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鎮國公府為奴十六年的經曆,早就教南瑾學會了隱忍,喜怒不形於色。
故而這日回宮時,長春宮無人看出她受了委屈。
彼時,采頡正帶著宮女們在庭院內撲蝴蝶。
長春宮花卉繁茂,連著下了幾日的雨終見消停,自是吸引來了許多蝴蝶蹁躚。
宮裡頭的蝴蝶大多是鳳蝶,
鳳蝶形態優美,個頭偏大,蝶翅多為燦爛耀目的湖藍、熒綠一色,且在光照之下能倒映出金屬光澤,十分顯眼。
宮女們平日的穿戴都沒什麼顏色,因而時常會在夏日裡捕捉些蝴蝶,將翅膀上的鱗粉刮下來,收入瓶中。
等逢年過節允許她們打扮喜慶的時候,取了鱗粉塗抹在銅簪或是衣衫的暗花上,也算是添點顏色,討個好彩。
故而各個都是捕蝶的好手,不一會兒就捉滿了一布兜。
南瑾好奇問道:“采頡姐姐,鱗粉取完了,這些蝴蝶要怎麼辦?”
采頡道:“隨手放了就是。”
南瑾道:“那等姐姐取完鱗粉將蝴蝶送我吧?我想明兒個去禦花園放生,隻當是為咱們主子祈福。”
采頡無奈地瞥她一眼,“你瞅瞅這長春宮上下,還有誰稀得打理她?也就你還惦記著。”
她雖抱怨,但最後還是將蝴蝶都給了南瑾。
翌日。
南瑾比約定的時辰早了半個時辰出門。
她在路上耽誤了些功夫,到觀荷亭剛好巳時。
她老遠就看見了關貴人在亭內來回踱步,似乎已經等得有些不耐煩了。
不過南瑾並沒有急著上前,反倒躲在角落裡,觀察著另一條通往觀荷亭的路。
禦花園的石子路修的四通八達,但無論是通往哪一處,都另有一條專門給皇帝修出來的正道。
正道唯有帝後可以走。
往觀荷亭來的正道是楓林道,夾道種植了許多楓樹。
南瑾提前繞小路過去,將布袋裡的蝴蝶傾倒而出,取了幾片寬大的楓葉扣在上頭。
又撿了根稍有重量的樹枝,一頭壓在楓葉上,另一頭伸向路邊。
沈晏辭要來觀荷亭,楓林道是他的必經之路。
他來時會有宮人為他開道,自會將路上的障礙清理乾淨。
那根樹枝一旦被挪走,楓葉沒了壓迫,底下蓋著的蝴蝶就會振翅高飛。
這會兒南瑾瞧著楓林道的方向飛起了許多鳳蝶,
便知道是沈晏辭的禦駕快到了。
這才快步入了觀荷亭,與關貴人會麵。
關貴人一見到她臉色就耷拉下來,
“你怎地才來?是存心要讓本小主在這兒曬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