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
皇帝李世民領兵出征。
而皇太孫監國,太子輔政的消息很快在大唐境內傳來,倒是引得朝中一陣官員震動。
東宮內。
李承乾唉聲歎氣。
將手中一份象征性的奏疏狠狠摔在案幾上,發出“啪”的一聲悶響。
他煩躁地在殿內踱步,臉上再無往日的矜持,隻剩下憋屈與不甘。
“豈有此理!簡直豈有此理!”李承乾聲音帶著壓抑的怒火和深深的委屈,“父皇......父皇他怎能如此待我?!我是太子,國之儲君!監國理政,總攬全局,這本就該是我的職責!這是祖宗法度!”
“結果呢?讓我這當爹的給兒子打下手?!佐理機務,協理朝政聽著好聽,不過是處理些瑣碎庶務。”
“真正的軍國重事、官員任免、錢糧調度,這些關乎國運的核心權柄,全交給了這小子!他一個七歲的娃娃!讓他總攝國政,監國理政?!”
“這小子再聰慧,也隻是個稚子!朝堂之上,波譎雲詭,他懂得什麼?父皇......父皇這是老糊塗了不成?還是......”他眼神陡然晦暗,心裡冷不丁閃過一個念頭。
還是說父皇心中早已屬意易兒,他這太子不過是個擺設,遲早要廢?!
這個念頭讓他脊背發涼。
“殿下......”對麵的蘇氏眸光閃了閃,旋即安慰道,“無論是你監國,還是易兒監國,不都一樣嗎?”
李承乾心裡一陣無奈。
這特麼能一樣嗎?
他這個當老子的都成擺設了。
蘇氏仿佛看透了他的心思,小聲道。
“反正肉都爛在一個鍋裡。”
“你看皇祖父不也是快活恣意?”
李承乾下意識點點頭,旋即忽然反應過來,有些不對。
皇祖父?
蘇氏繼續道。
“要不是易兒把父皇哄開心了,你這太子不一定能保得住呢,說不定就是個普通王爺。”
“當然了,當個普通王爺對你來說,也沒什麼不好。”
“但是,太上皇對你更加海闊天空嘛。”
李承乾:“......”
..................
半月後。
平壤,莫離支府邸。
燭火搖曳,映照著淵蓋蘇文的臉有些陰鶩。
案頭攤開的,正是來自長安的密報。
李世民親征的消息,如同一塊巨石壓在他的心頭。
他沉默片刻,猛地起身,對肅立階下的心腹將領們厲聲道。
“傳令遼東諸城,尤其是遼東城、白岩、蓋牟!”
“城外所有能帶走的糧食、牲畜,全部運入城內!”
“帶不走的,就地燒毀,水井能填則填,不能填則下毒,一粒米、一滴水,都不許留給唐軍!”
“遼東城乃我遼東門戶,絕不容失。”
“梁萬春何在?”
一名麵容堅毅、身材魁梧的將領踏前一步:“末將在!”
“命你率五萬精兵,死守遼東城!城牆務必加固,滾木礌石、火油金汁備足!”
“記住,不許野戰,隻許守城!”
“耗,也要把唐軍耗垮!”
“北部褥薩高延壽、南部褥薩高惠真何在?”淵蓋蘇文眼神冰冷。
兩位將領躬身。
“末將在。”
“命你二人各率三萬精騎,分駐遼東城以北山區及鴨綠江上遊。”
“不必與唐軍主力硬撼,待其頓兵堅城之下,糧草疲憊、士氣懈怠之時,尋機襲擾其糧道,打擊其小股部隊!”
“若唐軍圍攻遼東城甚急,可視情況從側翼牽製,絕不可讓其合圍!”
“是!”兩人沉聲道。
...................
半月後。
唐軍主力在李勣的統帥下,自營州出柳城,兵鋒直指遼東城。
李世民金盔金甲,親臨陣前督師,旌旗獵獵,士氣如虹。
數日後。
遼東城。
這座高句麗經營數百年的雄城,巍然矗立在唐軍麵前。
城牆高厚,垛口林立,守軍旗幟鮮明,刀槍如林。
大將梁萬春的身影在城頭若隱若現,眼神冷峻如鐵。
“攻城!”
隨著李勣一聲令下,大戰爆發!
巨大的投石車被迅速組裝,磨盤大的石塊裹挾著風雷之聲,呼嘯著砸向城牆,發出沉悶的巨響,碎石飛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