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尋道傳南海正信仰 遊曲阜少年謀契機_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 第172章 尋道傳南海正信仰 遊曲阜少年謀契機

第172章 尋道傳南海正信仰 遊曲阜少年謀契機(1 / 2)

程風大喜,再次行禮致謝:“如此便有勞真人了,有諸位道友相助,此事定能順利推進。”

今陽真人擺了擺手:“此乃善舉,於國於民皆有益,貧道自當儘力。隻是海外情況複雜,你們此行也需小心謹慎。”

程風點點頭,臉上滿是堅定:“真人放心,那南海諸島上沒有達官顯貴,也沒有什麼地主士紳,有的隻是普通民眾,又乖巧又聽話,安全上絕對有保障。”

今陽真人望向程風,目光滿是期許:“有你這份擔當,貧道相信道教定能在南海諸島生根發芽。待過個十年八年,貧道相信南海諸島處處能聞道音。”

程風笑道:“若真能如此,那便是我中華之幸,道教之幸。”

隨後,程風與今陽真人又就具體事宜商議了一番。待諸事商定,今陽真人才帶著程風離開呂祖洞,前往泰山之巔的碧霞祠。

剛到碧霞祠門口,便見一位年輕道童匆匆趕來,在今陽真人耳邊低語幾句。

今陽真人點點頭,旋即對程風道:“小道友請先在祠內稍事休息,待貧道先入碧霞祠子掌教永雲師兄商議選派高徒海外傳教之事,有了結果再來道友彙報。”

程風連連點頭,表示讚同,然後獨自一人緩緩地走向正殿。進入正殿,隻見那碧霞元君端坐在正殿的寶座上,身姿端莊,儀態威嚴,然而在那威嚴之中,又透露出一絲慈祥。

程風站定在殿前,凝視著碧霞元君,深吸一口氣,然後畢恭畢敬地跪了下來,膝蓋與地麵碰撞發出清脆的聲響。

然而,程風的聲音卻異常低沉,嘟嘟囔囔地說了好一會兒,旁人根本無法聽清他到底說了些什麼。

程風在完成跪拜儀式後,緩緩地站起身來,然後輕輕地打了個盤腿,穩穩地坐在了那柔軟的蒲團之上。他調整好自己的坐姿,讓身體保持平衡和舒適,仿佛與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

此時,程風的心境如同平靜的湖麵一般,沒有絲毫波瀾。他閉上雙眼,將注意力集中在內心深處,感受著周圍的一切。

在他身旁,一群年輕的道士們正虔誠地吟唱著道經。他們的聲音清脆悅耳,宛如天籟之音,在空氣中回蕩,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

程風靜靜地聆聽著這美妙的吟唱,讓那悠揚的旋律和神聖的經文在他的耳邊縈繞。他的心靈逐漸被這寧靜的氛圍所浸潤,思緒也漸漸飄遠,進入了一種空靈的狀態。

那聲音猶如天籟一般,清脆而響亮,每一個字都如同珍珠般圓潤、明亮,仿佛蘊含著無儘的智慧和哲理。程風完全被這美妙的聲音所吸引,沉浸其中,如癡如醉。

當道士們唱完道經時,程風才如夢初醒,他迫不及待地走上前去,與那位領頭的道士交談起來。

經過一番交流,程風了解到這位道士法號明塵,不僅對道教經義有著深刻的理解,而且還懷有一顆濟世救人的慈悲之心。

程風心中忽地一動,仿佛有一道靈光閃過,他覺得這是一個與明塵深入交流的好機會。於是,他微笑著開口,與明塵談起了南海諸島的種種事情。

明塵靜靜地聆聽著,他的目光專注而溫和,偶爾會微微點頭,表示對程風所說的話有所認同。

當程風提到南海諸島的美麗景色和獨特文化時,明塵的眼中突然閃過一絲光芒,那是一種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向往。

程風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絲光芒,他心中暗喜,知道自己的話題引起了明塵的興趣。他繼續講述著南海諸島的種種奇妙之處,以及那裡的人們對道教的敬仰和渴望。

明塵越聽越入神,他不禁被程風口中的南海諸島所吸引。當程風講完後,明塵略微沉默了一會兒,然後抬起頭,目光堅定地看著程風,主動提出願意隨他一同前往南海諸島,傳播道教。

程風聞言,心中一陣激動。他原本隻是想與明塵分享一些有趣的事情,卻沒想到明塵竟然如此積極地響應,甚至主動提出要一同前往。

這讓他對明塵的印象更加深刻,特彆是明塵舉止優雅,動作嫻熟,顯然對於所做之事非常熟練。

而他專注的神情和認真的態度,讓人不禁對他的能力和責任心產生高度的讚賞,明塵無疑是此次海外傳教的合適人選之一。

他不僅具備相應的能力和素質,更重要的是,他展現出了一種積極向上、勤奮努力的精神風貌,這對於完成如此艱巨的任務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程風正想再好好了解一下明塵,今陽真人和永雲掌教從後殿來,程風和眾道士起身相迎。

永雲道人來到程風麵前,唱了一聲道號:“福生無量天尊,小友就是聞名天下的大明遊玩使程虛穀?”

程風拱手回禮:“福生無量天尊,小可正是登州程虛穀。”

永雲真人上下打量程風良久,這才點頭讚道:“江湖傳言登州程虛穀宅心仁厚,救下不少的流民難民,今日一見,公子果然長得慈眉善目,頗具靈根,看來江湖傳言不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又聽今陽道友說起公子想要我道門出海外傳道,貧道隻想問一句,這是公子你的意思?還是當今朝廷的意思?”

程風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答道:“掌教真人,此事既是小可的心願,也是舊港宣慰使司的意思。

如今南海諸島歸屬於我中華,今後與中原的交流會日益漸多,加之島上百姓對我中華文化多有向往,在島上傳播我道家文化,也是教化民眾的重要環節之一。

但因為過去百餘年南海諸島百姓受西域綠教影響,其精神信仰與我中華有些脫節嚴重,這不利於對當地民眾的管理,也不利於中華文化的傳播。

朝廷希望能在信仰上引導當地民眾歸入正途,舊港也欲借此良機傳播教化,爭取把年輕一代民眾的宗教信仰回歸到正途來。

道教作為我中華傳統文化很重要部分,朝廷也希望道門能走出去,若能在海外生根發芽,也是我中華傳統之幸事。”

永雲真人微微點頭,捋了捋胡須道:“如此甚好,隻是海外傳教並非易事,需有能擔大任之人前往,貧道還是想多問一句,朝廷對海外傳教的支持力度有多大?”

程風自信一笑,說道:“朝廷有多大的支持力度小可不敢說,但是舊港官方的支持力度那是全方位的。

在傳道場所方麵,政府已經在各城市新建了七家道觀,並在各地風景秀麗之地,建有大型道場,經過近三年的修建,這些建築基本已經完成,現在缺的就是傳道的道友入駐。

在政策方麵,官府會成立一個宗教事務管理局,並在管理局的管理下,組織道教協會,把所有的道觀納入道教協會的統一管理中。

而且各道觀的道友,在官府均有正規編製,官府會根據各觀道友的人數,配備各種生活補給,以此來保證各位道友的生活所需。

如果道友中有懂得醫術的,還可以允許在道觀中設置道醫院,為百姓治病,各種藥材由朝廷調配。

人力上,若有需要,可調配當地駐軍協助;政策上,會給予道門諸多便利,比如免稅等優惠。且當地官府也會配合,保障傳教活動順利開展。”

永雲真人聽後,眼中露出滿意之色:“有朝廷如此支持,此事可成。隻是不知需要多少道友前去?”

“舊港宣慰司所轄之地,共有城市十三座。每座城市有道觀7座,每處道觀最少需要三十人,加上今後還會有新的城市增加,目前最少需要三千人以上的道友。”

永雲真人聽了沉默了良久,這才說道:“如此巨大的數量,就算把貧道這道觀的人全部搬空也是不夠的。

更何況出去傳道之人還得頭腦清醒,口齒伶利,一般的道友也做不了。

貧道認為,這是件大事,需要所有道門參與,才有機會湊夠這麼巨大的人數,道友不如在此盤多盤序幾日。

等貧道聯係岱廟,乾元觀,王母池,玉帝觀,長春觀等道友商議商議,想來他們也是願意在道觀中挑選德才兼備的高徒,一同前往南海諸島。”

程風大喜,再次行禮:“如此便有勞掌教真人了,有諸位道長相助,道教定能在南海諸島開枝散葉。”

今陽真人也笑道:“福壽無量天尊,善哉善哉,此乃我道門之幸,亦是南海諸島百姓之福。”

程風抱拳說道:“若能如此,實乃幸事。掌教真人隻管切安排,小可上泰山就是為了此事而來,自然是可以等到此事商量出個結果。

在說這泰山風景秀麗,在這裡住上個十天半月的都不是問題,隻是要多打擾掌教真人幾日了。”

永雲真人思索片刻道:“此事雖急,但也需慎重,大約半月時間,定能給小道友一個答複。”

程風點頭,隨後便在掌教真人的安排下住進了碧霞祠。為了讓碧霞祠沒有接待壓力,程風用道家弟子的身份給碧霞祠資助了兩千兩生活費。

接下來幾日,程風在碧霞祠中每天按照既定的時辰,認真的朝拜碧霞元君,一邊聽明塵等道士吟唱道家經典,與他們探討道教教義,分享南海諸島見聞,彼此愈發熟絡。

在這過去的半個月裡,時間仿佛被拉長了一般,顯得格外漫長。而就在這段時間裡,來自各個道觀的掌教真人們紛紛踏進了碧霞祠的山門。

最先到來的是長春觀的掌教玄圓真人,帶著十幾名坤道。緊隨其後的是玉母池的掌教靜慈真人,身邊也帶著十幾名坤道。

坤道們剛進入碧霞祠,祠堂裡的光線都亮了好幾分。

隔了一天,岱廟的掌教真人永虛子進了碧霞祠,兩天後,乾元觀的的掌教圓和真人也趕到了。

這些掌教真人,都是各自道觀中的領袖人物,他們身負著傳承道統、弘揚道教的重任。此次齊聚碧霞祠,無疑是一次重要的盛會,吸引了眾多目光。

碧霞祠,作為道教聖地之一,其莊嚴而神秘的氛圍,讓人不禁心生敬畏。當掌教真人們陸續抵達這裡時,整個碧霞祠都彌漫著一種肅穆而莊重的氣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經過一番熱烈討論,各道觀中的弟子翻來覆去篩選了好幾遍,最終也挑選不出來三千名德才兼備,口齒伶俐的高徒。

最後大家得出一個統一的意見,既然在泰安境內找不出三千德才兼備且口齒伶俐的徒弟來,那就擴大範圍,讓各道觀推舉出來的德才兼備口齒伶俐的高徒出去雲遊。

奔赴山東各地有名的道觀,從山東各地的道觀中篩選,實在是不行,那就散開到兩京十三省去。

為了不耽誤程風的行程,最後大家約定無論人數是否足夠,大家最終都在九月底到南京嘉禾廟彙集。

對此程風還特彆強調,既然要全部鋪開,那就大膽一點,篩選的人員不怕多,隻怕少。

不管是三千,五千還是一萬,隻要願意去的都可以。大少的這個表態,給了道士們更大的信心,道士們更是鬥誌昂揚起來。

這些年天災不斷,道家生活也愈發的艱難,現在總算有了一個開枝散葉的契機,各道觀哪敢放過機會,全都全力以赴。

程風看著這些意氣風發的道士,帶著把道教傳遍全天下的理想,四散而去,奔赴散落在全國各地的道觀。

大少心中滿是期待,他知道,一場傳播中華文化與道教智慧的征程即將開啟,南海諸島也將迎來新的變化,一場規模宏大的海外傳教的計劃,就此正式拉開帷幕。

送走各觀道友,程風也帶著護衛下了山,也沒在泰安停留,直接去了曲阜。

從到曲阜開始,大少就換了新名字叫種花無敵,大少頂著新名字在曲阜遊玩了好幾天,把曲阜和孔家周邊的山山水水走了個遍。

也順帶著把那曲阜周邊的大小響馬山寨也拜訪了一遍,因為他的熱情拜訪,好幾個響馬山寨的當家人被迫下台。

沒過多久,山東新出了一個叫種花無敵的小響馬,就帶著二百來人,專門挑戰各地響馬寨的事,慢慢的傳揚開來。

大少非常認真的把曲阜周邊的山寨都訪問了一遍,把所有能藏人的山頭都了解清楚。這才開始研究從曲阜到鼇山衛,再到大海邊的夏河寨海巡千戶所的路是怎麼走的。

大少離開了曲阜後,一路沿著泗水,平邑,走蒙山山脈的官道,走得是晃晃悠悠,沿途的大小山頭,溝溝壑壑也是觀察的仔細,繪製得明白,比那專業遊山玩水的徐霞客搞得還清楚。

路上遇見逃荒的難民,大少還會好心的給他們指一條生路,讓他們到成山衛去投奔程千戶,隻要到了程千戶的地盤,就能有飽飯吃,有田地種。

在這漫長的旅途中,他們偶然也會遭遇收過路費的響馬,麵對這樣的情況,大少很是熱情的親自登上這些響馬的山寨,與那些響馬們進行一次深入而友好的交流。

這段路程總計不過六七百裡,但大少一行人卻花費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才走完。

在這一個月裡,大少一行人不辭辛勞地又訪問了沿途大大小小二十來座下山收他過路費的山寨。

每到一處,他都會以真誠和耐心去說服響馬們,並試圖與他們建立起一種相互信任的關係。

對於那些對他不太友好的山寨當家們,大少並沒有采取特彆強硬手段,而是以一種非常民主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他通過與其他響馬們的火力溝通和協商,總是能成功讓這些不歡迎他的當家們很開心的壽終正寢。山寨都進行了自然替換,讓山寨的管理更加合理和有序。

大少人還沒走到目的地,種花無敵的大名在山東綠林中已經是相當的響亮,大有要坐上山東綠林好漢第一把交椅的趨勢。

因為沿途又要繪製地圖,又要替山寨的響馬主持公道,大少的路走得是慢的不行。

沿途走走停停,二百人騎馬一天隻能走三十來裡,真的是把遊山玩水用到了極致,直到六月中旬才走到鼇山衛的地界。

留下二十人在衛城外繪製地圖,又在城裡留下五人繪製城市道路圖,又留下五人進入夏河寨前衛千戶所,繪製那裡的地圖。

自己也沒在鼇山衛城停留,直接穿城而過,去了靈山衛。

到了靈山衛,程風依舊按慣例留下人手繪製地圖。

他自己繼續往前走進入大篙衛,在大篙衛又留下二十人後,大少身邊隻有一百三十人了。

不過下一座衛城就是靖海衛,過了靖海衛就是尋山所,也算是到家了。

終於抵達靖海衛,靖海衛大少沒來過,隻是進入衛所地界,發現這一片荒涼程度遠勝其他。

比之當年的尋山所有過之無不及荒蕪的土地,稀少的人丁,讓一個衛所管轄區卻充滿了神秘和未知。

大少站在城門口,目光掃過城牆和城門,心中湧起一股莫名其妙的失望。

進了城後,他的護衛們迅速分成幾個小隊,四散開來。他們的任務就是繪製這座城市的地圖,還有另外夏河寨前所、浮山前所、王徐寨前所、寧津所四處千戶所,以便大少更好地了解這裡的地理環境。

最後大少身邊隻留下了五十名護衛,他們跟隨著大少,漫步在靖海衛的街道上,感受著這座城市的獨特氛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街道兩旁的房屋錯落有致,風格各異,城裡,除了人少一點,店鋪冷清一點,但是沒看到有什麼流民乞丐之類的存在,反而感覺顯得這個城市井井有條起來。

也許是因為這靖海衛與尋山所緊挨著,自從尋山所那一邊的稅務被千戶所承包之後,那裡的百姓再也不怕沒銀子交稅。也敢種玉米土豆之類的糧食了。

不說吃得好吧,至少能吃得飽,也許是因為這個原因,造成靖海衛吃不上飯的百姓都跑到尋山所去了。

正當程風思索著靖海衛的狀況時,突然前方傳來一陣敲鑼打鼓的喧鬨聲。

程風好奇,這在大街上敲鑼打鼓的,莫非有什麼喜事?他帶著護衛快步走去,隻見一群官兵正在敲著鑼打雜著鼓,在那裡搞宣傳呢。


最新小说: 瘋批公主重生後,打遍全京城登基 換親後她扶搖直上,假千金破防了 惡雌肥又老?帶飛炮灰兒女享清福 往日青山 我撿回來的姐姐是病嬌? 他說不愛,卻糾纏不放手 惡毒值爆表後,五個大佬舔來了 天降橫財:被女總裁賴上後我無敵了 HP:晦澀長明 公主太惡劣?抱緊她大腿後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