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曄正坐在那裡,手指無意識地摳著沙發邊緣,眼神卻牢牢鎖在池越身上。
他的呼吸很輕,肩膀微微繃緊,像一隻警惕的貓,但隻要池越的視線和他對上,他的指尖就會稍稍放鬆,甚至輕輕回以一個幾不可察的點頭。
——他在確認池越的存在。
“所以,我們目前的治療重點不是強行糾正他的認知,”醫生繼續道,“而是利用他對你的信任,逐步重建他的現實感。”
池越的注意力立刻被拉回,眼神專注得像在記手術步驟:“具體怎麼做?”
醫生遞給他一張紙,上麵列著詳細的乾預方案:
1.體感錨定訓練:每天固定時間進行肢體接觸握手、輕拍肩膀),用觸覺強化現實感。
2.現實檢驗工具:讓秦曄隨身攜帶一張你們的合照,當他產生懷疑時,引導他通過照片確認。
3.同步呼吸練習:當他焦慮時,和他保持相同的呼吸節奏,幫助他穩定情緒。
池越認真讀完,眼神微沉:“如果他突然……分不清現實呢?”
“不要否定他的感受,”醫生的聲音很穩,“先確認他的情緒,再引導他回到當下。”
池越點頭,指尖在紙麵上輕輕點了點,像在默記重點。
窗外,秦曄的呼吸忽然急促了一瞬,手指攥緊了沙發扶手。
池越立刻抬頭,隔著玻璃對上他的眼睛,輕輕做了個口型:
——“我在。”
秦曄的指尖鬆開了,呼吸慢慢平複。
醫生看著這一幕,鏡片後的目光若有所思:“他對你的依賴比我想象的更深。”
池越收回視線,聲音很低,卻很堅定:“我會配合治療。”
醫生點點頭,合上病曆:“記住,你的穩定就是他的錨點。”
池越深吸一口氣,再次看向窗外。
秦曄仍坐在那裡,目光安靜地追隨著他,像在風暴中緊盯著唯一的燈塔。
——隻要池越還在他的視線裡,他的世界就不會崩塌。
醫生拿出另一個筆記本:“他的創作過程既是症狀也是療愈嘗試。
他用創作來驗證現實,比如反複描寫"觸碰確認"的橋段——
這源於他的體感認知障礙,需要物理接觸才能確認真實性。”
他指向病曆中的一段記錄,
“過去三年,他經常問我同一個問題:如果多重宇宙理論成立,幻覺是否可能是另一個維度的真實?”
池越喉結滾動:“我該怎麼做?”
醫生建議道:“謹慎處理創作內容,不要否定他劇本中的"幻象設定",而是引導他區分"故事現實"和"共享現實"。”
他突然嚴肅了起來:“特彆要注意他的自殺風險評估仍在中度,尤其是當他無法確認你真實性時。
上周他還問我:如果死在幻覺裡,會不會在真實世界醒來?”
“最重要的是,”醫生最後總結,“讓他意識到真實不在於世界的本質,而在於他自己的感受。”
陽光正好移到他眼鏡上,鏡片反光遮住了眼神,“畢竟,我們所有人不都活在自己建構的現實裡嗎?”
喜歡說好做任務怎麼變成談戀愛了?!請大家收藏:()說好做任務怎麼變成談戀愛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