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越坐在書房的扶手椅裡,指尖輕輕敲擊著桌麵,目光落在手機屏幕上。
——秦曄剛剛發來消息,是他今天在牛津圖書館拍的照片,陽光透過彩繪玻璃窗,在他臉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圖書館的穹頂,像不像你書房那幅畫?」
池越盯著那條消息看了幾秒,嘴角微微上揚。
秦曄從小就有一種固執的浪漫主義,喜歡把毫無關聯的事物強行賦予意義,仿佛這樣就能讓它們和自己產生聯係。
他回複:「像,但彆在圖書館玩手機,論文寫完了?」
秦曄秒回:「寫完了,教授誇我論證嚴謹,說像你的風格。」
池越輕笑一聲,搖了搖頭。
——像他的風格?
這句話裡藏著的討好意味太過明顯,秦曄自己大概都沒意識到。
池越向後靠進椅背,指尖抵著太陽穴,回憶著最近秦曄的種種行為——
有些過度的分享欲,還有刻意的肢體接觸,總喜歡挨他很近,還時不時眼神閃躲。
以前秦曄隻會彙報重要的事,比如考試成績、比賽名次。
現在連食堂的午餐、路邊的野貓、同學的無聊笑話都要發給他。
上個月,秦曄問過他:“阿越,你以前喜歡過什麼人嗎?”
池越隨口答:“沒有。”
秦曄沉默了一會兒,又問:“那……你喜歡什麼樣的?”
池越當時隻是隨口回答:“看緣分。”
他的心思太過明顯,隻是池越以前並沒有往這個方向去想。
現在看來,處處都是破綻。
隻是秦曄似乎還沒意識到自己隱藏在行為背後的感情傾向。
池越有些無奈,但他並不覺得這是什麼嚴重的問題。
在他眼裡,秦曄的“喜歡”更像是一種青春期特有的情感混淆。
——他從小依賴自己,又正值荷爾蒙旺盛的年紀,難免會把“依戀”和“愛慕”搞混。
等他遇到真正喜歡的人,自然就會明白。
池越甚至反思了一下自己——是不是哪裡越界了?有沒有給過什麼暗示?
他從不避諱肢體接觸,但僅限於正常的訓練和長輩對晚輩的親近。
他誇獎秦曄,但從不帶曖昧色彩。
他關心秦曄的生活,但從不乾涉他的社交自由。
至少從他自己的角度來看,他沒做錯什麼。
池越思考了片刻,決定不采取任何激烈措施。
他知道秦曄的性格——少年看著陽光開朗,實際上卻是個執拗的強種。
如果現在直接說破,或者刻意疏遠,反而會激起少年的逆反心理,讓他誤以為自己真的“深愛”池越。
所以,他照常回複秦曄的消息,偶爾調侃他的學業,甚至答應他聖誕節一起去滑雪——就像什麼都沒發現一樣。
時間和閱曆會解決一切。
池越有些出神地看著窗外。
夜色深沉,而他的手機屏幕又亮了起來——
「阿越,牛津的星空比倫敦清楚多了,你什麼時候來看?」
他看了一眼,輕輕笑了笑。
「下次有空的時候。」
秦曄的“喜歡”讓他短暫地思考過——要不要試著談一段戀愛?
但很快,他就否定了這個想法。
秦曄現在正處於情感混淆期,如果他突然帶個人回家,小朋友可能會直接炸掉。
輕則吵架冷戰,重則做出什麼極端行為。
況且也沒有合適的人選。
他身邊不缺追求者,但沒有一個能讓他產生“就是這個人”的感覺。
池越不想為了“讓秦曄死心”而隨便找個人,那樣對誰都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