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哥哥。”
捂著肚子的李承乾麵色青白,見到肘擊自己的是妹妹晉陽公主,尤其是晉陽公主嚇的臉色發白,一副快哭出來的模樣,他咬了咬牙,勉強露出一點笑容。
“沒事,我......嘔......我沒事。”
李易笑嘻嘻的過來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
“我爹沒事,倒是晉陽姑姑你剛剛那個鐵山靠,那叫一個地道。”
李承乾:“......”
確認過眼神,這是親兒子。
晉陽公主自然不會像李易這般隨意,連忙過來扶著李承乾入毓德軒內坐了一會兒。
旋即李承乾才道明來意。
“父皇有旨,叫你我父子去甘露殿。”
李易一愣,若有所思。
.................
半個時辰後。
甘露殿內。
李承乾帶著一眾皇子以及皇太孫李易站在一邊,旁邊的則是朝廷一眾大臣。
當然站在這裡的都是紫色官袍,級彆差一點的,根本沒資格站在這裡。
李世民當著一眾淩煙閣重臣以及諸多皇子麵前,淡淡道。
“朕意已決,不日將親率王師東征高句麗!此戰關乎我大唐東北門戶之安,華夷秩序之固,更係天朝上國之威嚴!淵蓋蘇文狂悖拒命,藐視天威,此獠不除,邊疆難靖,四夷難服!”
“大軍遠征,國本不可輕動。然朝中不可一日無主,軍國重務不可一日停滯。朕離京期間,當有老成持重之人坐鎮中樞,總攬全局,主持決議,以穩社稷,以安民心!”
李世民的目光頓時落在李承乾這邊。
李承乾抬起胸膛,滿麵紅光。
監國?
他又能過一把皇帝癮了。
旋即,他便聽到父皇道。
“承乾!”
“爾為儲君,曆練多年,當知國事之重。”
“朕命爾佐理機務,協理朝政!”
“凡六部奏報、諸司陳請、日常庶務,皆由爾先行處置裁斷,務求勤勉審慎,不可懈怠。”
“遇有疑難,當谘於皇太孫李易,並谘議於房玄齡、長孫無忌、李靖等股肱重臣,集思廣益,再行定奪。”
“爾當以社稷為重,悉心輔弼,不得有誤!”
“皇太孫李易!”
“爾天資聰穎,見識卓絕,心係國事,屢獻良策。值此非常之時,朕特命爾總攝國政,監國理政!”
“凡軍國重事、邊關急報、藩夷動向、錢糧調度、官員黜陟等一應關乎國運之要務,皆由爾主持決議!”
“爾當坐鎮中樞,總攬全局,明察秋毫,果斷處置!”
“兒臣......”李承乾聽完,下意識就要領旨謝恩。
不過說到一半,忽然覺得不太對勁。
他這個太子,佐理機務,協理朝政?
不是,這對嗎?
他抬起頭來,一臉震驚。
其餘李泰、李恪、李治等皇子也是一臉目瞪口呆。
殿內群臣不少人嘩然,但是諸如長孫無忌等人則是麵色沉靜,顯然早就知道皇帝的這一出。
殿內安靜了數息。
旋即李承乾極為不可思議的聲音響起。
“父皇,剛剛您說誰來總攬全局?”
“我......兒臣沒聽見。”
“您能再說一遍嗎?”
群臣無語。
就連李世民也差點氣暈。
這麼大一段話,讓他重複一遍?
你TM來當爹吧。
旁邊的李易輕咳一聲。
“爹,在場的誰沒聽清,父皇說傳位......咳咳,讓皇太孫總攬全局,監國大唐。”
李泰臉色也有些難看。
尼瑪的,要是讓太子監國,有太子的名分在,他不爽也隻能忍,讓一個七歲的毛頭小子監國,簡直把他們這幫皇子當成酒囊飯袋。
太子是廢物,可他們這些皇子不是,至少他老四不是。
他急的就差直接跳出來讓父皇收回成命。
旋即便聽到十四皇子李明站出來拱手道。
“我聽清了,是讓皇太孫監國。”
李承乾汗流浹背。
不是,哥們。
老四沒跟他爭起來,倒是他兒子跟他爭起來了?
李泰臉色變了變,忽然又拱了拱手。
“我也聽清了。”
“父皇這段旨意裡是有個太字,不過,不是太子,而是太孫。”
媽的,反正也沒法讓父皇收回成命,不如拱拱火,看看這對父子生出嫌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