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城門再次隆隆打開。
公孫瓚吩咐大隊騎兵在城外擇地紮營,自帶部分將領和親兵入城。
他飛身下馬,大步流星走上城頭,先是對劉焉行了軍禮:
“瓚,拜見使君。”
禮節雖到,但其人身姿挺拔,英氣逼人,自有一股與沉穩的劉焉截然不同的鋒銳氣勢。
劉焉含笑將他扶起,連連稱許、慰勞有加。
公孫瓚與劉焉略作寒暄,便迫不及待轉向劉備,上前重重一拍對方肩膀,將他從頭到腳端詳一番,朗聲大笑:
“玄德!一彆數年,不想在此地相見!你竟已拉起如此一支勁旅,還解了薊縣之圍,做得好!做得好!”
言辭坦蕩,滿腔都是為故友由衷的欣喜與自豪。
劉備見到故人,亦是感慨萬千,嘴角擒笑,躬身道:
“備亦時常想念兄長。今日能解薊縣之危,全賴將士用命,亦仰仗使君洪福,兄長及時來援,方使大局安定。”
牛憨扛著巨斧,靜靜守在劉備身後。
他眼看著這位公孫將軍先與使君行禮,然後三步兩步跨到大哥麵前,熱絡的摟著大哥肩膀,眉頭皺了皺。
再扭頭瞧大哥,見他笑容燦爛,幾乎掩不住滿腔喜悅,牛憨心裡直泛嘀咕:“大哥怎麼見誰都笑得這麼歡?”
他仔細打量著來人:
身形高健,甲胄生光,眉宇間一股銳氣仿佛能刺破天際。
端的一個好漢子。
就是矮了些,不知道武藝如何!
此時劉焉見二人敘舊良久,抬首望天,覺如再不打斷,天都快亮了。
於是笑著插言:“天色已晚,老夫已命人備好便飯,諸位先稍作歇息。明日午時,再設宴為諸位慶功洗塵!”
這才將兩人分開,各去安頓部屬。
翌日清早,天光未大明。
牛憨已然起身,在校場一角呼呼喝喝地練功。
他深知自己一身本事全憑苦練才能提升,故日日不輟,總是最早起身練武的那個。
他雙手緊握巨斧,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著唯一招式——力劈華山。
【力劈華山經驗+5】
【力劈華山經驗+5】
【……】
正練得渾身冒汗之際,眼角餘光瞥見一人踱步走來。
定神一看,正是昨日那個與大哥把臂言歡、一身銳氣的公孫瓚。
此時公孫瓚隻著一身便裝,未披鎧甲,顯然也是晨起練功活動筋骨的。
牛憨停勢拄斧,瞪圓雙眼上下打量對方。
眾所周知,二哥關羽是四兄弟裡最高的,所以他最強。
三哥次之,因此雖打不贏二哥,揍自己卻易如反掌。
大哥個子最矮,自然打不過他們三個。
所以,身高即武力。
昨日遠觀隻覺得此人氣勢奪人,今日近看,雖英武依舊,個子卻明顯矮他一截。
依“身高即武力”定律,此人必不如他!
“哼,果然沒我高。”
牛憨心下嘀咕:“昨日與大哥那般親近,今日就讓你知道,大哥身邊最親近的還得是俺老牛!”
想到這兒,牛脾氣頓時上來,也顧不上什麼禮節客套,徑直朝公孫瓚粗聲吼道:
“喂!那位公孫將軍!聽說你打仗厲害,可敢跟俺老牛過過招?”
公孫瓚聞聲止步,側首望來。
他記得這鐵塔般的壯漢,昨日就立在劉備身後,此刻又在此練斧,隻道是劉備的親衛猛士。
見對方主動挑戰,公孫瓚那爭強好勝之心也被引動,覺得頗有意思,便朗聲一笑:
“哦?你這漢子倒有意思。好!某便活動活動筋骨,陪你耍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