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曼聯可以在中東以外的地區,如亞洲、北美、南美等地方,簽下多份像巴林電信這樣的讚助合同。
那如果有一天,巴林電信不滿足於現狀,想要把“勢力範圍”擴大到整個亞洲,那就要升級,簡單點說,就是加錢,拿下整個亞洲地區的授權。
移動通信是這樣,還有其他很多的行業。
在曼聯隻有最高兩個等級的主讚助商才具備排他性,其他都是區域性。
按照原來的等級分類法,一個行業隻有一家讚助商,類似於大家去競拍,價高者得。
這看似不錯,但實際上,因為讚助商的實力等方麵的原因,其實他們往往都不願意給出很高的價錢。
更重要的是,按照這種劃分法,就是把市場越做越小。
按照區域行業劃分法,對整個市場進行細分,讓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的企業,都創造出合作的機會,這能把市場儘可能地做大。
這還僅僅隻是讚助商體係的劃分,具體到了自身定位上。
不管是把自己定位成體育文化產業,還是體育和娛樂文化產業,歸根結底都是將自己定位成一個內容的創造者。
但所有人都知道,在職業足球領域裡,成績和球員本身都是充滿著不確定性和流動的。
也就是說,成績好的時候,一切都好,但成績糟糕了,讚助商就不乾了。
這其實也是現在絕大多數球隊所麵臨的情況。
但像皇馬和曼聯這種,把自己定位成平台,就相當於是把自己打造成一個渠道。
也許有人會疑問了,那他們提供的是什麼?
那就是他們在全世界的影響力和球迷人數。
在理論上,就算皇馬和曼聯的成績再糟糕,都無所謂的,隻要他們的影響力和球迷人數還在,讚助商就會繼續吃他們這一套。
這就有點像是流量經濟。
所以,皇馬這些年來,一直都是在走眼球效應,而曼聯也是如此。
在高深前世穿越之前,曼聯簽回了c羅,狠狠地賺了一波流量,而高深甚至在想,c羅重返曼聯是為了歐冠和世界杯,要是到了2022年,歐冠競爭不利,聯賽冠軍無望,c羅會不會在世界杯前跟曼聯“鬨”一場,甩手走人?
為啥?
因為再沒有比世界杯更巨大的流量了。
蹭這一波,夠吃一兩年了。
而且,對雙方彼此都有好處。
……
蘇晴、盧卡斯和博雷爾都有些驚訝。
他們是真沒想到,像皇馬和曼聯這樣的頭部球隊,竟然已經走得如此超前了。
真要按照他們的說法,那成績好壞對他們商業價值的影響,會被降到最低。
更重要的是,這一套商業模式才是最適合全球化的讚助商體係。
“何塞·桑切斯認為,我們利茲聯的商業價值被低估了,尤其是我們最近這兩年來互聯網上所形成的效應,就連皇馬和曼聯都極為羨慕。”
“但他也認為,我們的商業模式不對路,沒能有效地將我們的影響力和球迷粉絲數量,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商業價值,這轉化效率真的太低了。”
盧卡斯很是慚愧。
何塞·桑切斯到底是在足壇混了十幾年的老油條,一針見血,關鍵是他的眼力真的非同一般,一下子就找到了利茲聯的症結所在。
而他這位首席執行官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彆無精打采的,費爾南多,咱們這才剛剛開始。”高深笑著安撫和鼓勵道。
沒有誰是天生就會的,最關鍵的是不斷學習。
費爾南多·盧卡斯執掌利茲聯兩年時間,其實已經做得相當不錯了,隻是利茲聯的商業發展陷入了困境,他沒能及時扭轉過來,這也很正常。
放眼當下的世界足壇,唯一具備這種平台商業思維的球隊也就隻有皇馬和曼聯,甚至連拜仁都不具備,因為拜仁更多的還是聚焦在德國本土市場。
最典型的數據就是,拜仁絕大部分收入都是來自於德國本土。
但利茲聯不同,借助著互聯網的這股東風,利茲聯能迅速在全球範圍內擴張,在這個時候,隻要球隊的商業經營模式能及時跟上,那一定是大有可為的。
“我還是那句話,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找獵頭去挖角,通過第三方谘詢公司去合作,儘快提升我們的商業發展體係。”高深囑咐道。
如果再吃下這波紅利,利茲聯能飛起來!
“另外,我們球隊現在的聯賽目標要再調整一下,我覺得應該聚焦在上半區。”
雖說是流量網紅經濟,但也不能太糟糕,沒有人會願意去關注一支弱旅。
而如果目標鎖定在上半區的話,那利茲聯的很多東西都要跟著調整,例如俱樂部應該要開始考慮留住球員,這就需要提高球隊的薪水結構。
總而言之,這將是一次全方位的升級!
這也不會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事情,可一旦升級成功,那利茲聯的潛力將被徹底釋放出來。
“五年!”高深比出了自己的右手手掌。
這也是他跟何塞·桑切斯深聊之後,得出的一個比較靠譜的數字。
“我們要用五年時間,將利茲聯打造成英超強隊,同時還要興建一座屬於自己的新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