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張燈結彩的熱鬨還在繼續。
南瑾回到自己屋內,緊閉房門,不再理會外界閒事。
今日,她算是得了個好消息:
她並非是阿容的替身,而當年的善心之舉,也為她日後能得前路順遂,隱隱埋下了一顆種子。
可這消息也不算太好。
南瑾糾結之處在於,沈晏辭究竟是有意引導她去發現當年之事,還是這一切純屬意外,就連他自己也不清楚當年的真相到底為何?
細細想來,沈晏辭能將她錯認成阿容,也不奇怪。
不單單是因為她和阿容麵容相似。
南瑾與沈晏辭初見那日,山洞內光線昏暗,他又失血過多導致意識模糊。
她是在聽見爹爹喚她後,才匆忙將藥材留給沈晏辭,退出山洞。
她能聽見的聲音,沈晏辭自然也能聽見。
爹爹常喚她‘瑾兒’。
瑾兒。錦兒。
倘若沈晏辭一直被南宮家所“蒙蔽”,今日南瑾發現那把火折子,也純粹隻是一個巧合的話,
那麼南瑾便更不能將此事挑明。
若是她急著邀功,執意要與沈晏辭重拾這段中斷近十載的緣分。
此舉或許會得沈晏辭一時欣喜,一陣寵愛,可之後呢?
她自始至終都沒有忘記,從前的南瑾已經死了,現在的她是南瑾的胞姐,南菀。
隱瞞身份是欺君死罪。
且她若自個兒承認了,在認下她就是沈晏辭心心念念的‘救命恩人’的同時,豈非也暴露了她從一開始接近沈晏辭,便是處心積慮、步步為營的算計?
不對......
她的身份其實一早就暴露了。
皇後早已查清了她的底細。
皇後曾說,之所以會幫她隱瞞,是因為她們有著鎮國公府這個共同的敵人。
可皇後如此說,難道就當真是事實的全部嗎?
南瑾細想下去,
當年的南宮家,正是因為對沈晏辭有了這一次的救命之恩,雙方才開始往來密切。
皇後也才得了機會,能與沈晏辭長久相處,成就了如今這般青梅竹馬的良緣。
但皇後......
她身為南宮家的嫡長女,想必自始至終都心知肚明,阿容並沒有救過沈晏辭的命。
說不定皇後在調查南瑾時,一早就已經發現了,阿容當年或許是頂替了南瑾的‘功勞’,
所以她才會替南瑾隱瞞下身份。
畢竟,一旦南瑾的身份暴露,那麼當年南宮家貿然認功之事,終究也會東窗事發。
當然這些都是南瑾自己的揣測,
隻是無論皇後對當年之事了解多少,南瑾都不能在此刻承認自己才是沈晏辭的救命恩人。
因為一旦她承認,從此刻起,她便會成為皇後、乃至整個南宮家的仇敵。
南瑾見識過皇後的手段,以她現在的這些伎倆,在皇後麵前恐怕連班門弄斧都算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