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戴村壩少年說往事 呂祖洞尋道找幫手_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 第171章 戴村壩少年說往事 呂祖洞尋道找幫手

第171章 戴村壩少年說往事 呂祖洞尋道找幫手(2 / 2)

而玄清道士則驚歎不已,喃喃道:“世間竟有如此神奇的繪畫之術,真乃奇事。”

程風笑笑:“這些繪畫是神奇,這大壩的來曆更是傳奇。”

玄清道長眼睛一亮:“這裡麵這還有故事?”

大少擺出一副高深莫測相,笑道:“這可是咱們中國最了不起的兩座大壩之一的戴村壩,這壩和四川的都江堰齊名,有南都北戴之稱,非常的了不起的水利工程。

文人描述此地的輝煌時寫到:水勢似千龍同舞,濤聲似白虎同嘯,被稱為有方法,有智慧,有美景的三絕美景。

程風指著建造大壩的巨石說道:“據說當年修這個大壩的時候,需要大量的巨石,你們也看見了這周邊並沒有可用的石頭山,根本就沒有采巨石的條件。

想要解決築壩需要巨石的問題,就得另辟蹊徑。那個負責修建大壩的工部尚書宋禮就開出了用銀子換石頭的條件,一兩銀子換一斤石頭。

那宋禮還對外宣稱,說是為了公平公正的收購石頭,也是防止官員徇私舞弊,克扣大家賣石頭的錢,所以官府要等石頭全部湊齊之後,當著所有商人的麵,一次性過秤付款,絕不克扣一分一厘。

此消息一出,四方震動,石頭換銀子,傻子都會乾。無數的士紳顯貴都想賺到這份錢,於是無數巨大的石頭從四麵八方向這裡彙集,隻用了很短的時間,各地商人士紳便運來了足夠修建大壩的巨石。

士紳顯貴們,好不容易看著修建大壩的石頭湊夠了數,馬上就可以過秤收銀子了,都開心的不行。

不想到了稱石頭那一天,眾士紳顯貴們傻了眼,無論你那石頭有多大,都打不起宋禮的那杆大秤的定盤星。

宋禮大白眼一翻,兩手一攤,你們這石頭太小,不符合我們收購的重量,所有石頭都不要,請各位士紳老爺們全拉回去。

那石頭費勁巴拉的拉過來,哪個士紳老爺吃飽了撐的會把它拉回去,士紳們心裡很不服,覺得被宋禮給騙了,於是就聯名告禦狀,最後告到了永樂皇帝那裡。

那永樂皇帝聽了他們說的緣由之後,自然知道那宋禮是什麼個意思?心裡也是不願意給那筆錢的,一兩銀子一斤石頭,誰給錢,誰是傻子。

於是他又派出了一群戶部精通算術的人,扛著一杆永樂皇帝親自驗證過準頭的禦賜大秤到了大壩現場,氣勢洶洶的要為士紳顯貴主持公道,可結果讓士紳們大失所望,那皇帝親自認證的大秤還是一樣的結果,所有的石頭都打不起定盤星。

士紳們這才反應過來自己被騙了,官府壓根就不想給這個錢。這個結果,士紳們很生氣,可是能有什麼辦法,再告狀就隻能告皇帝認證的秤不準了。

可哪個也沒這膽子去質疑皇帝,隻得自認倒黴,把自己運過來的石頭扔到了現場也不拉回去了。

那宋禮就這樣開了一個收購天價,最後是一個銅板也沒花出去,就把整個大壩的石頭都騙到了手。”

玄清道士聽得目瞪口呆,半晌才道:“這宋尚書的手段,竟然是如此的不要臉,竟用這般計策解決了巨石難題。隻是那些士紳們怕是氣得不輕。”

程風笑道:“誰說不是呢,不過這也體現了讀書人的花花腸子不是一般的多。

好在這是乾的民生工程,坑的又是地主老財的錢,要不然定被人罵上千百年,也不會像現在這樣,把這坑士紳的事當做一種美談傳下來。

這戴村壩建成後,解決了大運河山東段缺水的問題,也是實實在在的造福了一方百姓,算是大功一件。

雖說這宋禮並沒有像修都江堰的李冰父子那樣,被百姓封為神。但在這十裡八鄉的地界,他也是神一般的存在。”

玄清道士點頭稱是,目光又落在那龍王廟上,問道:“這龍王廟與這大壩可有什麼關聯?”

程風思索片刻道:“想來是百姓們為祈求龍王保佑大壩穩固、河水安瀾而建。這龍王廟雖陳舊,卻也承載著人們的美好願景,說不定這所謂的龍王廟,供奉就是宋禮也難說。”

程風抬頭一看太陽,道:“這太陽已到正午,這大壩也參觀完了。我們趕緊出發去泰山吧。”

玄清道士和護衛們紛紛點頭,當下,眾人收拾一番,過了戴村壩,便一同朝著泰安方向進發。

身後的戴村壩越來越遠,最後就隻能看見那棵巨大的柳樹,依舊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仿佛在訴說著剛剛發生的這一段趣事。

一路上玄清道士與程風相談甚歡,他將自己在泰山所學的一些道家知識和江湖見聞世間奇聞娓娓道來,程風聽得津津有味,時不時提出一些疑問,玄清道士也耐心解答。

就在程風遊曆陝西,玩水山東的時候,遠在鴨綠江旁的東江鎮發生了一件驚天大事。

自從女真人退出關外,北直隸開始了戰後自救,朝廷也開始對己巳之變中的眾軍將進行調查,以確定他們的功勞或罪責,特彆是三法司對袁崇煥的罪證調查全麵展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由刑部和大理寺組成的聯席專案組開始滿世界的找證據證人,都察院全程監督取證審理過程,確保程序合法,防止徇私舞弊。

現代很多人認為大明把袁崇煥判剮刑,完全就是崇禎皇帝為了泄私憤才權綱獨斷做的決定,這完全就是胡扯。

從袁崇煥在崇禎二年十二月初一下獄,到崇禎三年八月十六處剮刑,三法司是經過了很多的努力,找到了大量的人證,物證,各種口供等等,才確定了袁崇煥的罪行。

袁崇煥被叛剮刑,那也是三法司會審後集體做出的決定,這並不是以崇禎帝的意誌為轉移的,後世公知們把袁崇煥的死強行安在崇禎帝個人的頭上是有失公允了。

要知道明朝的皇帝並不是金口玉言,一言九鼎的,對所有的聖旨都是需要內閣簽字認可,再入各部科道官給事中蓋章才能生效。

未經過內閣簽字或者給事中蓋章的聖旨不叫聖旨叫中旨。

這樣的中旨,大臣可認不可不認,不接皇帝的中旨,不算抗旨。

誰要敢接了皇帝的中旨,反而會被彆人嘲笑是軟骨頭。

明朝的皇帝,從朱瞻基之後便成了一種高危的職業,已經說話算不得數了,但凡想有想有一點所為的皇帝,都會年輕輕的死掉。

就有像嘉靖萬曆這些怕死的,啥事也不敢管,躲在深宮就是玩的,能夠活得長。

前麵的皇帝尚且如此,更何況末代的皇帝崇禎,一個把錦衣衛關進京城,把東廠關進皇城裡的皇帝,耳又聾眼又瞎的,更不可能做到一言九鼎。

下麵的官員想讓那個人死,就算皇帝不願意他也得死,就算皇帝恨這個人恨得要死,想讓這個人死,要是下麵的官員不同意,皇帝也是沒辦法的。

所以袁崇煥的死,並不是崇禎一個人的意誌,而是朝中上下所有官員的意誌。

那可是經過三法司九個月的審訊和取證,各種人證物證俱全,三法司定罪,內閣簽字認可,給事中蓋章,走的都是正規流程,就算崇禎不想讓他死都不行。)

由於劉興祚戰死在永平鎮,但是戰場現場並沒有找到他的屍體,就連他的兄弟劉興賢也沒找到,朝廷便派出官吏劉應鶴到東江鎮去調查。

當時鎮守皮島的副總兵陳繼盛對劉興祚的兄弟劉興治非常猜忌,隻因為這劉興治是代他哥劉興祚代管皮島西協的一切事務。

這嚴重影響了陳継盛對皮島的管轄,見朝廷有官員來調查劉興祚的事,陳繼盛便想找借這個機會把劉興治給搞倒。

陳繼盛便密報天使:"劉興祚並沒有死,而是投降從了建奴,而且他弟弟劉興治手下有士兵八百餘人是女真兵,讓這些人駐紮在皮島非常危險。"

加上有小道消息傳言,朝廷正準備以調兵為名誘殺劉興治,這讓劉興治非常不安。

不久後果然有調兵令傳到皮島,劉興治便相信了明朝要將他斬殺的傳言,決意發動兵變。

四月十二日,劉興治與其兄弟劉興基等為劉興祚治喪,東江鎮諸將都前往吊唁。

陳繼盛並不知道他的小報告已經泄露,在得知劉興祚的治喪時間後,毫無防備的來到了皮島治喪現場。

劉興治發伏兵把他抓起來殺死,此外還有欽差通判劉應鶴等上百人一起被殺,皮島遂處在劉興治的控製之下。

程風早就知道東江鎮會出事,但他並沒有提前去乾涉東江鎮的變故,隻是提早了一年,把東江鎮的閒散人員招了不少到他的護礦隊裡,減少了劉興治招兵買馬的青壯基數。

當他得知東江鎮劉興治兵變的時候,已經是在泰安州的接待宴上。

程風在宴會上聽到這消息,心中暗自思量這兵變會帶來的影響,自己要不要在這後麵推波助瀾?

後來想想還是算了,畢竟自己的目標不是劉興治,此時就開始插手東江鎮的事務為時過早,一切事件的發生還是順其自然的好。

沒有劉興治的兵變,皮島就不會四分五裂,朝廷就不會重開登萊行都司,那孫元化就不會成為登萊巡撫。

沒有登萊巡撫孫元化,那三順王就不會有兩個到山東來。所以劉興治的這次兵變對曆史進程的推動至關重要,大少也不敢輕易插手乾涉。

大少並沒有把皮島兵變的事當一回事,算算孫元化到登州還有一段時間,大少也不著急,隻在泰安城裡休整了一天,就在玄清道長的陪伴下登上了泰山。

在玄清的引薦下,程風在呂祖洞見到了玄清的師父今陽真人。今陽真人鶴發童顏,身著一襲道袍,端的是仙風道骨,一身的正氣。

大少跟隨玄清走進洞府的時候,雲陽真人正閉目打坐。玄清來到今陽真人前,行了個弟子禮:“師父,弟子回來了。”

今陽真人原本正在打坐修煉,突然間聽到一陣輕微的響動,他那緊閉的雙眼,猶如被驚擾的湖水一般,緩緩地睜開了。

映入眼簾的,是一個身著道袍邋裡邋遢的家夥,正站在不遠處,一臉恭敬地看著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隻見今陽真人微微一笑,手中的拂塵輕輕一甩,仿佛那拂塵也被他的笑容所感染,在空中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

然後,他用那溫和而又略帶調侃的語氣笑問道:“玄清啊,你這家夥,不是出去雲遊降妖伏魔去了嗎?這麼又急匆匆地跑來,是有什麼事情要稟報為師嗎?”

玄清苦笑一聲:“師父啊,實不相瞞,弟子這次雲遊,在東平府戴村壩降妖伏魔時遇見了一位貴人。此次回來,就是帶這位貴客來見師父。”

說著,玄清側身,將身後的程風讓了出來。“這位便是程風程公子,聽聞師父您道法高深,特地前來拜訪。”

程風上前,行了道家禮:“福生無量天尊,登州程知秋見過真人。”

今陽真人目光落在程風身上,上下打量一番,微微點頭道:“道友就是那個大明遊玩使?登州府的虛穀公子?”

程風趕忙上前一步,拱手行禮:“正是小可,久聞今陽真人大名,今日得見,實乃榮幸。”

今陽真人笑道:“虛穀公子不必多禮,公子之善名,如雷貫耳,貧道早有耳聞,劣徒能結識公子,也是他三生有幸。不知此次前來,所為何事?是為遊山玩水?還是為尋仙訪道?”

程風連忙拱手行禮:“小可今日到訪,一不是為了遊山玩水,二不是為了尋仙訪道,實是因為海外之民的信仰而來。”

今陽真人沒聽明白,微微一笑:“小友所言,貧道未曾聽行明白,這請小友細細說來。”

程風稍作沉思,腦海中迅速梳理了一下自己對南海諸島島民信仰狀況的了解。他深吸一口氣,然後開始向今陽真人詳細地講述起來。

他首先介紹了南海諸島島民的主要宗教信仰,包括綠教、基督教等。接著,他詳細描述了這些宗教在當地的傳播和發展情況,以及它們對島民生活的各個方麵所產生的影響。

程風特彆強調了宗教信仰對島民社會秩序、道德觀念、文化傳承等方麵的重要作用。他指出,宗教信仰不僅為島民提供了精神寄托和道德指引,還促進了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在講述過程中,程風還結合了一些具體的案例和數據,以更直觀地展示宗教信仰對島民生活的影響。

他的講述如同一幅精美的畫卷,徐徐展開,每一個細節都被描繪得淋漓儘致。他的語言簡潔明了,卻又不失深度,將南海諸島島民的信仰狀況娓娓道來。

從島民們對自然神靈的敬畏,到他們獨特的祭祀儀式,再到這些信仰如何影響著他們的日常生活和社會關係,他都一一道來,沒有絲毫的遺漏。

今陽真人全神貫注地傾聽著,仿佛置身於南海諸島之中,親眼目睹著島民們的信仰生活。他不時地點頭,表示對講述內容的理解和認可,同時也在心中默默思考著這些信仰背後所蘊含的文化和哲學意義。

隨著講述的深入,今陽真人對南海諸島島民的信仰狀況有了一個全麵而深入的了解。他不僅了解了島民們的信仰內容和形式,更感受到了這些信仰所承載的曆史、文化和情感。

今陽真人聽後,撚須沉思,隨後緩緩說道:“道友心懷天下萬民,實乃宅心仁厚。隻是道友與貧道說這海外之事,不知意欲何為?”

大少歎息一聲:“那南海諸島,以前是化外之國,他們信仰什麼與我們沒什麼關係。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那裡已經歸屬我中華,成為我中華固有領土,上麵的居民須要信仰什麼教就由不得他們。

道長你不知道,那綠教的教義有多險惡,在它的教義中明文規定,凡是不信仰它們綠教的民眾都是邪惡的,都是需要被殺死的邪魔。

它們不但排斥其他的宗教,他們本教內部還分多個派係,不同的派係的信眾相互之間也是相互殺戮,絕不留情。

這樣的教義隻是鼓動民眾殺戮,從不教化民眾向善,實在是邪惡的很。

以前他們不歸我中華,我們管不了這麼寬。但現在那裡歸了我中華,這個教就不能存在了,我們必須把他們的信仰糾正過來。”

今陽真人靜靜聽完,捋了捋胡須道:“世間之事,皆有定數,又似無定數。不過既然已屬我中華,引導其信仰回歸正途確是必要。隻是此事非一朝一夕之功,且不可操之過急。”

程風點頭稱是:“真人所言極是,小可也明白不可急於求成。所以小可在那邊建了不少的道觀,希望能引導島民摒棄綠教,轉而信仰我中華正統道教!

隻是因為那裡新歸,所有道觀剛才建成,還沒有主持之人去引導民眾。

小可這次到這泰山來,就是想尋求眾道友的幫助,組織一批道友到海外去傳播我道教正統,弘揚我中華文化。”

今陽真人踱步思考片刻,道:“可先派遣善講經義、品德高尚的道士前往南海諸島,以溫和之態宣揚我中華道教教義,展示其包容、向善之內涵。

再輔以興辦學校,教授中華文化,讓島民從根本上認同中華文化。同時,尊重島民原有習俗,逐步引導,切不可強迫。”

程風聽後,眼前一亮,拱手道:“真人此計甚妙,小可回去後便著手安排。還望真人能幫小可聯絡碧霞祠的道友,多派遣幾位高徒一同前往相助,讓我們山東的正神碧霞元君走出去。”

今陽真人嘴角微揚,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輕聲說道:“這件事情實在是太好了,貧道一定會妥善安排幾位能力出眾、經驗豐富的弟子隨你一同前往,共同參與這一偉大的事業。”

程風大喜,再次行禮致謝:“如此便有勞真人了,有諸位道友相助,此事定能順利推進。”

今陽真人擺了擺手:“此乃善舉,於國於民皆有益,貧道自當儘力。隻是海外情況複雜,貧道擔心道友們的安全。”

程風自信一笑:“真人放心,那南海諸島上沒有達官顯貴,也沒有什麼地主士紳,有的隻是普通民眾。

安全上絕對有保障,在彆的地方不敢說,要說在那南海諸島上,小可敢保證諸位道友周全。”

喜歡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請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HP斯教慢慢靠近你 請勿招惹貌美人偶npc 天山畫壁 我嘉靖皇帝,成功修仙很合理吧 腦海一片林,異能全靠砍 養崽,從擺攤開始 賽博巫師入侵末日 我在無限遊戲裡撿男朋友 魅魔家訪,你的S級天賦我收下了 竊語心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