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喲,小陳來了,老喬同誌剛才看報紙的時候還念叨著你呢。”
省委家屬院,喬書欣的母親,昌大法學教授楊雪同誌開門見到陳俊生,臉上笑容和煦,和藹和親。
“這是我媽。”小喬同誌介紹道。
“媽!”陳俊生叫得很自然也很乾脆。
坐在沙發上安靜看報的喬興國同誌聽到聲響,也是第一時間摘掉眼鏡,放下報紙,微笑著起身相迎。
“爸。”陳俊生又笑嘻嘻的跟喬書記打招呼。
“這孩子,來就來嘛,怎麼還帶這麼多東西啊。”
換做其他人帶著整箱茅台和成條的中華香煙登門拜訪,楊雪同誌要麼門都不讓進,要麼直接說老喬早就已經戒煙戒酒。
小陳則不同,他是女兒的心頭好,也是老喬心目中的半個兒子,他帶東西回家是孝心之舉,楊雪這當“丈母娘”的自然笑臉相迎。
“這孩子聰明著呢,要是不帶點東西過來,怕是很難從咱倆手裡騙紅包。”
喬興國同誌開了個玩笑,隨後在陳俊生剛踏進家門的時候,他和愛人事先準備的兩個紅包,就很自然的給了出去。
“小陳來了啊。”
喬書欣的幾個哥哥走了出來,笑眯眯的對陳俊生的到來表示歡迎。
老喬家有四個兒子,兩個女兒,平時隻有小女兒喬玉潔在家,兒子們都有家有室有工作,節假日才回家屬院這聚一聚。
喬書欣在家排行老五,上麵的四個哥哥,喬守仁、喬守義、喬守禮和喬守智,全都很有出息。
妹妹喬玉潔是個意外,小姑娘今年才六歲,是家裡最受寵的那個,長得粉雕玉琢,聰明伶俐,活潑可愛。
“小陳哥哥。”
“要叫姐夫。”
喬玉潔嘟著粉臉:“不嘛,小陳哥哥長得好看,我喜歡叫他哥哥,我長大以後要嫁給他。”
“哈哈哈。”
喬玉潔小朋友這話一出,直接把全家人都給逗笑了,你長大後嫁給小陳可還行?
你姐非把你屁股打開花不可。
陳俊生自己也想笑,不過瞅瞅身旁欣姨那想要“刀了他”的小表情,忍住了。
“小陳,來來來,陪我看報紙。”
一家老小嘻嘻笑笑的跟初次登門的“姑爺”打了個照麵後,喬興國抬手招呼陳俊生坐到身旁來,陪他一起看報。
“你在大學裡,有沒有養成看報的習慣?”喬興國笑著問了句。
“沒有。”陳俊生相當實誠地搖搖頭。
“不應該啊,你學的是政治經濟學專業,不看報怎麼行呢。”
喬興國這話乍一聽是在批評,實則是在點撥他:“人民日報、參考消息、光明日報、經濟日報、青年報,一定要看。”
“好的。”陳俊生認真地點頭應下。
喬興國微微一笑,接著就說:“上大學主要是培養個人的上進心,你想上進的話,從現在開始,就要有意識地去鍛煉文筆,磨礪文膽。”
這時,小兒子喬守智笑嗬嗬地來了句:“爸,您可真偏心,我當年上大學的時候,你從來沒跟我提過這些,小陳一來,你直接傾囊相授?”
“我跟你說這些,有用嗎?”
喬興國撇撇嘴:“你就不是寫文章的這塊料。”
喬守智討了個沒趣,悻悻然地轉頭逗弄妹妹去了。
喬興國轉頭繼續對陳俊生說道:“你之前做過個體戶,前段時間又在東江地區注冊了公私合營企業,想必對民營經濟的發展有一定的心得和見解,在校期間,不妨試著給江浙日報或者經濟日報投稿。”
陳俊生聞言眸子一亮,老丈人這是在手把手地教他如何進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