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霧籠罩著蜿蜒的山路。
蕭朔握著方向盤,時不時轉頭看向副駕駛座上的宋惜堯。
她正低頭研究著一本關於苗繡的書籍,陽光透過車窗灑在她的側臉上,勾勒出柔和的輪廓。
“還有半小時就到了。”
蕭朔輕聲說道,伸手將宋惜堯垂落的發絲彆到耳後。
宋惜堯抬起頭,眼裡閃爍著期待的光芒。
“也不知道這次能學到多少獨特的刺繡技法。”
車子轉過一個彎,遠處的苗寨漸漸映入眼簾。
錯落有致的吊腳樓依山而建,嫋嫋炊煙從屋頂升起。
駛入寨子,熱情的苗族同胞們早已等候在寨口,用獨特的歌舞歡迎他們的到來。
一位身著精美苗繡服飾的老者走上前來,他是寨裡最德高望重的繡娘阿婆。
阿婆上下打量著蕭朔和宋惜堯,臉上露出慈祥的笑容。
“歡迎你們來學刺繡,希望你們能把這門手藝傳承下去。”
在阿婆的帶領下,兩人住進了一間吊腳樓。
推開窗戶,就能看到層層疊疊的梯田和遠處的青山。
當晚,阿婆在火塘邊給他們展示了一些精美的繡片。
這些繡片色彩鮮豔,針法細膩。
“苗繡的紋樣都有特殊的含義。”
阿婆一邊說,一邊拿起一幅繡片。
“你們看這幅,上麵的線條和圖案,看似普通,其實暗藏玄機。”
蕭朔和宋惜堯湊近仔細觀察,發現繡片上的紋樣似乎構成了某種路線圖。
阿婆神秘地笑了笑:“這是通往我們寨子附近一個神秘山穀的路線。”
“山穀裡有很多珍稀的植物,還有獨特的刺繡靈感來源。”
“不過,很少有人能真正找到那裡,因為路線圖都藏在繡片裡,需要用心去解讀。”
從第二天開始,蕭朔和宋惜堯便跟著阿婆學習刺繡。
宋惜堯心靈手巧,很快就掌握了基本的針法。
而蕭朔雖然動作略顯笨拙,但在宋惜堯的耐心指導下,也慢慢有了起色。
兩人坐在吊腳樓的屋簷下,一針一線地繡著,陽光灑在他們身上,歲月靜好。
一天傍晚,宋惜堯在繡一幅新的繡片時,突然發現了一些端倪。
“蕭朔,你看,這繡片上的紋樣和阿婆給我們看的路線圖有相似之處。”
蕭朔放下手中的繡活,湊過來仔細觀察。
經過一番研究,他們確定這就是新的路線線索。
兩人決定第二天一早就去探尋神秘山穀。
第二天清晨,天剛蒙蒙亮,他們就背著簡單的行囊出發了。
沿著繡片上的線索,他們穿過茂密的竹林,跨過清澈的溪流。
一路上,蕭朔緊緊牽著宋惜堯的手,生怕她不小心摔倒。
走到一處陡峭的山坡時,宋惜堯有些害怕,腳步變得遲緩。