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把腦子放這裡】
83年。
隨著改開在粵省和閔省現出成效,改開力度逐步加大,更多的外來商品進入龍國。
很多早些年建的工廠,已經不能適應現在的市場需求。
下崗!
是很多工人的必然趨勢。
曆史大勢無人能夠避免!
即便蕭朔已經很努力的經營青城日化,奈何青城日化的體量太小,在外來商品的衝擊下,已經連續虧損了一年多。
青城政府多次約談蕭朔,意思已經擺在明麵上……
要麼蕭朔接手青城日化!
要麼廠裡的231個職工集體下崗!
“蕭朔!我很欣賞你,隻要你能說服廠裡的工人下崗,我代表青城市政寫推薦信,送你去清華大學讀書。”
這是李書記覺得唯一能夠彌補蕭朔的東西。
高中畢業就在青城日化工作,以彪悍的作風和敏銳的市場嗅覺,迅速成為青城日化的領導之一。
隻用了一年,青城日化在他的決策下實現了盈利翻倍。
然而,改開的風暴襲來,國際商品席卷全國,龍國的日化工廠無一能夠幸免。
就連百年老字號都得依靠國家扶持,更不用說青城日化這個成立了不過三十年的小工廠。
清華大學!
國內最厲害的學府之一!
對蕭朔有著無法抗拒的吸引力。
恢複高考才幾年而已,國家用力很猛,在清華大學任教的都是國內外知名的專家教授,全都在各自的領域有改天換地的能力。
然而……
去清華的代價是勸那麼多人下崗!
蕭朔自問能夠做到,可怎麼對得起那麼多信任他的人啊!
當年入職青城日化的時候,不過是一個十六歲的毛頭小子,就因為高中畢業,大家認可他這個知識分子。
是因為全廠兩百多人的信任,才有今天跟市委書記對話的機會。
是因為他們的信任,才有一個去清華深造的機會。
清華大學。
即便四十年後,也是無數學子趨之若鶩的高等學府。
今天!
能從清華大學畢業的都是狀元之才,未來可以左右一國之發展。
一條平步青雲的寬敞大道擺在眼前,由不得蕭朔不心動。
可是!
用那麼多人的生活換自己的未來,會被人戳脊梁骨的啊,事情的真相讓他們知道,以後都彆想回家了。
廠裡有看著自己長大的叔叔伯伯,還有姐姐姐夫。
已經退休的父親知道自己做了這件事情,還能讓自己回家嗎?
那些都是一起打江山的戰友!
槍林彈雨裡淌過來,一起扛過炮彈,生死相依的啊!
“為什麼要把這件事情交給我?”
蕭朔也曾問過李書記,然而李書記的回答讓他無話可說。
“我沒臉去跟那些老同誌說!”
“青城日化的領導隻有你是年輕人,你小小年紀就展現出如此才能,未來會有更加廣闊的天地。”
“青城隻是你人生的起點,去清華大學深造一番,未來的國際才是你施展才華的舞台。”
“我知道,讓你去做這件事情,對你來說非常殘忍,可青城的財政赤字太嚴重,為了大局我隻能改革一些虧損嚴重的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