來,就會收拾起自家的破破爛爛,在護衛隊的安排下,往吳堡縣行進。

路上又有逃難的災民聽說跟著這支車隊有飯吃,也放棄了外逃,紛紛勒緊褲腰帶,也跟著車隊走。

原因隻有一個,就是聽說到了飯點,這支車隊就會做很多的粥,免費讓大家吃。

這一路上走走停停,等到了吳堡縣城外的時候,跟隨的人數已經有了六七百人。

然而,車隊來到了吳堡縣城外,便看見吳堡縣城的城門緊緊關閉,城頭上旌旗招展,人頭攢動一副嚴陣以待的樣子。

“這是把咱們當做流寇啦?”看著城牆上那些嚴陣以待的守軍,程風也是無可奈何。為了不引起誤會,隊伍離城門遠遠的便停了下來。

“石達開,上前去叫門。”

石達開拍馬上前,高聲喊道:“城上守城的軍爺,大家守城辛苦,我們是從山東來的商隊,要往榆林衛去,請軍爺快快打開城門,讓我們進城,定有重謝。”

城牆上一名將領模樣的人伸頭朝下喊道:“你們帶著這麼多流民,誰知道是不是流寇偽裝,不能開門!”

石達開又解釋了一番,可對方就是不為所動。石達開隻好狐假虎威起來。

石達開語氣陡然一變:“城上的守軍聽好,我們乃是大明巡察使程風的隊伍,正代天子巡視天下,馬上去通知你們的縣令,大明巡察使到了,讓他速開城門迎接上官。”

城牆上的將領一聽,臉色頓時變了變,大明巡察使,聽都沒聽過,也不知是真是假,自己一小小巡防守衛,也沒本事分辨真假,趕緊派人前往縣衙通知縣令大人。

吳堡縣令程世培,崇禎元年的進士,二榜第四十二名,排名也算中規中矩,按說可以到一個中等縣去當縣令。

隻是因為沒關係,上縣中縣或者中等偏下的縣,都被彆人占了,好的地方也去不了。

沒關係的程世培隻能到這吳堡縣,一個小的不能再小,全縣也就幾萬人口的垃圾小縣城當了個縣令。

因為這幾個月陝西的民變越來越嚴重,吳堡縣周邊已經有流寇出現,聽說那米脂縣都已經被流寇占了。

程世培為了吳堡縣城的安全,也是招募了不少的鄉勇協助守城。

可守城就需要錢糧,吳堡縣太小,實在養不起幾個人,程世培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就請了八百多人不到的鄉勇,加上那三班的衙役總共也不到一千人守這小縣城。

這請的鄉勇多了,花費就大,錢糧便捉襟見肘,這不,今日程大縣令正坐在縣衙正堂,盤算著手裡的錢糧唉聲歎氣,愁眉不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自己手裡的錢糧實在是支撐不了幾天了,也不知道那些流民鬨到什麼時候才會消停。

正愁眉不展的程縣令看見有一衙役匆匆跑進縣衙:“縣令大人,城外來了一支隊伍,說是什麼大明巡察使,叫什麼程風的,在代天子巡視天下,請大人到城外去迎接。”

“大明巡察使?”程世培忒的一下站了起來,這個大明巡察使他知道,前幾日剛在官方的邸報上見到過他的介紹。

他有兩個頭銜,先帝爺的時候給了個大名遊玩使,就是皇權特許,可以到處遊玩的意思。

據說這個巡察使很厲害,一個人就敢單挑女真的固山額真,還把對方給殺了,是個英雄般的人物。

因為勤王有功,當今聖上又給了一個大明巡察使的頭銜,可代天子巡視天下,而且他這個職位非常的奇特,沒有一個固定的品級。

他級彆的大小取決於他見到的官有多大,無論對方的官有多大,他都比對方大一級,也不知道當今皇上怎麼想的,這種飄浮不定的官位都搞出來了,也算是千古奇聞了。

原本以為,這種奇葩的人物跟自己八竿子都打不著,沒想到現在竟然說這個神人就在自己的城外等著進城。

程世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麼大的人物怎會跑到自己這個小縣城來,程世培相信沒有人敢假冒,但還是忍不住的又確認了一遍:“真的假的?”

衙役回答:“不知道是真是假,隻是他那車隊很龐大,少說也有一千多輛馬車,但是趕車和護衛的人估計得有三千,身後還有幾百流民跟著,小的們不敢派人下去查驗。”

“你們這些沒用的廢物,查驗一下官憑都不敢,養你們有何用?通知衙門裡所有在職的官員全部到東城門去,本官親自去查看真假。”

沒過多久,縣令帶著縣丞等一眾官員匆忙趕到城門。

程世培在城牆上張望一番,確認外麵的隊伍確實不是流寇,這才滿臉堆笑,大聲喊道:“不知巡察使大人駕到,有失遠迎,還望恕罪。隻是如今流民作亂,為保縣城安全,不得不謹慎行事。

既是巡察使大人,想來是有官憑文書的,還望大人出示官憑文書驗證。若屬實,下官才敢打開城門迎接大人進城。”

說完,揮了揮手,一個城門衛,拿了一個吊籃從城牆上放下。

程風從懷中掏出聖上所賜的腰牌,遞給石達開。石達開接過腰牌,打馬上前來到城牆腳下,把腰牌放到了吊籃裡。

吊籃被緩緩的提上了城頭,程世培接過腰牌,仔細端詳,確實這腰牌和官方抵報上公示的一模一樣,絕對是真恬牌無疑。

程世培把腰牌握在手中:“腰牌沒有問題,確實是巡察使大人無疑。各位大人,與本官一同出城迎接巡察使大人。”

城門緩緩開啟,程世培帶著一眾官員小跑著來到程風麵前,齊刷刷的躬身行禮:“下官吳堡縣縣令程世培,率領全縣官員恭迎巡察使大人!”

程風微微一笑,下馬將程世培扶起:“程縣令不必多禮,本使要去榆林,此次路過貴縣,根本是不想驚動你這個一縣父母官的。

無奈這縣城城門緊閉,本使進不了城,實屬無奈,這才亮了身份,還望縣令大人理解。”

程世培賠笑道:“大人見諒,如今這世道不安寧,周邊常有流寇出沒,下官也是為了縣城百姓安全著想,還望大人海涵。”

程風笑笑:“俗話說得好,小心撐得萬年船,如今陝西地界流寇四起,確實不太平。縣令大人這麼做是對的,現在陝西的情況到底如何?縣令大人同本使說說詳細情況。”

程世培忙道:“大人請先進城,到了縣衙,下官定將所知如實相告。”

程風點頭,帶著隊伍隨程世培進了城,這一次跟隨幾百流民,也是毫無阻攔的進了縣城,流民們這才知道,自己竟然遇著了一條大腿。

到了縣衙,分賓主落座後,程世培皺著眉頭說道:“大人,如今陝西災情嚴重,民不聊生。周邊流寇眾多,小縣雖暫未被波及,但也岌岌可危。

下官招募鄉勇守城,無奈錢糧短缺,實在難以支撐太久,不知道巡察使大人能不能上書朝廷?支援小縣一些錢糧守城。”

程風看著程世培問:“本是聽外麵的流民說,陝西地界災情嚴重,百姓早已經民不聊生,按理說這時候應該開倉賑災才對。

可本使怎麼聽說官府不但不開倉賑災。反而還在找流民收稅,這個找流民收稅的決策是哪個混蛋下的?”

程世培歎息一聲:“這命令是陝西三司下發的,陝西境內各縣必須完成,我等都是一縣父母官,也知道這樣做的不對,可上麵的政策壓了下來,不做也不行。”

大少有些生氣了:“陝西的流寇是從哪來的?他們不知道嗎?陝西現在都亂成什麼樣了,他們還在如此的胡來,是怕這些流民變不成流寇是吧?”

程世培苦笑:“不瞞大人說,年前的時候,我等到西安去述職,有不少大人也說到了這個問題。

可上麵說了,如何剿滅流匪是楊鶴楊大人的事,陝西三司的事是把稅收上來。”

程風都笑了:“這就是楊鶴一個人忙著滅火。陝西三司衙門就忙著添柴唄。照這麼搞彆說是楊鶴了,就是讓張居正來也得死翹翹。”

程世培:“誰說不是了?這滅火的還沒添柴的多,這民變怎麼壓得下去?”

程風思索片刻,說道:“算了不說這些了,我們還是說說眼麵前的情況吧,現在守衛縣城需要大量的錢糧,吳堡縣周邊可有囤積糧食的大戶?”

喜歡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請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登雲天 武道黃天 超級鋒暴 從執教皇馬開始 時空裡迷失的愛 留子已是星際第一,啥時接我回家 人在古代學醫,永夜末日來了! 陽明路 抗戰:從遠征軍開始在東南亞崛起 隊長你寶貝老婆又靠畫畫破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