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幾日的“出遊散心”,不僅讓林望舒對名下產業有了直觀的了解,更意外地拉近了她與兩個侄兒侄女的距離。
承璋畢竟年紀小,落水的驚嚇在精心調理和新鮮環境的吸引下終於徹底消失,又恢複了孩童的活潑好動。
他最喜歡念著他人聽不懂的童言童語,然後咿咿呀呀地揮舞著小手,烏溜溜的眼睛好奇地四處張望尋找忠伯,然後追著忠伯亂跑,而忠伯會時不時的等他,望舒看著這些總是心頭發軟,很慶幸救下了這個侄子。
黛玉則更為敏感細膩,她雖仍羞怯而話不多,但對這位帶來溫暖與安全感、還會帶她去看“外麵世界”的姑母,依賴日深。
她很多時候不會直接說想要什麼,而是直接用大眼睛瞧呀瞧的,望舒每次都等不到她看第三次,就會主動給她,甚至有時候還會因這個駁了兄嫂的話。
去田莊的時候,常常是林望舒抱著承璋走在田埂上,她便安靜地牽著姑母的衣角跟在旁邊,忠伯跟著後麵跑或者在前麵走走停停,偶爾林望舒低頭與黛玉說話,黛玉便抿著小嘴淺淺一笑,原本蒼白的小臉也似多了幾分生氣,逐漸轉為健康的白皙。
賈敏臥床休養了幾日,聽聞兒女被小姑子帶得極好,非但沒再生病,反而精神見長,心中自是歡喜,病體也隨之鬆快了不少。
這日天氣晴好,她自覺身上爽利了些,便讓丫鬟梳妝了,請林望舒過來說話。
“妹妹近日辛苦你了,”賈敏拉著林望舒的手,語氣真誠,“帶著他們兩個淘氣,沒累著你吧?我瞧著玉兒和璋兒氣色都好了不少,真是多虧了你。”
“嫂嫂說的哪裡話,我喜歡還來不及呢。”林望舒笑道,“玉兒乖巧,璋兒活潑,都是極好的孩子。能陪著他們,我也開心。”
賈敏細細端詳她,見她氣色紅潤,眼神清亮,並無疲態,便放下心來,沉吟片刻道:
“你回來這些時日,除了家中便是去城外莊子上散心,還未曾見過揚州的姐妹們。正巧,明日鹽運使司李大人家有個賞花宴,遞了帖子來。我身子雖未大安,但略坐坐也無妨。我想著,帶你一同去走走,也讓大家見見你,可好?”
林望舒心知這是融入揚州官眷圈子至關重要的一步,自是應下:“全憑嫂嫂安排,多謝嫂嫂。”
次日,林望舒精心打扮了一番。
選了一身藕荷色縷金百蝶穿花雲錦襖,配著月白色繡折枝梅的馬麵裙,既不失禮數,又不過分張揚。
發髻上隻簪了一支赤金點翠如意簪並兩朵小巧的珠花,耳上墜著小小的南珠耳璫,通身氣度沉靜溫婉。
賈敏看了也連連點頭:“很是得體。”
李家花園自是雕梁畫棟,極儘精巧。雖是冬日,暖房裡卻培育著不少反季花卉,爭奇鬥豔。一眾官眷太太、奶奶們皆是錦衣華服,珠翠環繞,三五成群地說笑閒談,空氣裡彌漫著香粉氣息和軟語輕笑。
賈敏雖病了一段,但到底是巡鹽禦史夫人,身份尊貴,一入場便有不少相熟的夫人上前問候寒暄。
她笑著與眾人見禮,隨即自然地拉過身旁的林望舒,向眾人介紹道:“各位夫人安好。這是我家小姑,夫家是北地宣府鎮的王千戶,近日歸寧來家探親。”
又對林望舒道,“望舒,這位是李夫人,這位是張淑人,這位是劉太太……”
林望舒依著賈敏的指引,一一斂衽行禮,姿態優雅,笑容溫婉,聲音清柔:“望舒見過各位夫人。”
眾人早聽聞林家這位嫁去北地的姑奶奶近日回來了,似乎還用了什麼法子救活了落水瀕死的林家獨子,心中正是好奇。
此刻見她本人,隻見其容貌清麗,舉止嫻雅,談吐有度,並無想象中北地婦人的粗豪之氣,反而帶著江南女子的秀致,不由皆生好感,紛紛笑著還禮,口中稱道:“原來是大姑奶奶,果然好人才。”
寒暄過後,眾人各自落座品茗賞花。話題自然圍繞著衣裳首飾、兒女經、各家趣聞展開。
林望舒並不多言,隻安靜地坐在賈敏下首,麵帶微笑地聽著,偶爾有人問及北地風物,她才謹慎地答上幾句。
“聽說北地苦寒,冬日裡潑水成冰,可是真的?”一位穿著絳紫團花褙子的太太好奇問道。
林望舒微微一笑,柔聲道:“確是比江南冷上許多。冬日裡出門需得穿戴得極厚實,皮裘氈帽一樣少不得。不過屋內炕火燒得旺,倒也暖和。且雪景極美,天地皆白,瓊枝玉樹,彆有一番壯闊景象,與江南的婉約大不相同。”
又有人問起北地飲食,她便揀些風乾羊肉、奶製品等新奇又不犯忌諱的說來,語氣平和,並無半分貶低或自矜之意,隻道是“一地有一地的風味,初時或許不慣,久了倒也彆具滋味”。
她的言辭始終圍繞著風花雪月、衣食住行,絕不逾越半步,更隻字不提醫術、朝政等敏感話題。
態度不卑不亢,既不過分熱絡,也不顯得冷淡,尺度拿捏得恰到好處。
偶爾有夫人提及家中孩子體弱難養,她便順著話頭,隻說些“需得耐心”、“飲食調理為上”、“勿輕易濫用虎狼之藥”等寬泛穩妥的道理,絕不顯山露水。
然而,儘管她如此低調,“林家姑奶奶救活溺水侄兒”的事跡早已在私下裡傳開。
見她這般年輕貌美、溫婉沉靜,竟有那般起死回生的本事,眾人心中更是添了幾分好奇與探究。
幾位家中同樣有幼子、或與賈敏交好的夫人,對她便格外留意些,言談間也多了幾分不易察覺的敬意與結交之意。
賈敏在一旁看著,見小姑子應對得體,既不丟林家的臉麵,又未惹來任何是非,心中十分滿意,也樂得替她引薦幾位素日交好、家風清正的官眷。
賞花宴過半,林望舒已大致將席間幾位重要人物的身份、關係記在心裡。
誰家與鹽政衙門關係密切,誰家是清流門戶,誰家與賈敏私交甚篤,誰又隻是麵上情分……這揚州官眷圈子的初步脈絡,在她心中漸漸清晰起來。
直到宴席結束,登車回府,林望舒始終保持著那份從容溫婉。
馬車駛離李府,賈敏才笑著拍了拍她的手:“今日做得極好。往後這類聚會還多,慢慢來便是。”
林望舒柔順點頭:“多謝嫂嫂提攜。”
她靠在車壁上,微微闔眼。今日初露鋒芒,或者說,是借著他人的議論,悄然樹立了一個“沉穩、有本事卻又低調”的形象。
這第一步,算是穩穩踏出了。在這繁華似錦、卻又暗流湧動的揚州城,她終於不再是那個僅僅依附於兄嫂的歸寧姑奶奶,而是開始有了自己模糊卻獨特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