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軒回技校上課,但每天雷打不動給舒允晏發消息,踩空間,有時候舒允晏消息回慢了一點,裴軒就給樊希發消息,問舒允晏在乾嘛,為什麼這麼久不回信息。
從清晨睡眼惺忪的早安,到深夜帶著倦意的晚安,他的分享無孔不入。
難吃的食堂菜,課上偷拍的老師睡顏,球場上贏了的興奮,甚至隻是一朵形狀奇怪的雲,一片被踩扁的落葉……
所有瑣碎的日常,他都迫不及待地要塞給她看。
她的QQ空間更是成了他的專屬打卡地,每一條動態下幾乎都能看到他留下的點讚或略帶親昵調侃的評論。
那種被人時時刻刻記掛在心上的感覺,像細密的春雨,一點點滲入她乾涸而缺乏關愛的心田。
她開始習慣在清晨醒來時看到他的問候,在課間休息時翻閱他發來的趣事,在深夜臨睡前對著他那句晚安發一會兒呆。
她發現自己會不自覺地期待手機亮起,會因為他分享的一片漂亮晚霞而嘴角上揚,會在他偶爾幾個小時沒動靜時,心裡產生一絲微小的,連自己都不願承認的失落。
當他再次因為她的延遲而通過樊希表達關切時,她感受到的不再僅僅是壓力,還有一絲……被如此強烈需要和在乎著的,隱秘的悸動。
尤其是當樊希轉述說他好像真的很擔心你時,那種被人牢牢放在心尖上的感覺,讓她堅硬的外殼一點點軟化。
她開始給他回更多的消息,會分享自己路上看到的小貓,會抱怨一下作業太多,雖然依舊比不上他那樣事無巨細,但已然是一種默許和回應。
不過樊希堅定的給裴軒說:“你追不到她的,我了解她。”
“拭目以待。”
樊希抱著胳膊,想著手機屏幕上裴軒那副拭目以待的自信模樣,氣得鼓起了腮幫子,重重地哼了一聲,把手機扔到一邊。
她堅信自己足夠了解舒允晏,那個看起來有些冷清,實則對感情極其謹慎甚至有些悲觀的好友,絕不可能被裴軒這種花花公子式的猛烈攻勢輕易打動。
舒允晏親口說的才不會和他在一起就是鐵證!
然而,樊希猜錯了。
她低估了那種日複一日的,無孔不入的關懷對一個從未被如此專注對待過的少女所產生的巨大衝擊力。
她也低估了青春期的心動,一旦萌芽,便有著怎樣頑強的,不可抑製的生命力。
舒允晏確實被打動了。
那種打動,並非一瞬間的天雷勾動地火,而是在每一天,每一條瑣碎的消息,每一次看似不經意的踩空間,每一句通過樊希轉達的,帶著焦急的關心裡,悄無聲息地發生的。
像春雨潤物細無聲。
她開始習慣,進而開始期待。
她發現自己會不自覺地保存他發來的有趣圖片,會反複看他留下的空間評論,甚至會在他偶爾短暫失聯的幾個小時裡,感到坐立不安,下意識地不斷查看手機。
那種強烈的,被需要,被珍視的感覺,像溫暖的潮水,一點點漫過她心中因家庭和環境而築起的堤壩。
少女的心事,一旦破土,便瘋狂滋長。
那青春的悸動,在她自己都未曾全然察覺的心底,每一天都在悄然生根,發芽,抽枝長葉。
樊希敏銳地捕捉到了這種變化。
她看著舒允晏提起裴軒時那微微閃躲卻又帶著一絲亮光的眼神,看著她回複消息時嘴角不自覺揚起的微小弧度,看著她偶爾對著手機發呆出神的模樣……
樊希心裡咯噔一下,完了。
她試圖再次提醒:“允晏,你彆忘了藍靈哭濕的枕頭!”
舒允晏卻會輕輕搖搖頭,語氣帶著一種自己都未察覺的維護:“那都是過去的事了……而且,他對我,好像不太一樣。”
……
到了周末,裴軒就會雷打不動地從技校坐車回到鎮上,準時出現在舒允晏的校門口。
他似乎很享受這種接她放學的儀式感。
每次都會給她帶點小東西,一杯她隨口提過想喝的奶茶一盒包裝精致的小蛋糕,一個時下流行的可愛小掛件或者一本她可能感興趣的青春雜誌,東西不算貴重,卻總能恰到好處地戳中少女那點微小的喜好和虛榮心。
裴軒會在她吃東西時含笑看著她,眼神裡的專注和溫柔幾乎能將人溺斃。
他給予的那種無微不至的,帶著點霸道又細心的照顧,是舒允晏在匱乏的原生家庭裡從未體驗過的。
這種被捧在手心裡的感覺,讓她有些暈眩,也有些沉迷。
一次,他請假不回學校上課,照例送她回家,夜燈把兩人的影子拉得很長。
裴軒側頭看著她安靜吃冰淇淋的側臉,忽然開口,語氣裡帶著一種發現寶藏般的讚歎和滿意:“你還真是個好女孩,又乖又安靜,我就喜歡乖乖女。”
舒允晏正小口舔著冰淇淋,聽到這話,動作猛地頓住了。
她抬起頭,愣愣地看著他帶笑的理所當然的臉,足足過了三秒,才像是消化了這句話裡的含義,輕聲反問道:“很有成就感嗎?”
她的聲音很輕,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試探和自嘲。
裴軒似乎沒料到她會這麼問,愣了一下,隨即失笑,伸手想揉她的頭發,卻被舒允晏下意識地微微躲開。
他的手在空中頓了一下,然後自然地收回插進褲兜,語氣變得格外認真,甚至帶著點急切地澄清:“當然不是啦!你怎麼會這麼想?”他看著她,眼神灼灼,“我是真的喜歡你。喜歡你就是喜歡你這個人,跟成不成就感沒關係。”
舒允晏垂著眼睫,看著手裡快要融化的冰淇淋,聲音更低了:“可是我很普通啊。”她指的是家世,成績,以及那看似溫順無趣的性格。
在她看來,自己與裴軒曾經那些明媚張揚的前任們,毫無可比之處。
裴軒卻笑了,笑容裡帶著他慣有的,近乎盲目的自信。
他停下腳步,認真地看著她,一字一句地說:“我相信我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